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孔夫子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伦理道德家。一部《论语》大都是关于孔子伦理道德的论述,就连《论语》的“论”,也是“道德”的意思(“论”同“伦”。朱熹曰:论,伦也,言得其伦理也。)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黄金时代,身为儒家鼻祖的孔夫子首开道德治国的先河,而作为教育家的孔夫子,又突出了道德育人的大观,成就了世界特有的东方文明。在培养“四有”新人强化道德  相似文献   

2.
李益群 《中华魂》2011,(8):42-43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先生曾经以此为题,做过一篇文章.至今读来仍然受益匪浅.但是,毕竟过去了70多年,很多情况不同了,而孔夫子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也似乎很有些改变了.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则是孔夫子被请进了天安门广场.  相似文献   

3.
鲁迅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京新落成一座孔庙,特地从中国把孔子的“圣裔”孔德成请去,正在那儿兴高采烈地拜他的老祖宗。鲁迅是有所感而发的。但是鲁迅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仅仅针对这一件事,而是有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孔子和他的学说都被反动统治阶级利用来作为压迫和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五四”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孔子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提倡的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体现,研读《论语》,感悟孔子的治国思想主要有: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是治国的起点;领导者规范自身行为是治国的关键;领导者施行开明的治国政策是治国的核心。孔子认为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方法有重学,立志,力行,自省;领导者规范自身的行为主要是正己和尽职两个方面;治国政策主要有仁治,礼治,德治,孝治,名治,贤治,诚治,育治和革治。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文《琐忆》曾经写到文章作者(唐 )第一次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唐 当时是署名作文以抨击时弊,因而累及鲁迅,所以见面时内心疑虑重重,惴惴不安,非常矛盾。互通姓名之后,鲁迅一句“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更添作者的窘态。此时,鲁迅却话题一转,故意重问姓氏,然后不无幽默地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一解作者窘状。 鲁迅所言姓过“唐”,这是指其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之新诗《梦》的首用笔名“唐俟”,同时发表的还有新诗《爱之神》和《桃花》,杂文《我之节烈观》。 鲁迅用“唐俟”为笔名,其…  相似文献   

6.
评鲁迅论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鲁迅曾把孔子作为抨击对象,着重批判“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是当时政治、思想斗争的需要;把孔子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鲁迅主要着眼于孔子的政治活动及其学术思想的社会影响。从文艺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等方面,概括评述了鲁迅论孔子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原始孔子有嘲笑,有批评,也有肯定,他的评论有所强调,有所忽略,而不可能象历史学家那样全面地研究和评论孔子。这固然同鲁迅的思想认识有关,但主要还是反映了时代的战斗要求。在今天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时,应该历史地、全面地看待鲁迅对孔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艾辛 《中华魂》2008,(12):60-64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从贵刊2008年第10期上读到梁柱老师的文章《蔡元培是怎样看待尊孔读经的?》,很受启发。这些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尊孔读经的声浪颇高。有的人甚至提出"儒化中国"的系统主张,说什么"从马克思到孔夫子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尊孔读经之风也确实在弥漫开来:穿上古代服装祭祀孔子的有之,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千百年前;大修孔子家谱的有之,据说广为搜集,共录入二百万人;呼吁"四书"应该进中小学课堂的有之,甚至说这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措施,刻不容缓:举办高价国学班的有之.限招企业老总,上十八次课,收费十六万八千元……。如此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对此应予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我只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是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批孔反儒战线上的先锋战士鲁迅,在他的著名讨孔檄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深刻指出:“孔夫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全集》新版六《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题解”谓:“‘左联’的解散曾经由茅盾征求过鲁迅的意见,鲁迅曾表示同意,但是对于决定和实行这一重要步骤的方式比较简单,不够郑重,他是不满意的。”题解的意思似乎是说,鲁迅曾向茅盾表示过同意解散“左联”的意见。这其实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0.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首篇小说,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旧中国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显示了鲁迅炉火纯青的高超才能,标志着鲁迅创作的新发展。鲁迅在谈到《彷徨》的创作时,曾经说过,《彷徨》中的作品,是在“五四”退潮时期写的,那时,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发生了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  相似文献   

