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文化代表了不同社会独特的认知范畴和感受特征,为了解特定社会文化体系及人类情感世界提供了最佳窗口。对具体潜义情感的象征表现及意识形态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对特定情感潜义词语义内涵予以探究,有利于揭示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人类心理世界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产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突破了人身自然的局限,主客体的实践关系有了日益增多的间接性、多样性,这使人类的认识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主体凭借科学手段强化了自身的认识能力,使具有崭新认识论特征的间接观察日益增多,从而使主体在选择性、自组织性和建构性方面,对客体的直接设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通过他对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历史过程的研究,对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变异原因进行剖析,并且建立了以“价值无涉的意识形态”为研究方法的知识社会学科学.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问题的代表论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自出版至今得到了学术界持续关注.在此书中,曼海姆对于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过渡过程作出了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作为分析路径,研究其知识社会学问题,理解这一学科产生的必要性.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得以论述:第一,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转型过程;第二,人类进入“意识”思维后产生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三,进入到“有意识”层面的人类围绕“意识形态”引发的其他关于“意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王阳明心学中,“心即理”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观念的逻辑起点,不过除此之外,“心即理”亦规定着王阳明对其他学思、事为的判断和处理,从而表现出在心学系统中的全面而绝对主宰力。这里就解经之方法、工夫之圆成、才学之成就、能力之神化四个方面考察“心即理”的效应,并特别关注此“效应”的意识形态特性。“心即理”的意识形态特性进一步证明了其在阳明心学体系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同时亦为检讨中国传统哲学的意识形态现象给我们以启发,从而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特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不断挑战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群众所认知、理解、接受和认同,就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使之契合大众群体的认知结构与话语特点。对此,可从主体论、客体论、载体论三个维度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6.
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无意识的信念、一种与权力相联系的话语系统、一种具有价值意向的现实实践。他在考察文本内部要素及其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展现文本与意识形态内涵的复杂性和生成的动态性;在审美意识形态批判维度中,昭示审美意识形态的身体感性维度及其社会历史语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提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宗旨即人类的解放。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认知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明社会中 ,意识形态具有多种社会功能。除了充当一定社会的维护意识之外 ,意识形态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是文明社会精神生产的重要场所 ,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积聚地 ,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基本文化背景和土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不仅是对意识形态阶级特性的揭示 ,而且也是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探究 ,是对意识形态与文明社会发展关系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旸 《天府新论》2021,(6):66-73
伴随人类社会走向技术勃兴,技治主义已开始由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技治主义深嵌于个体思维逻辑,对社会成员的认知实践产生技术性影响。通过以符号世界为具体分析对象,发现其中存在技术理性思维主导和个体认知虚无问题。个体在技术凝视中进入一种“我思”而非“反思”的形式性思考状态,陷入理性认知的技治主义困境。对此,需要从社会关系层面理解个体认知实践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技术叙事的真实参照。从意识形态角度审视技治主义,警惕其对民众日常生活的过度渗透。  相似文献   

9.
殷明明 《学术界》2006,(2):298-301
自康德以来,审美往往被认为是人类最少功利的领域,决然超脱于社会实践和政治斗争。但伊格尔顿在《美学意识形态》中通过对美学兴起以来诸多美学观念的分析后向我们指出,审美在保存了人类自由和理想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权力紧密相连,直接参与了资产阶级主体的形成和社会压迫机制的生成与维护。那种视审美为全然非功利的看法恰恰是权力通过意识形态制造出的假相。  相似文献   

