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金融业务逐步面向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各家金融机构纷纷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金融业务的技术含量,从而将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但是,在人们享受金融电子化快捷、方便的同时,不能忽略金融电子化的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利用E-mail实现相互间的沟通,这一切都归功于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信息通道。但同时也为电脑黑客非法侵入网络系统提供了方便。非法侵入者的行为目的很难预测,但其行动后果却是触目…  相似文献   

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由国家财政部拨款,文化部组织并实施,“共享工程”将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市(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档案信息服务意识淡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不足;档案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深层次、多角度开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建立高效的网络档案信息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4.
网络谣言作为舆论的一种特殊形态,并非偶然性的虚假信息流瀑,而是社会架构更迭中结构性张力的聚合与呈现。在社会学视野下,我国转型期语境下的网络谣言蕴含着“结构张力—情境诱发”的生成机理:风险社会境遇中的网络谣言,充当着个别人满足脱域性团结需求、缓释焦虑情感的工具;信息交互不畅态势下的网络谣言,扮演着实现畸形化信息突围的社会公器;利益张力格局中的网络谣言,充当着释放消极社会心态的重要出口;网络意识形态紊乱情形下的网络谣言,本质是民粹思维驱动下的极端行为展演;“文化堕距”状态下的网络谣言,是由直观化经验主义惯习勾勒的日常思维图景。消减网络谣言负面效应、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从善治思维起步,搭建面向网络谣言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桥梁,将国家、社会、个体间的张力结构串联为协作默契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两个最大的变化是知识量激增和现代技术将世界连为一体,网络的普及和信息传递由分散向一体化转变,图书馆必然要从实体向功能化转变。多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要求各行业学科在更开放地与社会大系统变换的同时,找准各自的位置,成为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一员。因此,作为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能力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网络的全球化,也使信息的使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联机上网,随时访问各种信息系统,并以最快捷、便利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然而,尽管网络环境给用户带来许多便利和实惠,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仍遇到许多障碍。(一)信息源方面的障碍一是信息庞杂造成的障碍。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21世纪的信息增长将是人口的20倍,并认为自古希腊以来,全球信息积累已增长了1000万倍,在21世纪内很有可能再增加100…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不仅为我国应对网络安全提供了正确指导,也为网络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明确了方向。推进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必须不断深化对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特点和功能的认识。一般讲,网络意识形态是指网民在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基本特点表现为生成的技术性、成长的互动性、信息的符号化、内容的融渗性、效果的累积性,而主要功能则有引导、聚合和转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信息的快速流动,是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实现的,这种存在于计算机及网络之中的“空间”就是网络空间,其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就是网络文化。这种新的文化现象,对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网络文化对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特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是一个集通讯、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网络文化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一是无限性,即网络空间作为一种人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了网络消费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权益问题、侵权行为、信息失真等,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促进网络技术进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体系以及银行结算系统。最后,作用提出了网络消费走向常规消费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与非正式交流过程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琴仙 《河北学刊》2008,28(2):252-254
在网络环境下,将非正式交流渠道信息纳入图书馆馆藏建设体系对科学交流和图书馆而言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图书馆应将会议相关信息与预印本服务系统等非正式交流过程信息资源纳入其资源建设范畴。  相似文献   

11.
熊烨  凌宁 《重庆社会科学》2013,(12):116-120
借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构建网络民意、输入途径、政治系统的分析框架。我国网络民意的政策输入需要疏浚制度化的通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之以及第三部门和网络精英的引导作用,完善政治系统内部的信息传导机制,实现信息表达、回应、反馈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微博是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享以及信息传播的平台。随着网络的发展,微博已经在大学生中的流行起来,微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校园信息传播、校园舆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发挥微博的作用,充分利用微博的影响力,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打造以微博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新平台。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活动给人们带来了高效、方便等诸多的优越性,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信息环境的异变,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弥散性,信息的泛滥、老化,信息的污染和虚假现象日益加剧,信息侵权时有发生,使网络信息环境日益恶化。控制网络信息的污染是人类科技水平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犤1犦除了利用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等手段控制网络信息污染外,更重要的就是提高公众…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和网络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促进了网络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信息资源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及分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治理网络谣言是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安全、彰显正义和谐的社会管理新课题,也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欧美等国尽管奉保护言论和信息传播自由为圭臬,但对网络谣言也进行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在治理网络谣言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特别在依法进行治理、推行行业自律、大道消息透明、倡导网络伦理和利用科技管理等方面见长。考察和梳理这些国家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同时管理和净化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经验,将为我国治理网络谣言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释少林 《中文信息》1999,16(1):53-54
一个通信网络通常由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组成。由于数字技术的优越性,目前的趋势是传输系统和数字系统都采用数字技术,这样构成的网络叫做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在IDN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业务的信息数字化处理后在网络中传送,这就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Digital Network)。 以电话业务为主的电话综合数字网IDN的技术基础是SPC(存储程序控制)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普及,档案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档案机构已建立档案网站200余家。档案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社会各界和网络用户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对开展档案宣传,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P2P的分布式网络资源共享系统逐渐成为用户获取数据信息的重要手段,本文对P2P技术的结构模式和特点进行描述,对P2P网络应用加以说明,并对未来P2P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中网络的含义及本文的讨论范围在区域经济学中,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共同成为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其中经济网络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它不仅表示经济发展的地域联系,而且还表示这种联系的各种依托。在外延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经济联系的渠道、系统和组织。作为经济联系渠道的网络,根据联系的不同性质、一般包括生产协作、生产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信息情报网络和金融信贷网络等几个方面。这些网络就象人体中的血管,人体中如果某一根血管血流不畅人就会生病,区域经济某一方面的网络不畅,同样会影响区域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技术不断融合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作为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应加强其安全意识培育,使其符合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新要求。从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重要性入手,分析大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息安全认识不清;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环境支撑力不足;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制度机制尚未形成。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安全意识,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群体掌握技巧;加大社会群体教育力度,建设网络信息安全观;健全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提升安全教育渗透效果,力求为推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进行有益的尝试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