11.
《易传》是孔子编纂整理和解读《易经》思想的重要文献,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帛书《二三子》作为马王堆汉墓出土《易传》中的一种,其体现出的治国理政思想以为政以德为首要根本,其措施表现为仁政爱民和尚贤用能。这些思想和理念成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后儒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治国理政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从孔乙己的命名,领略鲁迅的“大家风度”鲁迅生前的挚友孙伏园先生曾经说过:“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呐喊》)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关于鲁迅先生》)这可视为把握本篇美学价值的肯綮。《孔乙己》堪称鲁迅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3.
一、孔子与《易》有关论质疑——向冯友兰、张岱年先生献疑孔子是否研究过《周易》?孔子以前有没有《周易》?这是迄今为止学术史上聚讼纷纭的问题。认为孔子研究过《周易》,孔子以前有《周易》的人,主要依据是: (1)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得,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 (3)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第(1)条材料,说明孔子学过《周易》,第(2)(3)两条材料,说明《论语》引用了《周易》的话,由此得出孔子与《易》有关,孔子以前有《周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见《且介亭杂文二集》)是一九三五年写的。在这篇杂文里,鲁迅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解剖了孔夫子,批判了历代“尊孔崇圣”的反动思潮。这是一篇著名的讨孔檄文,也是鲁迅对上层建筑领域里长时期来尊孔与反孔斗争的科学总结。在当前蓬勃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重读这篇杂文,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清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拼命鼓吹孔孟之道,再三挥舞“克己复礼”的破旗,妄图在我国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和《祝福》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表现为两者是完美的合璧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与祥林嫂分别是封建社会男性民众和女性民众的代表人物 ,两者交相辉映 ,具有整合封建社会民众生存状态本质和民众国民性本质的意义 ,开掘出鲁迅小说社会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他的文章中,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止一次地用讽刺的语气引用孟轲称孔老二的一句话:“孔子,圣之时者也”去抨击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到了一九三五年,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鲁迅对孟轲这句话更作了一个绝妙的“翻译”,说:“孟子批评他为‘圣之时者也’,倘翻成现代语,除了‘摩登圣人’,实在也没有别的法。”这一“翻译”,更明白地体现了鲁迅对孔老二的深刻批判,把吹捧孔老二的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反动本质揭露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与“大同”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叶来自城外的学说众人主义杂陈,为什么曾经有过激烈反洋教经历的中国人却欣然接受了同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对理想世界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本文试从中国“大同”理想传统的发展和它与共产主义理想学说的契合方面对此一问题做出阐释。“共产主义”一词是外来的,但建立一个类似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从较为系统地阐述理想世界的《礼记·礼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孔夫子到洪秀全,中国的志士仁人们对此一理想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一)孔子较早地…  相似文献   

18.
和《复仇》一样,《复仇(二)》的整体立意也被普遍地理解为对麻木冷漠的“民众”的愤激批判。我认为,这也仅仅是《复仇(二)》的表面涵义。应该看到,在这意蕴相续的散文诗中,“民众”的观念仅仅是一个引子,它恰以——比方说——一个石子投进了鲁迅内心世界的湖水中,因而激起了层层波旋回荡的涟漪——鲁迅心灵深处不安定不平静的波动。因此,只有从鲁迅对“民众”的观念出发,敏感地捕捉其内心情感的涟漪与波动,才能把握鲁迅心态的基本趋向,才能层层剥离,趋入其灵魂世界的最隐秘处。这恐怕也是鲁迅艺术构思的起点和本意。  相似文献   

19.
过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指的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经世治国方法,足以供一国之君治国之用。其实《管子》一书亦是论述治国的谋略和方案的。所提论点远比《论语》实际和全面,未尝不可说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部治天下之书呢。此书今天读来仍给人以启迪,善为政者如能从中吸取智慧的精华,注入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对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素质,实为有意义之事。本文试从历史借鉴的角度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其治国思想的一部分。治国思想也就是国家管理思想。孔子是关心国家管理的。他到一个国家,“必闻其政”。他和不少人谈论过国家管理问题,回答过不少“问政”。他教学生也教如何管理国家。学生中也有以“政事”——也即国家管理为专长的。政事、国家管理当然也包括了对国家经济事务的管理。“治其赋”就属于经济管理。孔子主持鲁国政事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在经济管理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后来司马迁在记载孔子的政绩时,就专门提出“粥羔豚者弗饰贾”,价格公平被列为重大政绩之一(《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经济管理,但他在谈论其他问题,特别是政事时,涉及到经济管理的许多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