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满四十岁的时候.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题为《男人四十属牛马》的短文发表在媒体上。或许是我的这种感受触动了某些人的最疼处,接着我就在网上的论坛里发现了许多关于男人四十的洞汇。但那些词汇却离我的本意很远。我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不满,而非对责任的抱怨。承担责任是一种快乐。许多人的脑袋搁在你肩上,说明你很重要。倘若别人对你没有期待了,那只能证明你无能,是废物一个。如此,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2.
这篇短文的题目,本来想写《没有新意不动笔》,斟酌再三,我自己的这篇短文就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没有什么新意;所以,还是按照吴小如先生所说的写文章力争有“自己的一得之见”较好些。因为“自己的一得之见”,不一定那么新、也不一定全对,但如果每次动笔,真正能做到有“自己的一得之见”,那也就很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正> 今年暑假,我应聘参加了山西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我分阅的是作文第二题。从我评阅的840余篇作文中,明显地看到考生们普遍存在下面三个问题。第一、不善于确立论点题的要求是:结合“育民小学由于举办游泳训练班,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在1987年6月 A 县举行的小学生游泳比赛中,取得了团体冠军”的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自拟题目,写一篇400——600字的短文。根据试题要求,这篇短文应写成议  相似文献   

4.
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坚持师范教育的方向王荣纲金峰同志1.987年6月25日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向师范大学校长提一个建议》,由于职业的关系,这篇短文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多年来,它一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为了说明问题,现将开头一段抄在下面。我...  相似文献   

5.
记得11年前,因怀念逝去的父亲,我写了一篇小短文《无花果》,寄给了《山西老年》。在机械行业搞了30年技术工作,那是第一次给  相似文献   

6.
我说健康     
赵大年 《社区》2002,(3):36-36
健康与长寿并非人人“兼而有之”。由于我已进入老年队伍,才有了切身体会。半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罚坐》,说自己当小学生  相似文献   

7.
近日,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刊物,在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版的第二号《每周评论》上,发现了一篇署名庚言的短文,题为《美术杂志第一期》。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接着,又在该刊一九一九年三月三十日出版的第十五号上,查到同一署名的《随感录》三则。根据文章的署名、鲁迅与《每周评论》的关系和文章的内容风格,我断定这四篇短文是出于鲁迅的手笔。  相似文献   

8.
一年之前,当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成立之际,我曾为协会成立大会纪念刊,写过一篇短文《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短文中,我曾谈到,鲁迅先生的一生,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月间,我和陈漱渝同志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空闲时间,我们在西湖边上散步。漱渝同志对我说:“王先生,你为我的书写一篇序好吗?”我说:“什么书?要我写序?我是不会写的,从来也不曾写过什么‘序’。如果你的书出版了,我来写一篇读后感,这事我倒是能够做到的。”他说: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在报上读到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发言《科学的春天》,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文章写得意境高超,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文采纷披,应接不暇。全文不满二千字,却使用了三十多个成语、典故,语言上真是极尽推陈出新、熔古铸今之能事了。更引起我注意的是,这篇精炼的短文仿佛给汉语史暗示了一点:汉语的成语、典故,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值得语言工作者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窗,特意打电话来说:“我看了你那篇《人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杰出的》的文章,觉得你还可以写一篇《人也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平庸的》。”还说,“我就是从某一个点上开始平庸的。”我当然不好承认他“平庸”,连忙对他说:“是呀,当初你也是挺有理  相似文献   

12.
部编教材的高中语文课本,安排了几篇逻辑基本知识的短文.这里打算谈谈我对这几篇短文教学的粗浅的意见,着重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篇短文.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对要学的逻辑基本知识的内容及学习的意义有个大概的了解.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思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动脑筋,思考问  相似文献   

