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躯,他紧跟时代潮流,以社会主义为目标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江泽民说过:“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不仅指明了本世纪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三次巨变,而且充分肯定了三位伟人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功勋。对这三次巨变深究下去,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三次巨变过程的地理轨迹有令人惊奇的一致性,即它们都是自南而北的,都是从广东、从广东的广州地区为起点,向北辐射,而扩大至全国的。何以本世纪来中国社会三次巨变会出现这样的地理轨迹?这一现象蕴含着什…  相似文献   

3.
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高举伟大旗帜迈向二十一世纪———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笔谈举旗引航再创辉煌钟文典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提到了近百年中国的三位伟人和三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那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为...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首的三代共产党领导人 ,都把自己看作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 ,认为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是联系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华人的强大精神纽带 ,是推动 2 0世纪中国发生巨变的历史伟人。三代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尊重历史的辨证法 ,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孙中山事业的不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7.
孙欲声 《青海社会科学》2000,1(1):119-121,,118,
中国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这是史学界和理论界的共识,但中国出现过三种资本主义的模式,这也是历史事实。第一次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革命胜利后创立的中华民国;第二次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革命胜利后创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19OS年孙中山将“驱逐邀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相似文献   

8.
在近三分之二世纪中,我们党大体做了二件事,一件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另一件是正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两件大事上,分别产生了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邓小平。毛泽东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则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分别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群众说: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要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以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把这两位伟人及其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和学习。一、从伟人的角度看没有毛泽东,就没有邓小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中国的三巨人,当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世纪巨人,以独有的实践哲学影响了华夏九州,改造了当代中国,并且还将为新世纪中国的腾飞和昌盛予以重大的影响,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得到发杨光大!一、王巨人的实践哲学惊人相似世纪巨人的哲学思想,既是对前人哲学思想的继承,又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本世纪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独立、民族振兴的带头人,是人民的领袖、民族的英雄!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政治信仰不同,对中国的设计与…  相似文献   

10.
龚育之、张磊、吴正裕、蒋建农、温乐群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世纪三伟人)一书,是一部重大题材的精心力作,也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著述。一、选题丞大立意高远如众熟知,世纪三伟人,就是本世纪推动中国三次历史巨变的、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伟人代表了ZO世纪中国革命的三个时期的历史进程。他们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现代社会的集中体现,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民族精神,他们的思想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  相似文献   

11.
王波  魏中海 《东岳论丛》2000,21(2):25-28
20世纪的中国以开放意识走向世界。在 2 0世纪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出现了三位历史巨人 ,形成了三面旗帜。孙中山主要于 2 0世纪初形成其开放思想 ;毛泽东主要在 2 0世纪中期形成其开放思想 ;邓小平主要于 2 0世纪末形成其开放思想。他们的开放思想在 2 0世纪的不同时期代表了中国开放意识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产生伟人的时代,在中国就有三位杰出代表,那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由我国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著名专家龚育之教授和研究孙中山的著名专家张磊研究员等合著的力作《世纪三伟人》,从党的“十五大”会议闭幕后就迅速立题,历经10多个月的紧张劳作之后,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世纪三伟人》是迄今问世的关于孙、毛、邓研究著作的权威性版本之一。喜读40万言宏篇巨著,受到不少启发。中华民族的光辉的历史包涵着它的令人警醒、令人振奋、令人期盼的20世纪的现代文化。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列强瓜分中…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对于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形成均有着自己独特的杰出的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同邓小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次会议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十分独特的位置,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梦想的一个里程碑。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导人,邓小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情有独钟,不时在其文稿讲话中论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每到重要的历史时刻,他总是坚定地捍卫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他的论述散见于《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细细读来给我们以无限的启示。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定位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上产生了三位伟人,他们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而这三位伟人的产生都是…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中国的三巨人,当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世纪巨人,以独有的实践哲学影响了华夏九州,改造了当代中国,并且还将为新世纪中国的腾飞和昌盛予以重大的影响,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得到发扬光大! 一、三巨人的实践哲学惊人相似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题材十分重大的优秀著作。即将过去的世纪充满着深刻的、剧烈的变化,在中国的峥嵘岁月中产生了三位指导时代潮流的巨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他们都是自己时代的旗帜,起着历史阶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升为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二十年,是我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锐意改革,艰苦奋斗,使神州大地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二十年,也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大弘扬,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二十年。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而开启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是同我们党解决自身的学风问题紧密相联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集中全党的智慧,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方面成为全党的表率…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光辉奋斗历程中,有过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而在每一次历史转折关头,每一个革命者究竟作出何种选择,这不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且是衡量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回顾毛泽东同志在我党第一次历史性转折关头的三次选择,对我们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应当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泽东同志正确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同志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江泽民同志正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这个党”这一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问题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两大理论成果,而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邓小平理论,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