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胶东半岛建成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要有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工人作为支撑。而缺乏人才已成为制约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瓶颈。完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对策:加强半岛文化圈的建设,用优良的文化氛围吸引人才;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为半岛制造业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消除户籍制度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竞争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建设人才;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的实践和创新,指导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运行的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东半岛作为承接日韩及欧美发达国家加工制造业转移的地区 ,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区位优势。这些优势在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体现出来。中小企业集群具有成本竞争优势、自增强优势、品牌营销优势、区域竞争优势及创新优势等。提高胶东半岛中小企业集中度 ,完善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系统 ,科学规范中小企业集群定位等措施 ,是加快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胶东半岛地区是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近十几年,通过利用外资,聚集了大量日韩制造业资本,制造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省政府《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是世纪之初省政府推出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必将对我省总体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方政府行为主要关注政府自身利益和地方整体利益。在胶东半岛承接韩日制造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期,地方政府应该明确“特殊的服务型政府”这样一个角色定位,找准政府行为偏差及其一系列体制根源,通过扩大县级政府自主权、积极承接韩日制造业转移并加快产业配套、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建立半岛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等手段,实现政府自身和半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新兴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工业省份,制造业是河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河南工业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河南建设新兴制造业工业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了有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如何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和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是老工业基地的选择之一.当前,政府和企业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认识上主要存在四个误区,制约着制造业的转型.老工业基地的政府和企业要走出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认识误区,一要解决的问题是达成认识上的统一,全面准确地理解服务型制造业的内涵;二要客观认识各种政策工具的长短,科学确定政策的着力点;三要坚持"放水养鱼"的指导思想,切忌采取任何急功近利甚至"杀鸡取卵"的做法,在环境建设尤其是相关政策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  相似文献   

7.
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把东北地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介绍发达工业化国家政府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入手,在对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措施,以期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郭东海 《东岳论丛》2006,27(5):81-84
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很重要的举措就是要打破半岛制造业基地各城市彼此分割、各自独立发展的观念,树立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意识,走经济一体化道路。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内涵至少要考虑形态、市场、产业、交通、信息、制度、生态环境等七个子系统;依据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需要从观念、市场、制度、机制和组织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有效推动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整合与创新:论如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具有的内涵,并用现代化与国际化两个方面概括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指出“整合”与“创新”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所在,并且应该将“整合”与“创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谁来装备中国?用什么装备中国?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历史课题。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非常雄厚,必须承担起这一使命,成为共和国产业装备制造的基地。  相似文献   

11.
石油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和大庆市着力打造的新的支柱产业。2009年,大庆油田公司将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列为重点推进建设的五大基地之一,大庆市也将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列为下一步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笔者从体制和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大庆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大庆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理念和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FDI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角工业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利用FDI政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殿茹  于玲 《河北学刊》2014,(3):203-205
工业聚集区是以若干工业行业为主体,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经济功能区;是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的承接平台;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本文在分析冀中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基础上,提出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以及冀中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南京财经大学张为付博士承担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制造中心'转移规律与江苏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研究"(项目号:04EYB004)近期结项,最终成果<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研究>(专著)获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举措,其关键是如何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因此,对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与分析,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思考如何把东北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推动东北装备制造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其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建设。长三角苏、浙、沪三个制造业强省在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资源保护三方面各有千秋,而要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三地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消除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共同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建构华东南-福建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加快,中国制造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新趋势,制造业作为整体发展的格局渐趋成熟。本文认为:福建只有融入两个“三角洲”,构建华东南-福建制造业基地,在互补整合、集聚优化中提升整体竞争力,才能实现福建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确保福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先进工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辽宁省作为"老牌"重工业基地,具有十分完善的工业基础,其制造业在省内经济发展中占比近半。在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背景下,如何建设强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竞争力,不仅是重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围绕在供给侧改革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竞争力的培育,探讨了竞争力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延芬  孙矩 《东岳论丛》2007,28(2):96-100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包括我国环黄海地带及韩日等国的环黄海经济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群,半岛制造业基地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是山东半岛地区率先崛起的龙头,是新一轮日韩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要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必须解决科技、人才的薄弱,制造业结构低级和龙头城市辐射力不够的问题,提升城市的技术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规划,打造龙头城市,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同时优化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回顾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