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新疆发展对苏贸易,是宁夏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许多经济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供有关同志参考。一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从过去偏重于沿海东部地区对外开放转变为东、西、北三面同时开放,出现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不只是对美国、日本、西德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做,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面对这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宁夏怎么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对外开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近几年,为了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宁夏曾有过向西开放的设想,并对建立银川伊斯兰经济特区作了广泛的论证。宁夏位于祖国西北,处于欧亚大陆中心。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四面开门、八面来风”,尤其有利于向西开放进入中东伊斯兰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最近中央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提出,经济特区面临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重要的发展战略转变,为此,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无疑成为经济特区未来继续发展的推进器.本文拟对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出口创汇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拓展产品出口的若干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建立经济特区,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业。新事业,自然给我们提出许多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关于经济特区的经济性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现在,党中央已在充分肯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建设成就的同时,决定再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建立经济开发区。在这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经  相似文献   

4.
经济特区与浦东新区(以下简称“两区”)的创建,是我国改革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布署。开展“两区”的立法比较,总结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两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和条件,促进“两区”立法的完善和发展。 一、经济特区与浦东新区的立法概况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这是中国经济特区建立的标志。同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置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中国改革开放中最大的经济特区应运而生,中国经济特区在其诞生时就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是整个经济特区法制建设的良好开端,为改革开放中特区各方面事业健康有序、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谈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时指出:“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基本政策不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些具体办法要有所调整和完善。”这里所说的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指的是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积极探索,超前试验的政策不变;鼓励经济特区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率先与国际经济衔接的政策不变;支持经济特区功能建设,强化辐射作用的政策不变。这里所说的有些具体办法要有所调整和完善,指的是随…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指导下,八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1988年初,国务院又决定把沿海自北而南近二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轨道上来,进一步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市场竞争,走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路子。同时对闽粤两省尤其是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上述开放省、市、县和特区  相似文献   

7.
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是中央继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之后,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步骤。中央在决定中指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经济开放区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筛选,移植国外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经验、方法,把沿海生产的“洋货”向内地销售,繁荣国内市场,更要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创汇能力,以适应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特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先期试验肖勤福,陈春华经济特区是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式,还肩负着试验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重任。为实现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必须塑造其特殊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这实际上同根本改革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和构建新经济体制是异...  相似文献   

9.
商品出区可以带动本地产业的发展,由此而创造的就业机会、货币收入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商品出区培育区内竞争能力,向商品出口及参与国际分工过渡,在现实条件下更具有优势和可能,成效显著。为此,需要制定务实、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投资环境以达到搞活区域经济、改善区域人文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在沿海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继创办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海南岛及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以来,1985年又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于加速沿海经济的发展,带动内地经济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党的十三大以来,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加入国际大循环.意味着中国经济特区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走向世界.深圳作为我国开放前沿中层次最高、发展最快的经济特区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无疑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战略转变.——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大规模加入国际大循环,中国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范围和数量日趋增大.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我国接着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还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及两个半岛.特别是中央决定建立海南省,并将之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之后,国家对深圳的某些优惠政策已不再为深圳所特有了,  相似文献   

12.
经济特区在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和类型,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自由过境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等,最早的经济特区是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它们产生于400多年前地中海沿岸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世界第一个经济特区是1547年意大利在热那亚湾建立的莱戈恩自由港(有的资料说,意大利的里窝那是最早的自由殊)。从第一个自由港问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是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一阶段。其间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5个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3.
<正> 沿海开放城市(包括经济特区在内)形成了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在对外经济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要搞好沿海开放城市建设,至少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对外开放是我国振兴经济的长期国策。自1979年以来,由兴办经济特区起步,又在特区建设获得显著成就和总结特区经验的基础上,进而开放沿海十四城市和海南岛,再进而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今后还将逐步扩大把北方的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开放区。现在北起渤海湾的大连,南至北部湾的北海,已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大小窗口,我国的居于太平洋圈的沿海对外开放带已初步形成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一 加快内陆沿江地区对外开放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经济在八十年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由沿海向内陆纵深推进,随着上海浦东开放开发的深入发展,在内陆沿江地区建立“经济特区”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全方位开放是我国的既定目标。早在实行对外开放之初,我国就确立“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的总体规划。在这个战略指导下,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同样是我国特区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前提。然而,由于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享受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较多,同时,经济特区本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引进外资的数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能力等都高于内地,因此,经济特区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范围、方式等具有特区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1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东部沿海逐步形成了一条由南而北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带.1979年国务院把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开辟为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天津、秦皇岛、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并在上述开放城市中相继建立了十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至1988年又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对外开放区.1983年初国务院宣布把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并把它确定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改革开放思想的极精彩、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19了9年4月最先提出的。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但是对外开放究竟如何着手呢?当时还在摸索。当广东省委的问忑提出要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时,小平同志指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他还【则确指出:“名字m4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关于在继续办好经济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的重大决策,受到国内外人民的热烈拥护。如何认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性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对外开放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影响着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论证和宣传,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一项  相似文献   

20.
经济特区创办1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0年11月8日—11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如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90年代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与会者认为,特区10年的建设,对我国的改革与开放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进入90年代,在新的形势条件下,经济特区对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首先,特区要继续发挥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在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中起桥梁作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内地辐射,并带动内地经济参与国际经济交换和经济分工,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基地。其次,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在经济上建立起既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原则,又能与国际经济相对接、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运行机制,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