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震撼是深刻的。蒂利希在其经典著作《基督教思想史》中指出。康德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针对基督教神学传统中存在的理性僭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结论在于:纯粹理性无力达到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真理。康德的这一结论受到近现代基督教神学家的普遍赞扬,即使像巴特这样深深植根于经典基督教传统的正统神学家,也对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保持高度尊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于基督教神学的真正贡献在于,在基督教神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一著作深刻而精辟地指出了面对无限存在的人类纯粹理性的有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确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基督教新教的思想原则,犹如  相似文献   

2.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传统,即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主义。 前者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代表着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强调基督教信仰中的“奥秘”成分, 对理性采取一种贬抑态度;后者源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着一种理性神学的方向,力图借助形式逻辑对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进行论证,用理性来充实基督教信仰。这两种思想传统不仅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而且对于近、现代的西方宗教思想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宗教哲学思想发展、演化过程的全面追溯 ,指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实质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实现理性与信仰的同一性 ,从而将近代以来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之中的知识与宗教、科学与神学统一起来。在宗教哲学中 ,黑格尔一方面把神秘主义理性化 ,对基督教的天启真理进行了合理化的重新诠释 ;另一方面则把理性神秘化 ,将精神变成了自在自为地创生万物的绝对精神或上帝  相似文献   

4.
13世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被译为拉丁语并传至西欧标志着基督教神学观与古希腊自然政治观的交锋.依据对《政治学》的不同立场,基督教会内部可划分为调和与改造派、论战派及应用派.各派都继承了源自这一著作的诸多观念,如自然主义国家观、优良政体、法及公民的概念等,旨在消解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带来的威胁,将其融入基督教神学,以调和理性与信仰.这间接促进了《政治学》的传播.基督教会成为传播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先锋和当时西欧先进思想的引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基督教固有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普罗提诺宗教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灵魂如何走向上帝以达到灵魂与太一、人与上帝的合一.这一颇具神秘主义特征的宗教思想在三位一体、上帝观、神正论、时间学说和神秘主义等方面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双重影响,既被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正统神学所接纳,又为阿里鸟斯派和艾克哈特等基督教异端提供了理论来源,并通过他们对基督教神学乃至近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弥足深远的影响.普罗提诺搭建了一座思想之桥,连通了柏拉图与奥古斯丁、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古代世界与近现代世界.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德国神秘主义思想家埃克哈特为研究焦点,分析其思想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同时兼论中世纪德国神秘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考察它对后世神学和哲学的影响。论文由此指出,理性思辨与宗教信仰的矛盾是人类探索真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理性意识的提高,人类最终一定会揭开神秘主义之谜,走向通往真理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7.
卡尔·拉纳先验认识论的基本论题是“上帝启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原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在康德先验哲学和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现代语境中阐述基督教的知识论原理,意味着通过本体论和人类学的基本命题揭示上帝与此在之间的生存论关联,把启示神学规定为对于神圣奥秘的启示和倾听.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是对于作为基督教奥秘的启示神学的形而上学奠基.  相似文献   

8.
<正> 贺麟(1920—)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也是著名哲学翻译家.从1926年留学美国迄今,他翻译了多种斯宾诺莎、黑格尔及新黑格尔主义的著作.包括鲁一士《黑格尔学述》(1936,商务)、开尔德《黑格尔》(1936,商务)、斯宾诺莎《致知篇》(1943,商务,后改名为《知性改进论》1960年由商务出版).斯宾诺莎《伦理学》(1958,商务)、黑格尔《小逻辑》(1954,三联)、黑格尔《精神现象学》(1962,三联,与王玖兴合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952年后陆续出版四册,与王玖兴等合译,商务)、《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1988,商务).贺麟的译书,特别是《小逻辑》和《伦理学》,选词精到,独特的翻译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哲学实践,在中国哲学翻译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贺麟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30至40年代,他融合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理性哲学及辩证方法,以及新黑格尔主义、唯意志主义和我国宋明理学中的程朱、陆王两派,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本文拟就其前期的中西文化观和理想唯心论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如果就书名而言 ,萨特的《辨证理性批判》可以说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仿制品。但是 ,这两部著作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康德通过批判纯粹理性 ,提出和回答的是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而萨特通过批判辩证理性 ,提出和回答的则是辩证法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通过批判纯粹理性建立了他的先验论的、不可知论的认识论 ;萨特则通过批判辩证理性建立了他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萨特认为 ,他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是要把意识介入历史 ,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基础。在萨特看来 ,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是“意识到了自身的历史本身” ,但…  相似文献   

