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谓"僵尸职场",指的是如今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组织形态,较早出现在201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刊发的一篇题为《僵尸职场生存指南》的文章中。文章将那种体制僵化、抵制变革、扼杀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的组织比喻为"僵尸职场",认为正是"管理层对新思想、新观念熟视无睹,组织不善于反思和学习,组织文化不鼓励创新"等原因导致一个组织向"僵尸职场"蜕变,而这样的组织环境会极大摧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  相似文献   

2.
银行、政府与监管部门缺乏充分而准确的财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是"僵尸企业"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财务信息应当在识别和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应考虑僵尸企业处于持续经营与濒临破产之间的"过渡"性质,在分析其偿债能力时评估破产之后出现的职工补偿金等新增负债。长期来看,建立有效的僵尸企业防范机制,也需要充分的财务信息为多方主体提供决策依据。总之,有必要对现有会计准则下的核算与披露规则加以优化,从而为破解僵尸企业问题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僵尸企业存续对就业稳定的作用,使得地方政府有放缓处置的行为动机,但实际效果和后续影响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就业增长视角出发,首先构造市场均衡模型推论出僵尸企业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理论逻辑,随后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的就业增长产生明显的排挤效应,且该效应通过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进入退出障碍两条渠道得到强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僵尸企业既抑制了正常企业的潜在就业机会又对在位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僵尸企业占比显著抑制了正常企业规模的扩张,并相对而言提升了僵尸企业的福利和工资水平,阻碍了劳动力的自发流动;就行业特征和企业规模的异质性而言,僵尸企业对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就业增长的排挤效应更强。通过工具变量和替换测度指标,检验了基本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坚定推进僵尸企业清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新常态下,"减税降负"以激发企业活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僵尸企业角度探讨中国企业税负的扭曲和结构性问题。实证结果发现,僵尸企业显著提高了正常企业(即非僵尸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全省份僵尸企业资产占比每提高1%,正常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平均提高0.263%,具有统计和经济显著性。财政压力越大的省份,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实际所税税率的影响也越大。上述结果在不同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和工具变量回归中保持稳健。僵尸企业的影响具有跨行业效应,正常企业所在行业内僵尸企业越少,受其他行业僵尸企业的影响越大。企业规模越大,实际所得税税率增加越多。"鞭打快牛",造成资源错配。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既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可以降低正常企业的税负,一石二鸟。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实际利润法和过度借贷法识别了僵尸企业,发现重化工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西部地区和能源大省的僵尸企业比例较高,并且僵尸企业比例与国有企业比例高度正相关。本文还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僵尸企业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发现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技术比较优势可以解释僵尸企业的出现,因为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生产效率低、盈利能力差,最终只能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银行贷款维持生存,更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相似文献   

6.
河之洲     
<正>局内局外在卷帙浩繁的历史黄卷中,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局,有大局、有小局、有好局、有坏局、有明局、有暗局、有困局、有颓局、有疑局、有骗局、有危局、有变局、有胜局、有败局、有和局、有僵局。所有的局,哪怕就是一个饭局,比如鸿门宴,归根结底,都是赌局。有人赌功名利禄,有人赌酒色财气,有人赌爱恨情  相似文献   

