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催生而出现的,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受到新文化运动各种思潮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即个人主义话语。在新文学的理论指导层面,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与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新文学内容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前者倡导的发展个性、个人自主引发了新文学创作初期爱情、婚姻题材的滥觞,后者所提倡的“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使新文学在注重自我表达的同时具有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两课”教育与时俱进是指“两课”教育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自身的观念、内容、载体、方法和手段等。“两课”教育与时俱进 ,首先是“两课”教师素质的与时俱进 ,其次是“两课”教学的与时俱进 ,最后是“两课”教育渠道和载体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研究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发展思想,探索制约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当前农村社会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本论文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代“天人”问题集中体现在灾异思想之中,两汉灾异思想所见“天人”中“人”的内容不断演变:西汉前期,“天人”中“人”的内容为君主,中后期,“人”的内容先扩增“臣”,后加入“民”,至东汉,“人”的内容———君、臣、民三者所占比重出现变化,“臣”与“民”所占比重加大。汉代天人思想本服务于神化君主,故前期“人”的内容为君主。然随着灾异频发,君主无法承担上天过多降谴,臣子也须分担灾异之咎。随后,“民”加入“人”的内容,对汉代政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这意味着不仅“天”决定君主是否命世者,“民”也成为决定君主是否得到承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界普遍认为,《新青年》群体的现实主义文学倾向与创造社的浪漫文学倾向,来自于俄国人道主义文学和西方个性主义文学的不同影响。本文认为,这种分野,主要受到了这两大群体留学日本时期所接受的日本"代际"文化的不同影响。具有"明治青年"色彩的《新青年》一代的个性观,理性色彩较为浓厚,因而其创作偏于国民性批判和客观化描写;而具有"大正青年"色彩的创造社一代的个性观,感性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主观性、情感性格外突出,因而其创作偏向了浪漫文学一路。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真人”教育思想,在当今仍具深远影响。本文对陶行知“真人”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对陶“真人”思想形成过程进行了分阶段的划分,归纳总结陶行知“真人”思想的真正内核便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7.
冲突是除了上帝和爱情之外占据人类思想最多的主题。人们在历史和小说中描写冲突;在史诗中,冲突被看作是提供道义支持的先兆;在悲剧中,冲突暗含着顺从;对于和平主义教派来说,冲突则意味着道德上的反叛。军事科学关注的是武装冲突的战略,心理分析学家孜孜以求个体内在的“好战”心态的根源,社会学家正在团体及社会阶级的范畴内进行着同样的探索。对冲突进行系统研究的意义,莫过于给自觉或不自觉卷入冲突的个体或行为体带来的影响。涵义:冲突思想的历史演进流传至今的历史典籍,记录下了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冲突大量而零碎的天才思想。随着社会生…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理论受到争议,笔者通过悉心研究,试图全面深刻地揭示这一时期沈从文的创作思想的实质。而且,只有深层次地了解“五四”特定时期沈从文的创作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沈从文一生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 ,孔子的“中和”美学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孔子“中和”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艺术特征和影响三个方面可以看到 ,他的这一思想既是对先秦早期美学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也直接启发与影响了后世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成功的海洋观主要体现在其于"延平条陈"中所提出的"航船合攻、通洋裕国"这八字方略上。梳理和研究中日"郑成功文学"可以发现:郑成功的出身及经历是其海洋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郑成功海洋观的指导下,郑成功海商集团积极主动并卓有成效地展开了与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的海外贸易,这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对"海洋郑成功"的文学再现,日本"郑成功文学"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从江户时期海洋思想的缺失,到明治时期及昭和前期海洋思想的融入,再到"二战"以降泛海洋化书写的过程。郑成功这一逐渐被海洋化的文学史过程,一方面是郑成功历史行迹的真实反映,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日本海洋殖民扩张的霸权主义野心。重新认识郑成功的海洋观和日本"郑成功文学"中的海洋思想,并非要求我们回到和采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模式,而是汲取其开放的全球化意识,将曾经单维、平面的全球化扩展到如今多维、立体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古人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有诸多的论述。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道家重视"道",遵道以行,虚静处下,以建立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和谐等等。这些观点可以用儒家的"八条"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概括之。而对古代和谐思想的梳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价值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这样一种辩证统一的历史分析方法 ,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所在 ,也是与其他一切分析方法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辩证发展本性的自觉把握。如果说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次伟大回归 ,那么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则是在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和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坚持法治的前提下,倡导个体自由,注重群己平衡,这是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其核心内容就是他的“三民”(民力、民智、民德)人权法律思想。走出严复人权法律思想的困境,就应当创新释义儒家“人”学,逐步建设现代公民社会,才能实现法治下的现代人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列宁认为,“共耕制”是帮助农民更快地过上文明生活的可靠“出路”。这是列宁探索农民为主体的落后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大农业过渡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维度与列宁共耕制思想有深厚的渊源:毛泽东把共同富裕和机械化作为中国农业集体化的根本目标和主要手段:邓小平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家庭联产承包制”走向“适度规模”经济: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是列宁共耕制思想的中国化发展。列宁共耕制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案例"课型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计、案例编制与共享、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来系统构建,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康”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立足中国实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既吸收、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体现了强烈的 时代特点.它初步回答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步骤等重大问题,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脉相承,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张辉  费菊 《理论界》2002,(5):104-10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和效能,关系到整个学校工作的大局.现今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无时无刻不发挥着作用.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 ,其精神主题集中表现为三个“三” ,即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方面的内涵 ,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我们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真正理解好这三个“三”。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 ;集中概括了建党治国的战略思想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