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1年,李开复出生在台湾一个大户人家,生他这一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老”来得子,父母对李开复格外疼爱,寄予厚望,李开复11岁那年被送到美国读书,指望他日后有出息,荣宗耀祖。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微软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离开工作多年的微软,出任互联网搜索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从微软跳槽到GOOGLE,也如同飓风一样,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而李开复效应也开始在微软中国蔓延,先后又有两名高管跳槽。李开复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主导着微软自然人机界面的研发,李开复的离去,将给微软在中国发展战略带来重创,甚至影响全球的发展规划。自从1993年实达电脑公司内部领导班子发生冲突、总经理带领30名员工集体出走后,企业核心员工跳槽事件就不断上演。在技术成为当今企业重要竞争力的当下,核心人员急剧流动…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10,(10):13-13
《经理人》: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成立一周年,李开复首次率领核心团队及所投资的12个项目负责人亮相,其中不乏谷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前高管或者核心员工。因此李开复被誉为嘴窆角大师”。(9月9日08:58)  相似文献   

4.
梁利峥 《经理人》2011,(7):46-47
2011年5月,点心OS搬出了创新工场,入驻中关村海龙大厦。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点心OS团队已近150人。除了李开复和创新工场的大力扶持外,点心在3月还拿到金沙江创投千万美元的投资。一手扶持起点心OS的李开复笑称,点心搬走后,创新工场的温度降了好几度。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投资机构,和传统孵化器完全不同."在10月最后一天,创新工场宣布获得第二只美元基金2.75亿美元融资的同时,李开复这样告诉记者. 创业孵化器,这是外界对创新工场长期以来的定义.即使在9月21日刚落成使用的创新工场上海办公室门口,仍然写着这样一句话,"这里孵化的不仅仅是项目." 然而不到一个月,李开复却发表微博进行解释,"我无意批评孵化器,我只是澄清:创新工场从创立以来,从来不是传统孵化器,一直是投资+全方位服务模式." 创新工场不再专注于创业孵化?投资将是创新工场的主业? 似乎李开复的答案已经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常燕 《领导文萃》2014,(6):75-78
正李开复父亲在大陆都干过啥如果写到小说中,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却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李天民1910年生于四川华阳,6岁丧父,13岁从军,其时身高还不及枪杆子高。后部队因内乱解散,经乡亲赞助,赴日留学,获得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学位。归国后不久又成为黄埔军校六期学生(与罗瑞卿同学,教官是叶挺),自此踏入政界。1932年起  相似文献   

7.
显然,“投资+全方位服务”,这种优先投资的新工场模式,才是李开复如今正在尝试的  相似文献   

8.
王育琨 《经理人》2005,(9):50-53
李开复跳槽Google引发的震荡和 后遗症,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现在看是微软与Google两个美 国公司在较劲,但很有可能在将来会演化 成中国人才跟跨国公司的博弈。李开复喜 欢“真正的赢家是中国青年”的说法,我 却看到“真正的输家是中国青年”的隐忧。 中国人可能有了不好的名声 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行为,每一个行 为都是一个意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开复档案盘点:李开复,祖籍四川,著名计算机专家、职业经理人。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1972年移居美国,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历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子公司总裁,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现为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系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  相似文献   

10.
中国搜索战场,鹿死谁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将围绕几个关键领域展开 2005年7月中下旬,Google强行挖角,将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收归门下;微软向加州法院提出请求, 要求李开复和Google遵守“Noncompetition Agreement”(竞业限制协议);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同是8月,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获得美国雅虎战略投资,踏入中文搜索战场。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中国搜索战场将4个搜索巨头、4件震撼业界的大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快乐,什么工作更让人快乐,快乐的人又是如何工作?快乐工作是找到“梦幻之家”曾经是美国微软的副总裁李开复说,我认识的很多朋友都在google,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如今部充满了活力,像找到了一个梦幻之家, 上班仿佛在享受。这种恢复青春的魔药,我也想尝尝。那是一种平等、自由地企业文化——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产生一种想法后,任何人都可以去尝试,哪怕这种想法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美国高盛公司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宵约翰·  相似文献   

12.
语丝语录     
我是班上第二腼腆的学生,他是班上第一腼腆的学生……——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透露,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选修国际关系专业时,曾和奥巴马同班  相似文献   

13.
杨梅菊 《决策探索》2013,(21):81-83
一番颇为彻底的对自我审视,开启了李开复从一个癌症患者到抗癌明星的转变——这几乎是他宣布病情后情绪流露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百度在中国的独霸局面最近受到了谷歌挑战,李开复通过"四处摆放搜索框"的策略展开了新一轮市场营销攻势,有新产品Linux桌面搜索出炉,中文搜索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黎冲森 《经理人》2007,(7):60-62
近来外界一直传言,杜家滨将到谷歌与李开复一起担任联合总裁。但他在6月1日接受《经理人》专访时回应说:“应该看事实。”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9,(11):123-123
“事实上,虽然与百度在搜索领域有重叠,但并不表示这两家公司就一定要是你死我活。”——李开复在面对百度和谷歌的竞争时如此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7.
《决策探索》2009,(23):48-49
有人说,别人邮寄过来的商业计划书,李开复从来不看。直到11月17目的一个下午,在创新工场办公室某墙角处看到一个绿皮纸箱后,《程序员》杂志记者杨东杰才相信这句话。  相似文献   

18.
黎冲森 《经理人》2010,(9):44-48
在中国,有一批职业经理人性质的明星级CEO,如李开复、吴士宏、何经华、屈云波、万明坚、张醒生、姚庆吉等等,原因各异地离开了原东家。还有更多的CEO依然在岗默默奋斗。  相似文献   

19.
意外李开复     
林军 《领导文萃》2010,(1):116-120
从志得意满的学业,到苹果与SGI时期不堪回首的挫败;从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成功,到跳槽Google的磨难;从最成功的跨国公司经理人,到个人梦想的新起点。李开复的职业生涯,充斥着各种交替出现的成功与挫败、圆满与不圆满。  相似文献   

20.
李开复 《领导文萃》2010,(8):113-116
2009年10月1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举行专题报告会,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题,与浙大学子一同分享成长中的得与失、苦与乐,为其创业引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