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气”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文气说论古代散文风格,突出推崇阳刚之美。文气说本兼论诗文,但意境、神韵等新审美范畴产生后,诗论偏重干阴柔之美;而散文无论是理论概括描述还是具体批评阐释,对阳刚之美的崇尚都处于压倒优势。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古代散文注重传经明道,要求以浩然之气去打动人;古代散文理论的风格美与审美理想一致;古代散文理论受禅的影响小,文气说中很少有禅学成份;与贵阳贱阴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2.
“文气”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文气说论古代散文风格,突出推崇阳刚之美。文气说本兼论诗文,但意境、神韵等新审美范畴产生后,诗论偏重于阴柔之美;而散文无论是理论概括描述还是具体批评阐释,对阳刚之美的崇尚都处于压倒优势。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古代散文注重传经明道,要求以浩然之气去打动人;古代散文理论的风格美与审美理想一致;古代散文理论受禅的影响小,文气说中很少有禅学成份;与贵阳贱阴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犁新时期的散文艺术,集中体现着孙犁新时期的文学艺术。在历经二十年的沉寂之后,孙犁选择了散文作为主要写作形式;孙犁强调散文要以“理”取胜,属辞行文,因“理”的贯注而深沉、而幽远、而凝重、而道劲;孙犁散文中的“理”,常常表现为一种深层的哲理意蕴;孙犁的散文语言,以“韵”见长,达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高级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在“五四”时期的成就应为最高,影响应为最大。从现实关怀、人间真情、散文意境、散文构思及其语言几个角度去解读朱自清的作品,阐释其散文艺术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有争鸣之势,必有论辩之文。诸子欲“以其道易天下”。遂“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作为中国社会政治影响极大的儒、法学说,《孟子》和《韩非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也极大。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辩说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来驳倒对方,“理懿而辞雅”。韩非则秉从功用,论辩艺术呈外向型特征,即将论辩的问题和观点借助独特的逻辑形式和修辞艺术,使其实证化、外在化,风格“峻峭”。二者的艺术风格根源于不同的文化性格,而这又都注入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性格之中,故对其论辩艺术的研究,其意义便远不限于其论辩本身  相似文献   

6.
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相对于诗词研究,散文研究则滞后了许多。究其因,缺乏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为之一。古人即有“知人论世”之说,这于散文研究也当是重要一途。文为人之气,因而以“气”论文当是知人论文的重要一途。文章力图在这一方面有所阐释,即从“气”的意义溯源,论其与人的精神风貌的初步结合,进而追及以“气”论文的源起、发展,最后以唐宋为例,述及影响文气的一些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7.
吴欢章先生从事散文研究,从最初的创作论开始,即显示出对散文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关注。而在后来的各种学术文章中,他更是自觉地探求散文艺术的特殊规律。通过对“散文”(“美文”)概念的清理和对“经典”散文命题的重新阐释,他一直为散文文体意识的确立做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斯蒂芬·图尔敏的论辩理论区分了分析性论辩与实质性论辩,阐释了“域依赖”与“域独立”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辨证的论辩模式,强调论辨理论应关注语境、领域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其理论的介绍与研究主要集中在逻辑学与语言学的范畴,未重视其对论辩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从论辩角度对其理论展开论述,以期为国内论辩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姚燧的散文,为文主张文道合一,宗法韩愈,以绍秦汉,论文主张文气说,他的散文创作风格刚劲雄放,语言古雅深邃,叙事简约,代表了元代前期北方散文发展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0.
论朱自清散文的意境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自清的散文所以优美动人魅力常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创作中刻意追求和创造出内涵丰富的独特意境。意境是诗歌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是作者内情与外境融洽而产生的艺术境界。散文创作的结构、描叙和语言运用都要注意意境的创造。意境具有典型性,是一种情感的典型,是“这一个”情与“这一个”境在特定时空中的艺术结合。朱自清的散文意境,是作者同时也是人们当时某种典型心态的艺术概括和表现,故其知音者众  相似文献   

11.
在新文学运动中,朱自清以其独特的散文成为白话散文的模范。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语言的创新外,更关乎他的艺术审美趣味:一方面,他接受了“为人生”的文学观念,但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另一方面,他接受了白话文的理念,但又借鉴了传统文学的语言观。由此,他早期的艺术趣味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内涵——以语言哲学而不仅仅以文学革命的理论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就会重新领略朱自清早期散文艺术的另一方面的真实趣味。  相似文献   

