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概念的多重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宪政是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状态的综合体,其涵义的综合性,构成了宪政"语义场"的多重性,同时导致了基本构成要素的多维性,宪法、法治、民主、人权与自由构成了宪政的基本要素;宪政有赖于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关联着宪政的产生、发展,成为决定宪政存在的根本与基础,"人"与"市民社会"构成了宪政的双向根基。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宪政国家的生长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代宪政国家成长的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革命的推动力。市民社会产生了宪政的要素 :个人独立性的成长 ;现代民主制的直接源头 ;分权制衡等。市民社会是民主的前提和条件 ,没有市民社会作为支撑 ,宪政国家的成长即无可能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最快的阶段,曾琦在这一时期通过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民主宪政主张,从而为这一时期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团结抗日、争取政治民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民网络问责在中国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民主化的推进、问责制度的实施是公民网络问责的政治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与手机的普及、市场经济的深化,为公民网络问责奠定了经济基础;网络社会的逐渐形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是公民网络问责的社会基础。未来中国,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网络化的推进,公民网络问责必将随之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造成英国渐进的宪政之路,主要是因为英国宪政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结构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市民社会的成长导致了政治上的变化,从而使近代早期英国的宪政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6.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系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国家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合法性困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合法性困境主要表现在:腐败侵蚀着合法性基础.经济高速发展后可能出现的"政绩合法性困境",民主制度供给的有限与民众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对合法性的挑战.坚持科学发展,以绩效性维护合法性,整合意识形态,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强化社会共享的信仰,加强宪政与法治,强化法理型权威,是重塑我国政治合法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可以说是对西方传统民主模式的反思和修正.协商民主的当代复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及多维价值.政治平等、能力平等和社会自由仅仅是协商民主论者站在西方现实民主的基础上,从公民个体进入协商的视角得出的协商得以有效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结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在根本意义上,有效运行的宪政和积极负责的公民社会才是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制度性保障)和社会条件(社会支撑).中西协商民主发展的不同理路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只能是:通过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协作型公民社会的培育不断夯实民主基础,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拓展新领域,创建新形式.  相似文献   

8.
《十二表法》是古代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是罗马平民与贵族两大阶层利益平衡和整合的产物。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为了争取社会公正和与贵族平等的政治权益,开展了一场争取立法的运动,这一利益诉求通过颁布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而得以实现。这一事件成为罗马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马社会两大阶层通过这一事件开始消弭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为打造罗马城邦共同体创造了条件;同时,《十二表法》确立了用法律形式治理社会的原则和模式,奠定了罗马宪政发展的基础,并对后世罗马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十二表法》称为罗马法历史中"独一无二"的立法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地预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为当代全球化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当代全球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并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双重影响。当代全球化是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诸多矛盾共同构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图景。全球化时代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人类社会的交往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的两次宪政运动与中国民主同盟有着密切联系,其发展大致可以经历三个阶段:1."九一八"前后的"人权运动"和国民党的民主政策使民主知识分子得到初步整合。2.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兴起为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而运动的失败又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3.第二次宪政运动兴起使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进一步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改组后的民盟全力投入到宪政运动中,但最终与宪政运动一起受挫。两次宪政运动与民盟的发展有如下启示:1.两次宪政运动与民盟是交织互动的;2.民盟与宪政运动的发展命运说明中国宪政与政治环境之间关系的特殊性;3.民盟与宪政运动的发展命运也揭示了政治现代化中宪政与政党关系的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