13.
上古汉语中的系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上古汉语中的系词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国内语言学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写这篇短文,只是根据部分有关资料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上古语言现象,加以分析说明.希望做到实事求是,不是有意求异于人.我的看法,是在先秦文辞中,已经可以证明肯定系词“是”“惟”“维”“为”的存在,有的还跟否定系词“非”对举成文.但个人所见,未敢自以为是.在当今国内语言学界形势大好、令人鼓舞的气氛中,把它提出来让大家批评,自然是完全必要的.本着这一观点,我把这篇短文完成了.有些内容,还想加以发挥,但所掌握的资料,一时还不够充分,只有留待以后再作补充了.本文分作以下五点来谈.  相似文献   

14.
<正>"人的潜能是大可深挖的,当你要说太晚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王德顺把这段话郑重地写过好几遍。一1996年的新年伊始,王德顺换了一个新的日记本。这一年对他来说是个重要年头,因为他将要迎来60岁的生日,通常意义上的晚年的开始。在日记本的扉页,他写了一篇给"一九九六先生"的信:"我并不盼望你的到来……它象征着我的成熟,也预告了我的衰老。好在我并不服老。"在北  相似文献   

15.
写伍淑清难。难就难在她是个公众知名的人物。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很多界别的朋友们都熟悉她,都能讲出一串与她相关的故事,加之两地的传媒频频追踪她。公众对她也有较深的印象。对这样一个人物,除非你拿出一部全面记述她的传记来。否则,谁都会说你的文章挂一漏万。但是,我还是要写,尽管只是一篇短文。因为,在庆祝香港回归之际。人们不应滕志祀中国_.小外合资企业的第~个&k才先,_趴__可以篱,-“伍淑清一。是中国.._一现代史。中国政革开放的历史上无可替代约一个名字【与伍淑清长期交往的内地人,或许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很抱歉,亲爱的老婆,写了那些文字,没有一篇写到你。转眼间,我们在一起已有十年了。十年之前,我们在一个班上初一。你拖着长长的麻花辫晃来晃去的,坐在教室的后排。我一直是第一排。后来一同上了师范,我在第一排,你还坐在后排。一直没变。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4,(19):56-56
那天,我正在门诊上班,一位衣衫不整且蓬头垢面的男青年推门进来,仰着脖子问:“你就是王诗人,不,王医生吧?”男青年没等我说完,一屁股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脖子仰得更高,一脸傲慢的神情:“你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散文诗我看了,这也算是诗?简直是对诗歌的亵渎!”我有点生气:对我的诗歌有什么看法可以商榷,怎么能如此武断地否定甚至骂人呢?但我还是强压火气问:“诗是写的不  相似文献   

18.
谈阅读     
<正> 亲爱的弗兰西斯科:我高兴地知道你对我送给你做圣诞礼物的那本书很感兴趣。你的感谢信写得很成功,我祝贺你已能正确地写作。有关阅读的秘诀我难以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平时给我的朋友谈到读什么书好时,我就拿不定主意,更何谈推荐出使别人感兴趣的书呢?况且你信中也没说你喜欢读小说、或是戏剧、还是杂文、游记之类。但你所强调的喜欢读书亦足以使我高兴。你读过和莎士比亚生活于同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的杂文吗?那里边可有许多关于读书的高见。下面这就是从他“谈读书”的短文中摘取的一些警句。  相似文献   

19.
近一二年来,我先后在《初中生优秀作文》、《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作文数十篇,同学们既羡慕,又感到奇怪,便问我:“你何时写了这么多的作文?”我说:“我没写,也没时间写这么多的作文,这都是我的日记呀!”我们这里的学校,自小学四年级便开始要求记日记,并作为一门作业来检查。上初中后,  相似文献   

20.
心境与年华     
《新天地》2007,(1)
不久前北京办书市,在我们《新天地》的展位上,放着几张新闻出版报,报上登有评论这本杂志改版更名的文章。一位年纪不轻的女士在我们展位前停留片刻,订了一套2007年的杂志。她指着报纸上评论文章的标题对我说:“我太喜欢这段话了——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顿时,我被她的话和在她心底涌动的情愫感染。那句话是一位叫塞缪尔·厄尔曼的美国老人在数十年前写的一篇短文——《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