10.
个体认知过程的自组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系统自组织的原理,人类个体对一个陈述性知识点的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应该分为形成认知意向、进行选择性感知、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确认新老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在事例中具体再现等五个认知阶段;其中,理解阶段的功能是把所获信息组织成一个新的认识.分析确认阶段的功能是使新认识与个体原有的知识建立抽象的联系,具体再现阶段的功能是使新老知识间的联系具体化;新的陈述性知识经过这样的认知过程,就可以被长期记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价值的系统质特性,价值统一着流变性和确定性、相对性和绝对性、主体世和客观性,价值是人的主观感情的客观对应物,感情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人类的行为都有价值内容和价值目标,即利用、发展、创造正价值和限制、拒斥、消除负价值。“价值→感情→行为→价值……”是人类作为高级有机系统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认知在除了某些内源牲的感情之外的各类感情产生过程中的桥梁和中介作用,认知在人的价值评价心理结构图式和对价值物的感情反应心理结构图式建构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证了感情对于认知的动力学意义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一样,同样有必要进行科学管理。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对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必要性,应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从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自身要求等方面来加以认识。(一)意识形态管理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重要职能。社会管理包括政治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和社会性管理,而思想理论、新闻出版、文化等意识形态管理则是政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几方面的管理相辅相成,离开了任何…  相似文献   

13.
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意识形态功能从不层面、深度、广度、空间、向度自圆其说,为意识形态提供了超前的施展空间,赋予了它崭新的活力。本文拟从对意识形态概念界定、功能整合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始终是我国的一元指导思想,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意识形态侵蚀。  相似文献   

14.
评“非意识形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非意识形态化”的缘起从一般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是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定向的价值体系,提供为人类所追求以至献身的目标和理想。在有阶级的时代,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一个阶级、一个社会的利益、要求以及存在、发展的合理性,需要提升到意识形态上进行论证,形成系统的观念体系,作为制定路线、政策的理论依据,并灌输到普通民众中去,使之成为活动的准则和指南。所以,意识形态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立场、信仰、方向的思想旗帜。阶级的冲突,社会的评价,往往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的论争。甚至常常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在该著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等德国哲学家把世界历史看作精神或意识的产物,超越黑格尔式对世界历史的认知水平,从而阐释了他们对于世界历史的科学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对后世尤其对我国来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它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精神内核,以全人类的福祉为依归,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认真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词汇学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出具体的方法,对词汇进行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组合,以便找出相应的词汇规则,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处理能力和记忆思维能力。认知词汇学体现了这种词汇认知的心理取向。对加深词汇理解和记忆、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丰富词汇表现力等都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审美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的审美意识诞生的那一刻起,审美就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产生了无法割断的联系。伴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美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渐渐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分离,艺术否定性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真正获得了自身的审美主体。艺术、审美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肯定、否定和超越使它们相互之间呈现出特别紧密与复杂的关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并不逃避政治和意识形态,但是艺术超越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社会的政治运动,其精神实质是从政治和文化上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其缺陷在于未能建构出一种理想的社会和文化模式。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后现代主义有极其相似之处,而且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了对意识形态批判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在从反政治意识形态到泛意识形态的转变中,文学走向了迷失。重新使文学关注意识形态,使作家在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中寻求平衡,是文学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论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华 《兰州学刊》2008,(6):142-145
人类拓展意义世界的过程,就是在一个无意义的领域中开创自己生活的文化过程,而意识形态则是这一过程的高级状态。文化无意识是意识形态的深厚基础,文化意识是意识形态的必备通路,文化精神是意识形态的思想源泉。以此为文化底蕴,意识形态成为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的外部形态和构造,从另一角度诠释了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文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相较于西方的“非意识形态论”与“技术统治论”,马克思对于机器应用“异化”的观点更适于用来诠释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所产生的意识形态风险命题。基于应用场景与因果关系的不同,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意识形态风险划分为原发性风险、继发性风险和并发性风险。原发性风险是基础应用场景下的风险,发端于“算法钢印”风险因素,会在社会意识生产领域引发“逆向驯化”的风险事故,最终将导致“认知茧房”的风险损失,对此应以“技术规驯”为核心开展治理。继发性风险是恶意应用场景下的风险,以“智能仿真”风险因素为技术条件,会导致“把关失效”的风险事故,最终将发生“价值失衡”的风险损失,对此应以“全链监管”为核心加以治理。并发性风险是技术应用的附随风险,生成于危及人类地位的“主客异位”风险因素,其以“解构传统”的风险事故瓦解人类价值观,最终将导致“信仰迁移”的风险损失,对此应以“价值巩固”为核心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