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社会功能的角度考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核心价值观统领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民族精神风尚和行为规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价值观念系统,是体现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相统一的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主导、整合、包容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需要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形成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传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一定的社会共识为基础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共识的形成、巩固和扩散的过程.在社会共识的形成过程中,个体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媒介构成了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在当代,文化产业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着不可替代的重大影响,具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导向、扩散、创新、整合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其中一些错误的腐朽的反动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主流意识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动摇党的思想基础,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笔者认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养成等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个体价值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循环”主导着社会生活,构成了文化;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也就是价值体系的高度,文化建设的困难就在于人们难以突破现有价值体系的“超循环”过程的约束;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分别由两种价值体系所主导的“超循环”,两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较量;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归根到底就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渗透,并强化其价值体系的“超循环”;中国共产党人若要战胜西方国家“和平演变”阴谋,关键就在于能否自觉运用执政权力来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之形成稳定的“超循环”。  相似文献   

5.
殷红 《理论界》2013,(12):53-55
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只有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队伍建设,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渠道,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理念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应概括为:人本、民主、公正、开放、和谐.人本,即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具体表现为民主、公正、开放、和谐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具体途径,以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使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转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课题.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化进程、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权,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9.
个人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生成的基础,社会价值观具有自为性、历史继承性、包容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决定一个社会共同体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标志就是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秩序功能、稳定功能、凝聚功能和规约功能。要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至少有两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一是建立,二是推广。其中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和推广的基础,多渠道推广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向现实层面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价值观变迁中被解构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在价值观变迁中被逻辑地提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引领着"社会思潮",而且也引领着"价值观变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问题上,需要解决"引领什么"、"以什么引领"、"谁引领"、"何以能引领"以及"如何引领"等一系列具体而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中,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质料中,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因,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共生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功能,增强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社会,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危害较大的社会思潮,积极研究、正确对待这些社会思潮,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问题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近段时间来,公共道德危机个案频繁发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公共道德危机个案,并在化解公共道德危机个案中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本文提出“转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的转化思路,做到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创造条件、落实责任,让每一个案例都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块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汪志强 《四川社科界》2007,(5):35-37,12
2007年7月26日至29日,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年会在凉山州委党校召开。来自全省高校和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专家和学者7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会议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明显借鉴意义的,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此外,近现代中国人对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探索,也值得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学习与借鉴。总结中外经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遵循未来性原则、现实性原则、传承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邢洪儒  肖力 《河北学刊》2007,27(4):205-208
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涵明确、内容严整、理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本文探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和对意识形态整合,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精髓,以及整合和重塑主流意识形态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构、整合与引领,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坚持的三维向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三维向度的内在联系,坚持着重于建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社会生活;着力于整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凝聚的精神纽带;着眼于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导引社会前进的旗旌.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生成:前提、动因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性与合目的性是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前提,需要与利益是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动因,社会实践是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途径.价值生成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生成,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上的功能体现和价值体现,它包括首要目标、实践目标和根本目标等三个层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脱离当下中国的语境,亦不能忽视社会民众的现实需要,不仅需要政策指导、科学的理论灌输,更要靠一定机制,健全的实践机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