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秦欣 《决策探索》2010,(4):28-29
今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引发各方的关注度可谓“高烧不退”,虽然有专家及政府管理部门都对这一现象做出“仍有待观察”的表态,但透过现象看背后的缘由时,不难看到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在于农民工的就业趋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转型的一个转折缩影。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就业歧视以各种表现形式困扰着千千万万的求职者,面对这一现象,笔者运用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和法律的思维方式着重分析了就业歧视中的性别歧视,以呼吁这一问题的改善及解决。  相似文献   

3.
任兴洲 《决策》2001,(2):22-23
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即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会、经济研讨会等会议逐年增加,多种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展览展销会和经济博览会也纷纷出现,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构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会展经济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20多年间,我国农民工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11年春节过后,民工荒来势似乎更加凶猛,历来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的中西部也加入了农民工争夺行列,这使得东部的用工缺口更大。如何看待民工荒这一现象,如何缓解民工荒带来的矛盾,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低下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复建设和技术装备落后等原因外,这一现象往往还与一些单位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状况有关。轻视知识的价值,造成不少企业专业人员流失,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把这一现象放到更高层次观察,从社会现状来看,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劳动阶层,其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得到恰当的肯定。对知识分子的认  相似文献   

6.
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同构低质”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严重,不少产业、企业问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导致资源、资金浪费不少。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双顺差呈现化解的趋势。双顺差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出口、进口、FDI这三方面来探讨双顺差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县级市邳州市,不仅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邳州现象",也因暴力拆迁发生血案而形成轰动一时的"邳州现象"。这两种"现象"先后定义在一个城市和地区,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快速发展的邳州,带给人们的是工业生产一片繁忙、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社会安定团结的印象,而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改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新的形势变化、人民群众的期待以及时代的呼唤下,党的十八大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本文将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背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适则有寿     
杨澜 《领导文萃》2008,(23):132-136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手抄本的大量出现和广泛流传本身就是一件让人稀罕的事。然而在中国大陆的“洪昭光热”当中,这位心血管病专家的讲座内容,却正是以这种最传统方式传遍了大江南北。虽然他讲述的不过是最基本的健康常识,而且他的名字常常被写错,但是这似乎并不能影响人们的狂热程度。当然也有些人对这一现象表示喜忧参半,不过这只能更增加了人们对洪昭光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1.
肖蕾  李飞 《决策与信息》2011,(2):120-1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来支撑。领导干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需要更机关报发展理念,政府也要合理转变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地球上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还有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新战略应运而生,人们开始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4,(39):11-11
产业园区,这一改革开放后开始在国内兴起的经济组织形态,已走过了30个年头。在如今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背景下,多年来各地蜂拥而起建设的各种名目的产业园、工业园,很多出现了园区荒芜、企业倒闭的现象.整体规划缺失、定位单一重复、招商引资策略低下等,造成了各地土地资源、人力、财力的诸多浪费。  相似文献   

14.
王春光 《决策探索》2013,(18):29-30
“设备越先进,民心越疏远,”“天罗地网”的社会管理格局解决不了情感、信任问题,反而有可能存在疏离感情的危机,造成一种逆反的社会心理。 最近几年,社会管理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各地政府都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对策、新思路。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原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和体制已经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不适应的问题。有人极力主张从顶层设计上寻找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之方法和体制,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太重视所谓顶层设计,而这样的设计往往出现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这远不是简单的顶层设计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领导观念转变不了,领导方式转变不了,工作方式转变不了,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无从转变,发展和为民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当好领导干部讲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我认为,两件事做好就行:一个是要把风气搞正,一个是要把工作做实。这就需要转变领导  相似文献   

16.
胡若哲 《决策探索》1995,(1):32-35,10
近几年来,河南省相继涌现出一批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或超亿元的乡(镇)和村,它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且创造出了高速度发展农村经济的典型经验,因此,研究和探讨这一经济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汪名旵 《决策》2001,(8):24-2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活之源与致富之源.可如今,有不少的农民对土地已不再重视.梅雨时节,江淮之间绿油油的稻田之间夹杂的片片杂草丛生的农田明示着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大量出现.是什么原因使农民抛弃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抛荒的出现给农民带来的是福音或是噩梦?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记者近日分别走访了安徽省有关部门及地区,针对农村土地抛荒现象进行了调查,试图廊清笼罩在这一现象上的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面临严峻的挑战,这警示人们对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开展起来的。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对循环经济的主要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将该理论的发展过程总结为理论的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及最终形成阶段,最后总结了最新研究议题等。  相似文献   

19.
任影 《决策与信息》2009,(12):104-106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也随之发越得越来越快,但是由于起步越晚,经验不足,中国股票市场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使这一个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时有失灵。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异动已经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理论,试图找出股市与经济发展异动的原因,再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翟校义  梁洁 《决策》2008,(9):30-31
近年来我国干部职务犯罪出现了低龄化倾向,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就是所谓的“35岁现象”。“35岁现象”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以贪污、受贿为主,涉案金额普遍较高;二是该群体行政职级普遍较低,大多是单位副职、基层站所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这一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35岁会成为一道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