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创新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世纪呼唤科学的创新价值观  所谓创新价值观,是指人们在长期丰富的创新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创新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态度及实现创新价值的谋划方式、目标与路径的系统观点。创新价值观为人们汇入和进行创新实践时选择行为取向、确定评价标准与原则提供重要指南。新世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也就形成了独具新时代特色与崭新内容的创新价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正是历史链条中无数次创新的环节拉动着人类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明末清初以前,在天文、立法、农耕…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融入高职院校教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建 《理论界》2010,(12):196-198
信息化技术是以现代理念和理论为基础,是目前教育的优势,是对传统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信息化技术以其信息的实用性、多样性、开放性、多媒体技术的交换性等优势远远超过传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培养众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观念。信息化融入高职院校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并且需要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邓兆明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它在每个人的观念和意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所引起的观念变革,其核心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念对个人来说,是内心深处最重...  相似文献   

4.
李伟 《天府新论》2015,(5):28-33
羊年春节,一场疯狂的“电子红包大战”席卷了全中国,“收、发、抢”成为重要的节庆方式,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这种新型的节庆方式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商业动机,其本质在于训练一种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新型的消费与生活方式,即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进行移动购物和移动支付。在这一过程中,手机智能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成为这种商业模式得以实现的“助推手”,通过无限拉近人们与商品之间的距离,实现“随时随地购物”的商业目标。面对市场对社会领域的入侵、资本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规训,如何“保卫社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议题。国家应通过行政手段规范市场行为,同时积极培育社会力量来抵制资本对社会领域的入侵。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及其社会效应·乔志强赵晓华价值观念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评价周围世界存在意义的基本观念和行为判断标准。作为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变革是社会变革走向深层次的重要标识,也是“文化变迁的最终实现”①。同时,价值观的变革对社会生...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用性的认识和评价所持的一种根本观点,它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决定并制约着人的欲望、动机和行为方向,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价值观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个根本性举措。那么,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应该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建设?对此,党中央一直十分关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把各级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作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现跨世纪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辩证法的分析框架对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功能进行解读: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正功能主要表现为价值认同、行为指引、软性激励、规范约束等方面,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促使价值目标偏离、政治资源流失、引发领导腐败、增加领导成本等。加强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功能调控,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其正功能,有效预防和抑制其负功能,着力从价值目的、执政方式、制度监管等方面强化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126-130
意义需要和知识需要、情感需要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三个基本方面。意义需要就是要找到或确立一个能够成为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具有方向性的目的,而实现或满足这一需要的基本途径或基本方式是价值观的建设。满足意义需要就是找到或树立了一种生活价值观,并以这种生活价值观为根本导向而进行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浅谈企业价值观胡小红企业的价值观涉及到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同的企业价值观可以导致不同的企业行为、思维方式以及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等。譬如:一个企业可以把追求最大的利润作为该企业的最高目标,这样,用户的需求只不过是它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对本企业职工的关心也仅仅...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无不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及自已和他人的行为方式持有一定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价值观,人们的任何社会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和支配下进行的.生活价值观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生活价值观影响生活方式的建立或选择.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之一,就在于前者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成分。人们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就在于生活价值观的差异。生活价值观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导人们建立或选择某种生活方式。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或被人们接受,无不有赖于主体自身,它同主体的生活价值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人的行为起导向作用,它贯穿于人们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之中,决定着生命的性质和方向。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可以指导人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善待生命、超越生命,给现实的生命赋予永恒的价值和无限的意义。从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对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增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需要探索思政课讲道理的方式方法。作为启发式教学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启发方式,问题启发式成为思政课讲道理的重要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通过问题启发式教学讲道理要把握好灌输意识和启发思考、把稳方向和发散思维、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启发式教学推动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道理,需要依照"引入问题" "思考问题" "辨析问题"的逻辑次序展开,以"做好教学设计,合理设置问题情境"为前提,"鼓励独立思考,有效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进行透彻分析,推动学生举一反三"为目标,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实现道理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价值观?一般地讲,价值观就是人们评价事物重要性和优先次序的一种标准。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价值观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企业,集体或个人其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并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价值观随之而发生变化。 企业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是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同并奉行的一种基本思想和信念。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伴随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职工共同的价值观。有了共同价值观,企业才能有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才能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进步和发展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踏上了迈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需要在全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动员,同时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进行有效控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政治传播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传播在社会转型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作用重点,其功能展示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具有逻辑的一致性。一、新价值观的构建社会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生态环境基础上的行为取向,它规范着社会的总体选择和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总体选择,告诫全社会应该如何,因此…  相似文献   

15.
考核、考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评价方式。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和原则,建立新的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日常行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观的世代差异孙嘉明劳动价值观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劳动方式以及人们参与劳动实践的经验产物。劳动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一般是指人们对劳动本身的评价,以及对劳动与自身的关系的认识。它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劳动态度具有某种...  相似文献   

17.
论榜样效应实现的三个基本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相同、价值契合、行为相容是榜样效应实现的基本条件,三者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只有对榜样的仰慕之情,而不认同其价值观,或者不能接受其行为方式,榜样效应也不会实现。在榜样教育的过程中,只要明确了上述三个因素,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实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榜样的应有作用和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个体道德的行为模式唐凯麟,龙兴海(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价值准则)体系,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一种价值规定,是人们的“行为之道”和“行为之方”。因此,一种道德伦理文化,就是一种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普遍通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活中的不适应期 ,故需进行适应教育。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质 ,是大学新生心理行为与其所处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 ,首要课题是进行适应方式的转换 ,即从单纯适应方式转换为适应———超越方式。教育内容有其自成一脉的科学体系。目标是让全体大学新生都学会适应 ,让每一个大学新生都学会全面适应。大学生理想的实现 ,大学理想的实现 ,国家和社会理想的实现 ,也都需要大学新生积极接受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认识论考察陈柏灵,邢洪平理想是人们对奋斗的目标的想象,是通过人们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以往我们对理想的认识,大都停留在伦理学、政治学领域,把它视为一种道德教育、政治宣传,而没有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揭示其内在本质。这一理论认识上的浮浅,往往导致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