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鼓励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作用,建议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办法;不断创新参与的方式、方法;多渠道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注重提高组织成员的参与能力;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业及其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协同是指社会各行动主体之间形成紧密配合的和谐关系与相互支持的合作行动.社会协同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由此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协同是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社区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协同.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将经历有限参与、发展参与、充分参与三个阶段.需要培育“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协同良好环境;转变社会管理思路,调节社会协同定位;完善法律规范,建立社会协同准则;加强信息透明,形成社会协同监督.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农民工的组织化,反过来,农民工的组织化对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也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农民工的组织化面临着政策缺失、组织化程度低和政府认同度低等问题。笔者在分析农民工组织建设可行性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农民工组织建设的完善路径包括健全农民工组织立法机制、培育政府支持农民工的体系和完善农民工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全面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社会管理成功经验,主要包括:政府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扮演、完备的社会管理法治环境、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充分参与社会管理、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社会管理。汲取国外成功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传统方式相补充和完善信息网络服务,主体多中心化和内容权责相平衡,重点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是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向自强 《天府新论》2012,(1):96-100
以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进行调适,是一种社会管理思路的调整和创新,即让社会组织作为主体,以自愿、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科学社会团体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功能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其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搞好社会管理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冲破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全新塑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激发公共意识、扩大社会参与,加强政府与公众沟通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成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主体之一。因此,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创新、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必须解决价值、目标、主体、制度与机制等难点问题.社会管理首先要形成社会平等、共同富裕、共享增长、社会创新等价值共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促进城市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培育社会管理主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自治功能;倡导履行公共责任,发展与完善社区支援网络,促进公众参与慈善与互助活动,扩大与畅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加强社会风险预警与控制,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防止社会政策“碎片化”,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有效的重要保障,是有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从“组织—制度—情感”三维框架剖析了当前“饭圈”的运作现状。基于“饭圈”参与治理现状的系统梳理发现,其运行困境主要有三:一是科层管理模式下网络资本弱化影响粉丝的参与意愿,二是组织资本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饭圈运营前景堪忧的结果,三是以数据劳动为代表的卷入式参与模式盛行制约了个体性资本的生成。针对上述困境,设计了优化社会参与网络、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制度、培育和提升个体参与热情的三重应对策略,以期为“饭圈”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新的拓展渠道,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创新路径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的提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越来越凸显,而与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不协调的是社会组织受到的各方面的制约,从分析社会管理格局的新局面入手,分析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试图为社会组织的法律人格和活动合法性提出证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西的社会管理创新包括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创新、群众工作创新、信访维稳与应急管理创新、公共安全创新、协调群众利益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今后,广西可从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于社会组织的态度经历了从严格限制到积极培育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近年来,在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中对社会管理改革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做出了明确部署。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促进社会组织的繁荣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议题。把握社会组织发展的规律及管理创新的原则,有助于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实现其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发展支持型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立法以及健全社会组织评估制度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85-188
在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下,公众不仅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础,将公众参与引入社会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通过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公众知情权利、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健全激励约束体系等方法,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宏观背景下,党和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并且要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努力打造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当前,广东省正在推动以团省委、省总工会、省妇联等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省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并以此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平台,带动和引领相关领域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但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由于“单位社会”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执政党生存发展和执政的牢固基础,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支柱,在保持其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无疑是必要的.被称作“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客观存在的,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力求在传统体制之外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形态的主体,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且面临较大的政治风险.应当在执政党的统一领导下,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融入社会主流,同群众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社会形态格局.要适应社会形态多元化的趋势,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其总的要求是,“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社会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应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民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是补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良方,是特殊群体分忧解难的依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主体;同时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法院都是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国家机关,所以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人民法院的参与。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能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实现看得见的正义;在有限的司法资源条件下提高司法效率,促进案件的快速解决;还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能动司法,诉讼外参与大调解等与审判管理创新并举,妥善积极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通过各种渠道,使民众方便、快捷地接近司法,确保司法公开,实现司法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任务,要求实现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其中,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政府的社会管理之中,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和解决诸多社会问题不可忽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扩大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公众参与的功效,需从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选择恰当的公众参与方式和深度、加强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促进公众与政府间的良好互动及设计完备有效力的监督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充分调动经济主体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于洋  李成林 《南方论刊》2012,(2):59-60,58
在我国社会管理日益走向多元治理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各类社会管理主体的功能优势,实现社会管理中各系统、各部门、各阶层的协同治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受传统社会管理理念、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协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要不断强化社会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青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践,从六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青海社会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针对青海社会管理存在的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借鉴内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发挥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公众参与的制度,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实行依法管理、民主管理、服务管理的方式,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夯实壮大基层管理力量,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构建平等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开展社会管理专项研究,推动青海社会管理创新步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