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点关注家庭背景对子女专业选择的影响这一研究问题。但已有研究多数只是停留在相关分析上,并未深入探讨子女受家庭背景变量影响而产生专业选择行为的内在机制。有鉴于此,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背景等专业选择相关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进而获取子女专业选择相关影响因素的路径模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专业选择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并根据,分别统计家庭背景对上述四类专业选择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中国大学生现行的专业选择主要还是以"就业"导向为主,以个人"兴趣、能力"导向为辅。家庭背景通过专业选择动机会显著影响子女的专业选择,优势群体子女更有可能因为专业选择内在动机的水平更高,而选择人文、理科等基础理论型专业;弱势群体的子女更有可能因为外在动机水平更高,而选择社科、工农医等应用型专业。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角度对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动机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了解我国不同层面家庭的教育投资动机状况.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教育投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建议政府采取不同的政策帮助不同层面的家庭完成子女的教育投资,同时也可以引导家庭正确面对教育投入的回报,减少和化解选择教育投资的风险,避免盲目投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家庭背景在初职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及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职地位获得是社会分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展示了文革后三个时期城镇家庭背景对子女初职获得的影响及变迁.研究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在相同的教育资质下,职业地位的获得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在文革以后,非体力阶层家庭后代的优势表现为"跳级"和"保底"效应.其成因是什么我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家庭影响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郭琳  车士义 《兰州学刊》2011,(3):107-114
文章把父母的工作状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和本地非农就业三种,考察三者及其他家庭变量对子女教育获得(经济支持、家庭辅导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的影响。结论认为:一方面虽然不同职业状态的父母其子女的教育获得有很大差异,但和务农相比,外出打工和非农就业都会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增加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子女获得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获得极大地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母亲拥有较高学历和非农工作的农村家庭,其子女会受到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家庭辅导。因此在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的同时,政府应该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并加快农村地区发展、鼓励农民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宗教政治化与政治宗教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宗教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政教关系问题引起海内外政界、学界和宗教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国学者主要围绕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事务管理及宗教立法、宗教与公共安全、宗教与国际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产生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相关成果对政治与宗教的同构性、同质性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而影响了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对策建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居民户外饮食消费成为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证研究城市消费者户外食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羊肉食品为例,利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特征城市居民的户外消费频率,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研究了消费者个人以及家庭特征、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感知等因素对其户外食品消费行为影响的显著程度和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在家庭食品购买中的角色、家庭规模、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和对就餐价格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对消费者的户外食品消费行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浙江省五个行政级别不同地区居民的人际关系,明确了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现阶段,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于人际关系总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于亲戚数量以及邻居数量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于朋友数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美日学者的研究发现均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社会,本研究发现是由于我国农村与城市的社会结构的二元性所致。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者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户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而展开,鲜有同时分析农户不同类型的借贷行为的研究.对江苏省省定贫困县--泗洪县农户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情况的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农村仍存在着一定的金融抑制,同时农户已经较多地选择通过贷款来获得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实证结果表明,户主的教育年限、住房价值、社会资本等是影响农户正规和非正规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教育支出是影响农户非正规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播种面积、住房价值、家庭年总收入与获得正规借贷支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五大城市1216名已婚青年的调查资料,对目前城市青年家庭的不同婚配类型与夫妻关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匹配类型、不同文化程度匹配类型,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匹配类型三个方面与青年家庭的夫妻关系状况无关;而不同城乡背景匹配类型、不同独生子女身份匹配类型两方面则与青年家庭的夫妻关系状况有关。研究揭示出,改革开放背景中成长的一代青年在个体特征上更具同质性,对他们的夫妻关系真正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他们在社会特征上的差别。今后的夫妻关系研究,在测量指标方面增加心理量表的内容或许是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