12.
郭保林散文的语言艺术周成建文体意识自觉的郭保林.在其散文语言上.表现为阳刚婉约两种风格,繁富叠合,语式多变,讲究情韵节奏、字汇质料和标点运用。新时期以来,郭保林“一头扎进散文这片海域”①,“用炽热的情感.瑰丽的语言,构筑美的艺术宫殿”②,结集出版的散...  相似文献   

13.
以“气”的概念来论述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文学评论中,自曹丕首倡“文气”以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审美鉴赏评论、创作评论与作家论,使“文气”说成为自成体系的重要理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然而,对“文气”这一重要概念,现代学者的解释却颇多分歧,大多认为“文气”即指现代文艺理论所谓的“风格”,如刘大杰、谭家健、炳宸等等。  相似文献   

14.
孟子的性善论哲学思想影响他的独特个性 ,进而影响和形成了他的“浩然之气”。在“浩然之气”的影响下 ,《孟子》的论辩技巧因势而变 ,具有居高临下 ,善于统观全局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使对方自相矛盾 ;二是论辩层层推进 ;三是用类比推理。它们皆以情、义为依托 ,是《孟子》散文气势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声音节奏与其有声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的涵义是很宽广的,它是文体的一个大类。一般来说,凡不讲对仗的非韵文,都可称之为散文。作为对文学朗诵艺术的研究与探索,本文所指的散文是文学性的抒情叙事散文。 散文语言虽没有严格的格律规定,但总要求文气连贯,声音顺畅悦耳,要具有一定的声音美感。因此,文学语言的音调美也是作家所追求的文学艺术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忽略文章的声音色彩,其作品必将大为逊色。我国文学家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声音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就讲  相似文献   

16.
“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兵。”这就是战国策士运用纵横捭阖的策略和论辩艺术,游说天下诸侯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论辩为何具有如此神奇魅力?本文以《蔡泽说范雎功成身退》和《鲁仲连义不帝秦》两文为例,以点代面来看《战国策》所表现出来的敷陈扬厉、危言耸听、雄辩博论等的论辩艺术特点。 一、雄谈博辩,敷陈扬厉 雄谈博辩,敷陈扬厉是纵横家贯用之手法,往往能“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不仅肆意夸大、旁证博取,而且考虑面面俱到,博引史事,引古证今,以古例今,“知今宜鉴古”。引述史事无疑是再现过去鲜活…  相似文献   

17.
论“五四”时期“诗散文”的创作傅德岷—“诗的散文”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看来,散文使用白话是古已有之,韵文使用白话则需重新创造。以胡适为代表对新诗的语言进行了最初的“白话”的“尝试”,力图用精炼的语言与分行的形式完成诗与散文...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革驱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并开启了文体范畴化的现代之旅。“文界革命”与“语言革命”的统合,突破了古代散文的“义法”,确立了以个性为本位的现代散文体式。得益于现代儿童观及散文文体的转型,儿童散文在语言“道器合一”的新变下应运而生。儿童散文内蕴“儿童”的文体属性,但实质上却是成人与儿童“两代人”的话语转换与讲述。立足于儿童文学本体的原点,儿童散文的文体学包括“文之体”与“文和体”两个层级。从描述性概念向结构性概念转变,可洞见儿童散文文体现代化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论辩文,即今之所谓议论文,因此,古代论辩文的写作理论,就不仅指导过古代论辩文的写作,对今天议论文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性质、作用和写作目的是什么,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的理解并懂得如何运用它们,帮助我们知道怎样安排结构、使用语言,怎样增强文章的气势.中国古代论辩文的写作理论,对论辩文的性质、作用和写作目的有许多精辟的见解.《说文系传三十五》载:“应洁难,揭首尾,以终其事,日论.论,伦也.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语各有伦,而同归于理也.”刘…  相似文献   

20.
散文教学论     
散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操;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能够启发学生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与艺术技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散文的线索教学是“审美”与“取义”的重要途径。赏析意境主要是“展现画面”和“缘情析境”。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习语言的表现力。要善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把读写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