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初步揭示了认识的主体性的四种主要特征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2.
在看待实事求是中的主体因素问题上 ,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是对立的 ,认识中主体因素的存在就是对认识客观性的根本否定 ,从而对实事求是抱以悲观的态度 ;相反 ,另一种观点却认为 ,正是因为认识中主体因素的存在 ,才能使认识径直趋向真理 ,获得清楚明白的观念或认识。本文在评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 ,指出 :正是由于渗透在认识中的主体因素的存在 ,才使得实事求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同时 ,也正是由于认识中主体因素的存在 ,才使得实事求是的实现变得艰难曲折 ,究其原因 ,在于主体因素具有两极性。  相似文献   

3.
认识的有效性是指认识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的功能、作用;有效率的认识(即认识效率)是指认识有效性在量上的多与少、高与低的规定性问题;从认识的有效性与有效率的认识(即认识效率)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人的认识活动是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这两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 ,人们只能获得客观世界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 ,因而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认识不能僵化 ,要不断发展 ,不断接近绝对真理。任何相对之中都有绝对的因素、成分 ,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5.
对人的认识的超越与管理的科学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理中几种人的认识观工具人的认识观 ,经济人的认识观 ,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的认识观及其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指出人无论作为管理主体还是管理客体 ,在管理中是最积极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对管理中人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管理中几种人的认识观-工具人的认识观,经济人的认识观,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的认识观及其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无论作为管理主体还是管理客体,在管理中是最积极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对管理中人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认识效率就是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即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关于制约认识效率提高的因素,总括起来包括认识主体因素和认识客体因素两个方面,进一步来探讨制约认识效率提高的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结果的认识是有价值的。决定这种价值的因素除了实践经验的认识价值外,还有智力、知识、非智力和技能。但主体方面的这些因素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凝结为认识主体系统功能之一即认识能力来给予认识的价值以决定作用的。认识的价值决定于主体所拥有的实践经验的认识价值和认识能力,可以说就是认识的总规律。因此,谁想获得有价值的认识,谁就应当选择实践、提高认识能力,努力做到集思广益。从国家来说,则应尽快建立、健全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实践性的关注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一条重要发展线索。长期以来 ,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区分理性认识与知性认识的意义 ,把黑格尔的理性认识等同于知性认识 ,从而以他的理性认识是精神性的而不是感性实践为由 ,抹杀其对理性认识实践性的强调。黑格尔哲学、文艺观中也包含着实践性因素 ,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理解、推动马克思实践哲学美学和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理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理派是印度古典哲学流派之一,此派依托《正理经》对认识论有集中探讨。讨论的核心问题,一是各种认识方式的归类问题,二是认识方式的可靠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也广受古印度其他各派哲学关注。围绕上述问题,正理派与顺世派、弥曼差派、中观派等不同派别展开了持久、广泛的争论。对于印度常见的八种认识方式,正理派归为感知、推理、类比、言语四类。对于各种认识方式的可靠性,正理派认定上述四类认识方式可靠,而顺世派只认为外感知可靠,弥曼差派极力认定仅言语可靠,中观派龙树则否定所有认知方式可靠。正理派的认识论与西方认识论虽为同一论域,但由于文化背景与知识谱系的不同,在理论形态与发展动力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部分将恩格斯论述主体性问题的一个纲要性文献,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加以比较,论证了二者要点的相互对应,并揭示了恩格斯认识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从对象的选择与建构、对象本质的揭示、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作用等方面,系统地阐发了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12.
非法持有毒品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认识到持有物为毒品;对毒品的数量、持有行为及行为的违法性有所认识;对毒品的种类、纯度等因素不需要认识。对持有行为的认识为确定性认识;对毒品、毒品的数量及行为违法性的认识为可能性认识。在司法实践中,当收集不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故意的认识内容时,可采取推定的方式予以认定,并允许行为人提出反证,予以推翻。  相似文献   

13.
以无认识过失为样本的过失理论,将缺乏危害结果发生现实性的认识与对结果的无知混为一谈,实质上导致了有认识过失与无认识过失界限的模糊。而对“轻信能够避免”归属于认识因素还是意志因素的摇摆不定,则说明了轻信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之间重要的连接要素。有认识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不仅在于排斥危害结果发生与否的心理事实,更在于行为人对于结果不发生的判断与信赖。信赖结果不发生并据此作出行为决意的才是有认识过失,所以结果不发生的判断与信赖在有认识过失的结构中具有独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无认识过失为样本的过失理论,将缺乏危害结果发生现实性的认识与对结果的无知混为一谈,实质上导致了有认识过失与无认识过失界限的模糊。而对“轻信能够避免”归属于认识因素还是意志因素的摇摆不定,则说明了轻信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之间重要的连接要素。有认识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不仅在于排斥危害结果发生与否的心理事实,更在于行为人对于结果不发生的判断与信赖。信赖结果不发生并据此作出行为决意的才是有认识过失,所以结果不发生的判断与信赖在有认识过失的结构中具有独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和效用关系,并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1](171)。传统哲学思维这一关于价值的命题显然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严重混淆了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和实际支配人们改造性实践的价值观念,是现有价值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所以,有必要对价值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现实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自觉能动性进行考察.本文从功能上看待认识主体性及其负面效应.如果说认识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就表现为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的话.那么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为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这种负面效应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发展的不完善性,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走向新的客观性的无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认识的主体性息息相关。认识的主体性为奋发有为的人生奠定理论基础。知识经济为认识的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认识的主体性赋予人生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及其结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对于认识的主体性,不仅应当从主体的主观精神活动方面去理解。更重要的是从主体的客观实践活动出发,把认识的主体性界定为。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使认识对象、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渗透、凝结着主体因素那样一种特性。文章着重分析、论证了认识对象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理性认识能力与非理性认识能力是否存在等级之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人的认识能力,传统形而上学过分强调理性认识能力的地位和作用,现当代西方哲学则更多强调非理性认识能力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综合和辩证地看待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看做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和非理性认识能力相互渗透、彼此交织、协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二者并不能相互替代,各自有着不同的功用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发展。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这五个方面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多元"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