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文章提出以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为目标的城乡网络化非均衡发展模式,能够为欠发达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支撑和理论范式,有效避免城乡发展偏离协调与统筹目标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内部动力的相互关联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促使城乡利益结构调整,进而构成欠发达区域推进城乡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
城乡协调发展:一个多维互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生成于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的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基于城乡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规律基础上的城乡经济发展和利益结构调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是科学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价值观正经历着一个艰难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多元并存、新旧交替成为农民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农民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是外在和内在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在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基础上引导规范农民思想道德,实现农民价值观的现代超越,需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农民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制度保障,提供农民价值观更新的社会平台;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供农民价值观更新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今天,城乡发展却并不平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阻碍着中国城乡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的路径:首先要牢牢的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其次要正确定位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功能与城乡关系的思维选择;再次必须以足够的决心与勇气在改革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科学、合理、正确的政策机制,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其社会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不平等格局形成与演变的历时性考察,指出:欧美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格局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而我国城乡关系格局的形成主要体现为政府人为干预的特征。要改变这一格局,一方面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另一方面更要求政府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关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由于自然环境、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等客观原因以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乡改革不同步、城市通过"剪刀差"剥夺农村、城乡公共产品分配的城市偏向等重城轻乡的制度安排,我国城乡关系出现失衡。城乡关系失衡不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必须加以调整,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此,必须明确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坚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原则,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包含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论、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论、城乡融合实现的方法论,科学回答了城乡关系如何发展、城乡关系为何发展、如何推动城乡关系深入发展等重要问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当前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俊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Z2)
我国现在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型.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实现经济关系的新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东北现代文论结合创作实际,围绕新文学建设的重大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研讨,其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基调是以文学现代性为迫切追求,寻求现代性突破,在文学思想内容上高张启蒙、理性、科学的旗帜,以现代性历史观和时空观介入世界潮流;在文学内部体系中,对文学本体及文学特质、价值、功能等因素和相关机制的认知出现了较大改观,从启蒙与审美两条路径展开对东北现代文学/文论的现代性建构.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城市的转换,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从“城乡互动”到城市偏向下的“城乡兼顾”“城乡交流”“城乡协调发展”再到城乡均衡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其中“城乡兼顾”是贯穿百年历程的一条主线,保证了我国城乡发展的总体平衡,推动我国城乡关系不断向融合发展的方向前进。但是从百年历程中也可以发现,我国城乡关系政策在某些时期、某些方面还存在价值取向偏离、运行不畅、改革缺乏协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取向,建立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机制,推进城乡政策协同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从传统形态到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现代转型是通过三个阶段完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实现了对旧传统文化的解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新文化产生的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创造的邓小平理论则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要达到城乡关系的和谐,没有城乡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理念、政策、制度创新,以发展求城乡和谐,以和谐促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与传统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地位不对等的模式不同,现代行政法律关系呈现出平权型发展趋势.平权型行政法律关系强调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平等地拥有相当的权利,进行相对应的交往,进一步突显出入的主体价值与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平权型行政法律关系,可通过强化相对人权利、弱化行政主体权力予以实现.行政法律关系平权型发展趋势对传统公私法的二元划分提出了挑战,但其并非绝对的,存在范围及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多源多流、交错嬗变的景象,一方面是传统学术自身酝酿着变化,另一方面是因应外来文化的冲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推陈出新"和"引西入中"。时代呼唤着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学养又能利用西方现代文明成果而有独创性建树的人文大师出现。一批人文大师走在时代前列,开风气之先,在一些学科领域做了奠基性工作,创立了新的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学术发展,对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城乡公共物品配置看,我国很长时间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远远不如城市,这就带来城乡关系的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将资源在城乡之间实现有效的分配与流通,从而达到社会的整体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创立了全面、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是指导研究和处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均衡配置问题的科学理论。城乡公共物品均衡配置就是要在城乡分立的供给模式中寻求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通过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推动城乡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进步。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从功能性方面将中国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是城镇化作为政策工具阶段,城镇化成为政府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工具;第三阶段为城镇化起到政策工具作用的阶段,城镇化被动起到政策工具的作用,对城市的发展和缓解危机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到现代:新疆畜牧业转型研究》是2003年度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2004年度自治区科技厅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科研项目。该项目由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阿德力汗·叶斯汗主持,批准号为2003DJY002。最终研究成果为专著,全书分为综合篇和专题篇两部分,共计十四章、五十六节,十九万字。2006年2月经自治区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审读、鉴定,该项目成果等级被评定为二级。 相似文献
19.
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城市与乡村及城乡经济是学术研究领域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科学处理城乡关系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城乡关系及其由此引起的矛盾和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本文对国内外城乡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在新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其基础性环节是要构建城乡统一融合的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轨道,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融合度,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既是一种政策性选择和安排,又是体制的设计与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