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度副词 专有名词”短语结构在句子中处于形容词典型的句法分布位置,是一个典型的形容词性句法框架。“程度副词 专有名词”这一偏离搭配现象存在的修辞语用条件表现为:一是这一句法框架为“程度副词”与“专有名词”的偏离搭配提供了一个句法结构合理化的依据;二是“专有名词”应具有形容词性语义特征。“程度副词”、“专有名词”相互之间具有搭配选择限制条件。“程度副词 专有名词”短语结构的语义内容具有语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罗青松在现代汉语中,“够”的副词作用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现代汉语词典,越来越明确地指出了“够”作为副词的用法。《现代汉语八百词》列出“够”的副词词条有二:一是“修饰形容词,表示达到一定标准。形容只能是积极意义的,不能是相...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副体结构李润桃副词能否修饰、限制体词性结构(此处的体词性结构包括名词、代词、数量短语、数量名短语和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历来争论颇多。绝大部分现代汉语语法著作都认为,副词可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而不能修饰、...  相似文献   

4.
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来说,学习和运用"程度副词‘太' 褒义形容词 了"这个句式时,不但分清程度副词"太"之后的两类褒义形容词不容易,而且,对它们的用法也很难把握.本文试着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程度副词"太"后面的两类褒义形容词及其用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程度副词“非常”的来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程度副词"非常"的形成过程"非"和"常"从偶尔连用的单音词首先复合为形容词,又由形容词演变为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6.
副词“才”的语义发展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莹 《云梦学刊》2007,28(6):130-134
“才(絻)”的副词用法在汉代文献中就已经出现,它的本义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机制引中出强调数量少、程度轻,相当于“仅仅”以及强调时间短暂,相当于“刚刚”的意义。六朝以下的文献中,“才(絻)”往往用于前一分句,强调动作事件发生后时间短暂。到了宋代,“才(絻)”又引中出表示假设条件的用法。到了元代,“才(絻)”表示增值强调的用例开始出现,在明清时期这一用法进一步活跃起来,这与副词“才(絻)”的句法位置后移有关。元明时期副词“才”又出现了相当于现代汉语“刚才”的特殊用法,一直持续到清末这种特殊用法才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7.
“比……不”型“比”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否定性比较句.相对于“不比”句而言,“比……不”句是有标记否定句,只有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成立.“比……不”句中,“不”后常出现单个的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要含有心理动词或能愿动词,或与“不”组合后具有一定的熟语性,而形容词多是积极性的性质形容词.“比……不”句与“不比”句在结论项、句中副词使用、句类分布等结构层面,否定范围、否定焦点、预设、句式义等语义语用层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蒋协众  魏会平 《殷都学刊》2008,29(1):112-117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可”可以区分为语气副词“可1”和程度副词“可2”。从读音上看,轻读的是“可1”,重读的是“可2”,“可”轻读还是重读有其句法条件和语用背景。将副词“可”区分为语气副词和程度副词并分析其轻重音规律、句法条件以及语用背景,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素改 《兰州学刊》2011,(8):125-129
“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副词,一般认为“可”是语气副词,但是按照“可”的语法性质,一部分“可”具有程度副词的特点,应当划归为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可”在语音上重读;在语义上有主观肯定性;在句法功能上与其他程度副词相似并且互补分布  相似文献   

10.
“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副词,一般认为“可”是语气副词,但是按照“可”的语法性质,一部分“可”具有程度副词的特点,应当划归为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可”在语音上重读;在语义上有主观肯定性;在句法功能上与其他程度副词相似并且互补分布  相似文献   

11.
“将”在《诗经》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象声词等多种词性,通过分别阐述它们在句中的词义和用法,考证“将”的本义,并探讨了它的本义和其它义项间存在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全”字句歧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副词“全”根据变换的不同以及在句中出现的不同条件,将传统意义上的范围副词“全”分为范围副词、程度副词以及语气副词三类。据此,我们对“全”字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全”字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全”字句之所以会产生歧义是因为副词“全”内部的几种用法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强意形容词 ,与副词相关的形容词 ,由名词派生而来的形容词 ,复合形容词以及用作前置定语的现在分词和动名词的区别等五个方面对前置定语的用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旨在对这一语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与普通话相比极具地方特色,有其自己的语法特点和表达作用。本文对黑龙江方言中的几个“很”类程度副词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其语义基础及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鲁昌 《广西社会科学》2005,(4):148-149,159
"不大"是一个程度副词.在修饰形容词时,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程度低;在修饰动词时,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动量少或发生次数少.从语用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模糊限制词,不仅表示语气缓和,而且还表现出说话人遵从礼貌原则,从而表现出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语法论著给副词下的定义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不修饰名词的词。前几年邢福义先生发表文章指出一些副词有时修饰名词,把副词的定义修改为修饰动词、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这也就是说,人们一般认为副词与动词、形容词组合,有时也与名词组合。大家都承认语言组合有层次性。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不能直接组合,直接组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在语义上应该是讲得通的,因而也是可以单独站得住的。语言的层次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副词与一些语言单位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在两种语体形谓句中,副词状语和介宾状语都存在差异.科技语体的副词较为单一,没有出现时间副词,且多为表示肯定性程度确定的副词.在介宾状语中,差异集中在"比"字状语和"对"字状语上.状语差异对形容词的语义指向产生影响,在"比"字状语且甲乙非同质条件下,文艺语体形容词的语义指向乙类,表示乙类是对甲类事物的衬托,甲乙是一种衬托关系;在"对"字状语条件下,科技语体形容词的语义还可以指向介宾短语中的谓词性成分,主语和谓词性成分是一种条件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the”常用在形容词或副词最高级之前,以表明“在某范围中的最……”。但是“the”用在比较级中的情况也不少。下面就来谈谈这一语法现象。1.用于“ofthetwo”或类似结构的比较级之前,限于两者之间的比较。如:(1)Heistheyoungerofthetwobrothers在兄弟二人中他年纪小一些。(2)IlikeBettyandMaud,butIthinkBettyisthenicerofthetwo.我喜欢贝蒂和莫德,我想贝蒂在他们二人中更好些。(3)Thisisbyfarthebetterofthetwo.在二者中这个显然要好些。(4)Duringthelatterpartofmonthhesncceededinsolvingtheproblem.他在…  相似文献   

19.
在《全宋词》中“直”字作副词的用法可细分为作情态副词、限定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 ,笔者对《全宋词》中的“直”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分析后将语气副词的“直”的语法意义概括为两种 ,分别为表示表示强调语气和意外的语气。同时 ,结合语义对语气副词“直”的语法功能进行了分析 ,力求揭示出“直”用作语气副词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张国艳 《兰州学刊》2006,(11):94-96
居延汉简“最凡”用作范围副词,表示数量统计;后世文献中“最凡”的这种用法间或可见,同时也可以用作程度副词。但由于“最凡”语法功能及自身构成的特点,不管是作为范围副词还是程度副词都没有在较长时期内被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