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我国男性农民工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因家庭结构变迁、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社会加速转型期政府政策滞后等原因而产生安全感危机。从分析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问题出发,尝试从农村社会工作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以未婚青年男女和已婚男性为主的候鸟式的迁徙流动,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分离式家庭,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现象及其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远滞后于对农民工、流动妇女、留守儿童的研究.由叶敬忠、吴惠芳等在历时两年对我国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妇女研究基础上著就的<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全面系统、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示了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该书不仅为社会各界打开了一扇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窗户,而且为政府和学界重新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乡城流动的影响,统筹解决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问题,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何种人提供何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老年人口社会支持网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何种社会角色提供何种社会支持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亲属是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的主要来源,朋友则是社交支持的主要提供者。邻居提供小的实际支持和社交支持。工作关系则只提供极少数的社交和情感支持。在亲属中,儿子提供的社会支持的类型最多,而且大都是最重要的实际支持。女儿则提供的是得病时的照顾及一部分情感支持。配偶提供的是心理抑郁和外出时的支持。兄弟姐妹的作用与此类似,主要起解决家庭矛盾并起娱乐陪伴的作用。而其他亲属则主要在看信及借物一类的小事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渐突出.婚姻家庭幸福度作为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近来巳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按其所属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偏远农村留守妇女、城郊农村留守妇女和风景区农村留守妇女三类.她们各自在经济生活与家庭生活方面遇到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困难,包括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和家庭劳动,婚姻缺乏安全感,受到性骚扰等,切实强化政府作为,争取学者专家们的智力支持,对薄弱农村因地制宜应是当前保障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已婚妇女。以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社会发展为主线,对以往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弱势群体”假设和“男性主义”视角所带来的不足。未来研究,要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和“流动-留守”联结的框架下,考察既有家庭功能连续性暂时中断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留守妇女发展的历时轨迹,挖掘家庭生态系统的弹性机制,以期为留守妇女发展的家庭干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所出现的留守妇女这一群体,创新地从社会支持这一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描述性分析,分别从二维(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和三维(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实际困难的支持)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柘城县L镇的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描述了她们这一群体社会支持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所出现的留守妇女这一群体,创新地从社会支持这一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描述性分析,分别从二维(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和三维(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实际困难的支持)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柘城县L镇的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描述了她们这一群体社会支持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带来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通过对安徽省八个县区1368个有效样本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显示,家庭权利归属、政治参与、经济收入、家庭生活和女性社会地位是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本文认为应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实现与身心健康的发展,从多方面改善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老年妇女养老的生活照料社会支持网中,形成了以配偶为主体,子女为骨干(为补充),亲属式微,社区作用愈加重要,职能不断加强的网络格局。家庭成员是城市老年妇女生活中的主要照料者。社区的作用、地位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但犹显不足,需要构建以“社区照顾”为内容和方式的老年生活照顾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城市涌现了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娱乐性"赌博"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社会调查,收集了有关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娱乐性赌博的资料。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农村留守妇女参与赌博现象背后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并对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该现象导致的婚外情不正当关系、家庭暴力的法律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现象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从立法和法律实施角度提出了减少和消除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现象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老年妇女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妇女是社会弱势群体,老年妇女安度晚年所需的资源需要由社会支持系统来提供.本文利用"2000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老年人口与健康调查研究"中浙江省的资料,构筑了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身体不舒服时或生病时的主要照顾者等四个指标,分析了老年妇女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得出的结论为老年妇女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主要由缘于亲缘的亲情关系构成.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早期的英国是一个父权制的等级社会。妇女作为一个附属群体,地位低下,受到男性权威的严厉管制乃至压迫。然而,妇女并非绝对弱势和无计可施。社会中下层妇女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与女性朋友和邻居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共享互助、相互支援的社交圈。在此基础上,她们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集体行动捍卫自身利益。近代英国中下层妇女之间的这种互助与联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为处于弱势的妇女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与庇护。  相似文献   

13.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是指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进程务工,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灾害防治的劳动力主体,从而给农业灾害防治、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和农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是吸引部分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回流农村,充当农业灾害防治的中坚力量;二是提高农村留守妇女防灾救灾的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三是实现农业灾害防治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这是最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早的文字主要是由远古时代的妇女创造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文字产生的历史条件 ,女部字对男部字、子部字在字数、字义、用法和涉及社会生活领域深广度等方面的比差关系 ,表示一般社会成员和婚姻关系的文字从女不从男 ,反映祭祀活动的文字较多等方面 ,论证中国远古文字主要是由母系氏族时代的妇女创造的。  相似文献   

15.
结构洞:关系的制胜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洞理论是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一种。在现代公共关系关系取向的理论中认为,公共关系工作者在其社会网络中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拥有的关系资源是一种可以产生价值的社会资本,为不同的团体搭桥,保持与各方的友好关系从而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实现工作价值。本文从社会关系的视角考察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结构洞现象,分析其积极和消极意义,为关系取向的公共关系理论范式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安徽省农村妇女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对农村生存状况的影响,研究者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农村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该村妇女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137人,社会支持总分为41.69土6.27,主观支持分为26.49士4.28,客观支持分为8.13土2.55,对支持的利用度分值为7.06土2.18。调查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对孤独感(r=-0.250)、抑郁(r=-O.363)、安全感(r=0.320)、幸福感(r=0.413)显著相关。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农村妇女有较大的影响,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The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migrant remittances has ignored the influence of a household’s embeddedness in social networks in the origin community. This paper, using multilevel statistical modeling and social survey data from Nang Rong district in Thailand, examines how remittances between migrants and origin households ar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networks. Social network measures come from data on sibling and rice harvest network ties. Rice harvest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rural economy, and households participating in the network are privy to vital sources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that spread through the network.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migrants remit less to households that are isolates in the rice-harvesting network, which is theoriz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ccess to information about employ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8.
在田纳西.威廉斯的创作生涯中,对女性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切和支持,热情讴歌了具有反叛意识、追求独立的新女性。他的这种积极进步的妇女观除了受时代的影响外,剧作家的姐姐罗丝功不可没。罗丝是他创作的缪斯,这一点可以从剧作家的生活和作品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9.
论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民非自愿搬迁到在安置区安居乐业、发展致富 ,是移民长期进行社会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关心和支持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过程 ,对于恢复和发展移民社区的生产、生活、社区文化和社区网络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移民管理的经验 ,阐述了水库非自愿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与搬迁条件、安置环境以及社会关心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村妇女在融入家庭和社会的过程中,主要依托亲缘和地缘关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个人关系网络,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非正式支持。农村妇女关系网络的构建决定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交际空间中有所不同。它们相互叠加,综合作用,勾勒出多种关系网络模式,赋予妇女个人关系网络不同的内涵和特质。关系网络研究为我国农村妇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我国应从理论层面加强农村妇女个人关系网络的研究,理清其存在形式和特质,以理论为指导,从现实层面推动农村妇女个人关系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