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传统的电影翻译提倡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同,后殖民理论给中文电影英译时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向英美观众的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确立其文化身份,促进多元文化健康发展,但同时译者必须尊重文化交流和电影翻译的一般规律,注意杂合的度,防止过分异化的台词出现.  相似文献   

2.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通过丰富的译例探讨了电影片名英译汉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以及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补译和创译(后两者均属于变译)。  相似文献   

3.
适度异化:体现文化传播功能的汉语英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译者自身的文化态度。本文认为,赛珍珠、林语堂、杨宪益等不少学者在所从事的成功的汉译外工作中,都坚持采用适度异化策略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干预,为传播中国文化也为丰富和发展他国的语言作出了贡献。这说明,采用适度异化的策略,是实现翻译文化传播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在翻译活动中的辨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有译者、承载着原语言与文化的文本、以及参与实际阅读过程的读者.文本中所承载的语言与文化以及读者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所以我们应该动态地去看待翻译活动中关于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之间的选择.本文从译者的目的、文本特点和读者等关键因素出发, 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动态选择的影响.说明在翻译实践中, 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的应用是相辅相成,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 ,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电影的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 ,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中的重中之重。着重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 ,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世界的发展已呈现出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现代化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更是呈现出融会贯通的趋势。文化融合中出现的语言文化异化现象和最近翻译界出现的异化翻译趋向表明,异化策略应是全球化时代文学翻译的基本策略。而这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域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同时,异化译法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并借助归化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电影的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中的重中之重。着重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电影逐渐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民俗文化一直都是中国电影中一个重要而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对中国电影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中,要灵活合理地使用异化、归化、缩减式及增补翻译方法,以成功实现翻译中的文化转换,真正发挥电影作为文化传播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多角度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论述了翻译电影片名中的四个原则,即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审美原则及获利原则,并辅以大量例证,展示了中西片名翻译的可行之道并提供了"宏观结构"、"剧情要素"等可供具体操作的片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翻译历史悠久,但是文学翻译历史较短,仅一百多年的时间。文学翻译离不开语言和文化的转化。有文学翻译以来,文学翻译的策略之一——归化与异化就是中国翻译界一直讨论的问题。展望21世纪文学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译者应采取文化上的异化与语言上的归化的文学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处理文化因素时,译者可以通过两种策略,即归化(adaptation)和异化(for- eignization),对意义真空进行翻译补偿。归化是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用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语气词的使用在汉语中比较常见,其本身并无什么实际的词义。由于英语中某些语气词的缺失,汉语语气词的英译尽可能通过归化的策略来体现。本文论述了如何用归化策略英译汉语语气词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对联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映射着两种迥异的文化。对联的特性决定了其翻译或是中华文化译介中最富挑战性、最难操持的技艺。因此,为达到译文最大限度地趋近于原文效果,译者可以大胆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基于"三维"转换,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保留对联的语义形式、文化意象、交际意图,以取得原文与译文的最佳等效。  相似文献   

13.
对英语方言的翻译采用汉语方言对等翻译的方法,虽然是目前英语方言翻译的主要方法,但是从翻译效果和后期反响来说却不尽人意。由于英汉方言存在各自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单纯方言对等直译不能传达原著的精髓。张谷若先生在译《德伯家的苔丝》时候采用山东方言进行翻译,不仅不能完全传达原著的文化,还为国人阅读增加了一定困难。任何语言的方言都无法用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做对等替换,只有恰当的运用汉语表达法和加以一定的注释说明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原著中有大量的典故,有些出现在对话中,有些出现在叙述中,还有些出现在诗词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英译本中,对典故的处理独具匠心,分别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直译、意译等方法。比较三种方法,以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在保证理解无困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直译无注释只适用于一部分典故的翻译,而意译则相对损失了较多一些信息,不能充分体现原作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摘要:随着“汉语热”的流行,研究对外汉语生词翻译问题的学者也逐年递增。但是,对日汉语教材生词的翻译问题研究成果却 寥寥无几。以对日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我的汉语教室》一书为例,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外对日汉语教材生词翻译问题的研究 现状;再对教材中存在的生词翻译问题进行了收集分类;最后罗列出造成生词翻译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宗教、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翻译中如果忽视这些文化差异,势必会造成错译、死译。动物文化是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狗又是中西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动物。首先对比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然后在狗的翻译中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其翻译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以使译文能够准确、完整地传递所承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从一则译例看英诗汉译中的"以顿代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诗汉译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具体到英语格律诗 ,采用白话格律新诗形式来翻译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以顿代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巧 ,“以顿代步”使得全面传达原诗的韵律美成为了可能。然而 ,不能机械地理解“以顿代步” ,在翻译实践中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8.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也是介绍中国文化的经典名作之一。《中国人》作为其最新也是流传最广的译本,有超越前译本之处。但译文在翻译策略、句式结构、词汇理解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失当或可商榷之处。鉴于此,立足于最基本的词汇层面,从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视角研究和分析译文词汇翻译的失误,希望有助于中国文化异语创作的回译研究和词汇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多数公示语译文是译者的异化翻译,没有考虑英语语言习惯。采取合理的策略翻译公示语,使公示语接近国际通用惯例,是规范公示语翻译的重要途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我国公示语翻译中都有所运用,但是由于公示语的特点和作用,在翻译时应主要采取归化策略,对有利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习惯的公示语可以适当采取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的古诗今译活动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新诗”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古诗今译是对“新诗”写作的有益探测和锻炼,而古诗今译所生产的文本,也是一种“新诗”,一种被更新的诗。就整体而言,古诗今译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早期新诗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姿态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