11.
伦理神学与现代道德信念的确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安庆 《文史哲》2007,4(6):147-152
启蒙伦理学是在基督教信仰式微之后的世俗化过程中试图为现代人提供在现世中安身立命之基础的价值转型运动。康德伦理神学对于西方现代道德信念确证的意义在于:一是这种伦理神学信念的确证完成了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二是它充分阐明了单纯理性信仰的不可能性。康德的伦理神学认为,只有对于"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的确信,才能最终使"正义"和"道德"成为绝对的义务,从而实现信仰形式的这一现代转变。这一转变的真实意义在于,信仰的世俗化只有在超越的神圣化引导下才能通往自由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2.
这篇讲演献给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说到这个名称,我们指的是德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80年代,延续到十九世纪中期。习惯上以康德1981年发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作为唯心主义的起点,因为理解这部著作、深入研究它的内容以及无矛盾地阐明它的前提所作的努力掀起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变成了一条通向康德的道路,也变成了一条离开康德、超越康德的道路。通常又以十九世纪50年代初黑格尔和叔本华著作的最后出版作为这个唯心主义时期的终结。毫无疑问,十八世纪最后十年和十九世纪最  相似文献   

13.
上帝问题是康德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使得康德伦理学具有神学维度.而且康德的伦理学也需要神学.康德伦理学具有神学指向,且隐含着神学前提;神学是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必要语景,也是康德伦理学逻辑必然.理性维度与神学维度共存于康德伦理学,总体上是神学服从道德,神性服务人性.  相似文献   

14.
阿奎那把亚里斯多德的理论与基督教神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从哲学上论证了理性和信仰的关系,并把意志和理性、自然法和神法结合了起来,创立了完备而系统的神学法学体系。本文详细探讨了阿奎那的法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超 《理论界》2022,(7):30-36
黑格尔在其学术生涯中,对道德与伦理关系的阐述有着三个时期三个维度的变化。青年时期认为伦理是道德下降到习俗然后再从习俗上升到道德的循环,理论带有神秘主义形式的同时又带有浓厚的康德主义色彩,其现实所指向的就是德国16—18世纪的思想和伦理生活。耶拿时期则认为道德是对伦理的扬弃,从伦理中产生了道德,在《精神现象学》中,道德从伦理过程之中发展而来。这里的伦理指古希腊城邦、古罗马帝国的未经反思的政治生活,是作为直接性的伦理而出现的。但在柏林时期也就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成熟时期,在其《法哲学》与《哲学全书》的体系之中,伦理则是道德之后自由展开的过程,在这里伦理的含义不是未经反思的、直接的伦理内容,而是作为现代国家秩序构建的伦理生活,是经过反思的客观精神,也就是作为合理性的社会组织。伦理与道德三重维度经历了三个思维的过程,先验思维、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因此,每一个伦理在其思维的结构和架构之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对应了黑格尔自身体系逻辑是范畴自我发展的过程,即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旦哲学不滞留于解释经验、分析物质而着手规范认识、谋划人生,它就必然走向“应当”的理想.理想主义基于人性存在的本源结构,无论何时何地,人类总是从实际知识出发进而寻求现实的“彼岸”、知识的“那一边”.柏拉图区分理念和对象,创立了第一个理想主义范式;基督教天国和尘世的对峙,使理想主义在中世纪成为普遍的人生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想主义又一次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哲学的中心,古典哲学在深入反省了启蒙主义和进步主义之后重建理想主义,为社会和人文立极.康德分离认识和价值、事实与规范,以先验理性制约自然欲望,以普遍义务统率道德规范;费希特把一切实在都建立在绝对自我之上,认为存在是由道德目的所指引的动态演化过程,鼓舞人们走出无情的因果秩序,实现自我认识和普遍自由;谢林把唯心论客观化,把认识论上的纯粹自我变为形上学的绝对自我,以自然为可见的精神,在其自行展开的演化过程的最高阶段人那里,达到自我意识;黑格尔以辩证发展统一认识与伦理,  相似文献   

17.
肖新发 《江汉论坛》2006,3(7):69-72
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和黑格尔都对知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扬弃其合理思想,并赋予知性科学规定性:知性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和思维运动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知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固有的确定性使之既可以走向辩证理性的殿堂,也可以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在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知性是绝对必要的,它以感性为基础并实现着对感性的超越。知性作为感性和理性的中介,是认识发展到辩证思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的社会思想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思想元素。既有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成分,又有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成分。同时,神秘主义哲学和基督教思想也都对他产生过影响。他的宗教哲学包容了所有的这些思想形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对其他西方哲学家的研究,使黑格尔哲学成为一门“显学”。一批造诣深厚的国内学者,如贺麟先生、朱光潜先生、王太庆先生、杨一之先生、张世英先生、杨祖陶先生等等,都在翻译和研究黑格尔哲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尽管黑格尔的主要著作都已经被翻译为中文且得到了深入的研究,黑格尔的煌煌巨著《宗教哲学讲演录》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全译本问世,《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前几年虽由贺麟先生翻译出版,但是对黑格尔神学思想和宗教哲学的研究在国内黑格…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1770——1831)是继康德之后,德国又一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他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晚年在柏林大学任教期间正式出版的唯一著作,在这里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国家观和法律观。“法的客观现实性”是他的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个问题,说明黑格尔的立法和司法主张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因此不能笼统地说,他在法律思想方面是封建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