7.
归纳我国“僵尸企业”的特征:大部分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且主要集中在一些污染严重行业;出自产能过剩的行业或是年老企业。分析“僵尸企业”成因,指出其资源匹配失衡造成阻碍经济发展的危害、产能过剩造成行业竞争激烈和市场价格下跌的危害。在打破“僵尸企业”困局、完成“僵尸企业”治理方面,以HY钢管公司为例,总结其扭转困难局面、摘掉“僵尸企业”帽子的方针是“依法合规、政策支持、人员分流、股权重组”,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困难成因、发展潜力总结出9条实践方法,展示其治理实践“瘦身”“健体”“提质”的成效,为同类型企业走出“僵尸化”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最近,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中国应该让更多经营陷入困境的公司(即僵尸企业)破产以帮助改善经济机制,而不是让它们获得政府主导的救助。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政府应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学术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改革践行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区分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施政风格:浮夸型与稳健型,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进行捕捉.在验证该量化方法合理性的基础上,以僵尸企业为研究切入点,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施政风格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施政风格越浮夸,当地企业僵尸化的程度越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僵尸企业在当地的社会重要性越高时或债务处置难度越大时,地方政府浮夸型施政风格与当地企业僵尸化程度之间的正向关系会表现得更加显著.僵尸企业的存在不仅扭曲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而且损害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本文研究对于探索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如何转化职能,加快实施僵尸企业的破产重组盘活,进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34):32-33
安南的智慧远离别人的秘密,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自始至终坚持这一做人原则。有一次,一位中国外交官要给各国大使发送一些文件,需要安南的帮助。安南得知后没有亲自接触这些文件,而是通过电话遥控就在不远处的中国外交官,哪怕耗费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任务,他也不愿意移步去看看。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他难道从来不知道别人的秘密吗?当然不,有些秘密他必须知道,只不过自始至终从来没有人知道他曾经知道过。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进行综述,结合现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措施,提出来将国有"僵尸企业"分类识别的具体方法,对于商业类的国有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对于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结构调整方向。并从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及企业外部配合措施两方面提出来预防国有"僵尸企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有财经专家为张丽娟算过一笔账,目前青番茄个人会员是60万,平均按每人200元计算,押金总额也高达1.2亿!哪怕用这笔钱做“保本基金”理财投资,年收益也有几百万元,足以应付青番茄图书馆补充藏书、  相似文献   

13.
陈振烨 《经理人》2007,(12):108-108
对于规模庞大的石油公司来说,他们从来不需要为销售而发愁,那么在频繁的交易背后,什么令他们头疼呢?是流量的测量和控制。这就好比是石油公司的点钞机,哪怕有千分之几的误差,损失都将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4.
黎冲森 《经理人》2008,(12):106-107
“我们应该抛弃短视,哪怕就干一年,也应该有长期计划,这样才会有激情去做事情。我常跟员工说,你表现得好不好,在于你有没有激情。”宝利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李钢接受采访时说,“还有学习能力不应该抛弃。所以,我始终向员工强调再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领导者》2009,(8):15-15
增长必须是有质量的增长。有的地方GDP数字很好看,但并没有相应增加社会财富。我最担心在经济下滑时为了赶数据,把落后的生产能力又都用上了。如果把精力花在调结构和转型升级上,哪怕现在数据不好看,将来也一定会好看  相似文献   

16.
当下这代人压力太大,竞争激烈、时间紧迫,因此虽然不奢望一帆风顺,但总希望人生的路是笔直一道,哪怕中间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但始终是在前进--不走弯路、不停留原地、不浪费时间。只是可惜哪怕生活是电影,我们也没有大牌到自编剧情,于是意外总是会不断出现。其中最让人难受的,往往并不是失败和挫折,而是无能为力的煎熬。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4,(12)
程序法治是构成公权力制度笼子的最重要部分。这个笼子有两块:一块是实体,一块是程序。程序这块最根本。哪怕给贪官的权再少,他也腐败;如果给他再大的权力,用程序控制和制约他,他也没办法腐败。  相似文献   

18.
“文明”界说庞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群发生接触时,有一个沟通彼此的翻译问题,不管这种接触是什么性质的,哪怕是打仗也罢,翻译之举,也是不可少的。就翻译的本质而言,它应该是中性的、工具性的,不含任何价值意味于其中。但由于翻译是人为的,而人...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决策探索》2014,(7):47-47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建立过信仰,哪怕最普通的人也曾经追寻过信仰!你的人生可能不完整,唯一的理由是信息太多.信仰太少!  相似文献   

20.
后宫中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那个独裁的君王,皇帝可以决定一切。而在职场上,哪怕是私企,亦会形成属于这个企业的群体的文化,绝不至于任何事情都由一个人说了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