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万荣笑话是我国的文化土特产,是一种民众共同创编的幽默故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运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万荣笑话的产生和理解进行了一定分析.以求探悉万荣笑话的语用特色。  相似文献   

2.
湖南花灯戏传统剧目题材以表现社会底层民众所熟悉的生活为主,主旨多元,“民间性”突出:或叙演社会底层民众家庭之间婆媳、妻妾、后娘与前房子女间的伦常关系;或敷演社会底层民众的两性关系;或通过一些带有一点荒诞色彩的喜剧情节,来批判某种社会现象;或仅有一个故事框架,以其“装入”各种民间歌舞、曲艺、笑话等以作耍乐。随着花灯戏戏剧化程度的提高,其题材亦逐渐扩大,出现了敷演神话故事、公案故事等的剧目。  相似文献   

3.
贫困对政治稳定、社会团结以及环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消灭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虽然贫困地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宏观上也将受益,但是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强者经济”,由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同时,过去体制下对贫困地区行之有效的一套倾斜斜保护政策,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将受到冲击和逐步弱化。 1994年3月,中国政府向贫困全面宣战,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用七年的时间帮助八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央部委、直属机构及各大总公司纷纷与各贫困县定点挂钩。“不脱贫不脱钩”。这是大义大善之举。《万荣归来》这份考察报告如实地展现了万荣县的历史文化和农业、工业等方面的概况,对万荣贫困的根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勾勒出了万荣人民为脱贫致富所作的诸多方面的努力之轮廊,反映了万荣人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风貌。 国家统计局依据万荣考察报告,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三大目标”,提出了《万荣扶贫策》——(一)组织资金与人力,扶持万荣“西水东调工程”,(二)开拓万荣苹果市场,定万荣苹果市场  相似文献   

4.
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控制危机带来的破坏,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刻不容缓。现在看来,我国危机管理民众技能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鼓励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危机管理,形成社会责任。必须建立公民危机处理机制;民众危机管理技能应形成常态;必须建立政府和公民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 笑话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故事性的文学体裁。古人称笑话为“谐”,刘勰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笑话寓庄于谐,严肃的政治思想内容,通过幽默讽刺、轻松愉快的形式表现出来。笑话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更没有细致的环境描写,它通过简短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揭露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法国哲学家昂利·柏格森说:“笑的功用就应该是这样的,对被笑的对象来说,笑多少总有点羞辱的意味,它的确定一种社会制裁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即为单个人的联合体。可见,社会应是社会民众的天下;“民众参与”应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天职;更何况,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终价值取向在于促进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民众参与度,包括参与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应是衡量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的最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和谐量表和自编有效的社会心态问卷,随机分层抽取重庆市13个区县1 544名民众进行调查,以检测民众社会心态对其心理和谐的影响.结果发现失地民众和移民的心理和谐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民众,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社会公平感和生活满意感都显著低于普通民众;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心理和谐水平高于其他民众,他们在生活满意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和政府信任感上显著高于农民、农民工和无职业者;高收入者的满意感最大,低收入者压力感最大,中等收入者问题感最大,高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的社会公平感和安全感都较低,且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城市、城郊、乡镇与农村的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社会公平感和安全感都较低,且四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社会心态是心理和谐的显著预测变量,而其中民众的生活满意感、对政府的信任感和社会问题感是影响心理和谐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中寻求晋南鼓舞的生存发展规律,是鼓舞研究的一种新视野。以翼城花鼓与万荣花鼓为例,对二者的显要动作部位及其动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翼城花鼓的道具和人物角色比万荣花鼓更为丰富,万荣花鼓则较为单纯。二者虽然都是以手部为显要部位,但除了小丑的"敲击拨浪鼓"动作相同,其余动作皆不同。两者动作形态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格。翼城花鼓以恢宏大气、简洁干练见长,万荣花鼓则以细腻精致、灵活生动著称,二者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的灾害与巫术救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极大地削弱了社会的抗灾能力。面对无情的灾害,民间仍然盛行巫术救荒。探究其原因主要有:灾害频频发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某种神秘力量的支持;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科学技术不发达,民众受教育程度低,遇有天灾,人们就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灵;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对神灵的信仰已编织进广大民众的生活,成为潜藏在传统社会里的仪式性、符号性的交往和互动方式;政府通过祭祀鬼神的仪式,宣传天命论,用祈神保佑来转移民众的不满情绪,使现存社会秩序合法化和神圣化。  相似文献   

10.
道教神仙思想与中国民间信仰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道教神灵的产生离不开民众的参与;道教一系列敬神仪式因为不断迎合民众的需要而富于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长盛不衰;民众也期望借助于神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1.
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对幽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首先讨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在言语幽默中的应用,然后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的层面解释言语幽默现象,揭示幽默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幼儿园》用纪实的镜头反映了幼儿园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了成人视角中的童年世界。用成人的视角去看孩子们的世界,不仅表现出普通儿童的生活百态,也反映出导演对生活的思考。在《幼儿园》中,导演镜头语言表现自己的思考,使得影片意蕴深刻,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一些人对生活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及生活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性、创造性作用的影响产生了担心和质疑。文章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关联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教育对象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作用,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14.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相似文献   

15.
模糊修辞在幽默与笑话中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与笑话是人们生活中的精神乐趣 ,是人们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在特定语境下 ,利用语音模糊、词语模糊、句义模糊以及标点模糊等构成幽默与笑话 ,能收到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仪式进而理解宗教是人类学研究宗教的重要路径。地方守护神信仰是藏族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对青海黄南藏族村落守护神祭祀仪式的田野考察,并深入仪式背后,将仪式与村落人们具体的生活关联起来,对仪式展演及其结构、仪式中的人神关系、人神交流方式以及仪式对村民生活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进行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历代统治者为了农业生产在实践上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通过设置专门的官员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管理;通过颁布禁令和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通过舆论从生活起居上指导人们的实践。这些措施使古代的生态保护有利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废名的叙述中,对文体界限的突破,对叙述规范的逾越,对别扭的叙述话语的刻意选择,及其文中扑朔迷离的“花园路”句子,破绽百出的语法,随心所欲的叙述风格,都充分显示了其游戏精神。隆重的叙述仪式与并不隆重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给了读者反省的空间:在超越了情节与离奇不经的生活之后,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让我们困惑.同时,废名的叙述者出于一种安全选择的叙述策略,刻意暴露自己和隐藏自己,以求获得一种叙述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宋人的书斋化生活方式成就了宋人独特的文化人格:清韵绝俗的精神高标,阴柔静弱、内敛沉潜的风神格调和忧乐互济、悲智双修的生命智慧,宋人的文化人格体现在宋人生活中从形上之道至形下之器的方方面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宋朝的时代走向呈相互生发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市民日常生活细节的书写,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真实的身体感的重视,这种具有身体感的写作显示出张爱玲对“身体”的价值认同和对日常生活的价值肯定,这在晚清以来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张爱玲的“日常性身体写作”与她的“文体哲学”观密切相关,这种写作的背后隐藏着张爱玲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及其抵抗和化解的方式。同时,在历史发展的纵横向背景下,张爱玲的“日常性身体写作”又是与她个人主义的历史观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