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桂华 《社会》2009,29(5):149-167
本文使用2006年全国社会综合调查的抽样数据,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模式、与子女的居住距离和儿女数量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老人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并不明显影响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但会影响子女在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给予的支持。有同住子女的父母可以得到子女更频繁的关心和照顾,而空巢家庭的父母从子女处获得的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则较少;子女居住得离父母越近,则越经常给予父母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研究也发现,子女给予父母各方面照料的频繁程度不受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独生子女并不比非独生子女更频繁地照顾父母。  相似文献   

2.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特别是为那些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服务。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省三乡镇的21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农村老年人丧偶后开始正式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丧偶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但获得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却很少;在失去配偶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同时,丧偶老年人的家庭角色逐渐边缘化。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丧偶老年人养老的承载能力止于物质层面,丧偶老年人生活、精神层面的养老需求亟待多元化养老主体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老龄化、少子化社会背景下,通过分析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从代际关系、文化观念和个人因素三个角度分析独子老人养老安排及其影响因素,讨论独子老人面对的养老问题.研究发现独子老人及其子女的经济状况、独子老人的养老观念对养老安排具有显著直接影响.尽管代际关系不是养老安排的直接影响因素,但代际关系中的情感亲近...  相似文献   

5.
婚姻家庭生活对老年人晚年幸福十分重要.通过对广东城镇1265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从居住、代际关系、婚姻状况及老人精神情感等5个方面分析了城镇老年人婚姻家庭生活状况,结果显示多数老人钟情于家庭养老,渴望子女精神关怀,婚姻及家庭生活整体较好但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社区为老组织建设,针对不同类型老人...  相似文献   

6.
祝恺  张陆 《社会福利》2014,(12):48-49
正对于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者缺一不可,而在物质生活保障相对到位的情况下,机构老年服务对象的精神慰藉更显重要。传统的精神慰藉方法停留在经验层面,需要智能化的技术与方法加以补充与完善,使之更加科学有效。传统精神慰藉方法及缺陷养老机构传统的精神慰藉方法主要有:积极倡导老年服务对象亲友探望,为子女孙辈等亲属的陪伴与倾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对烟台市230位城市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空巢”与城市老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空巢”与老人的孤独感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大多数的老人自愿选择与子女分住;代际间的交往受居住距离的影响;影响老人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是否孝顺及对自己赡养现状和子女照顾的满意度等。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烟台市,“空巢”对老人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婚姻状况和子女是否孝顺是影响老年孤独感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方菲 《社会》2001,(5):31-32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属和生活的港湾。受传统文化的的影响 ,中国人十分依赖和重视家庭。家庭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说 ,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场所 ,而且是精神慰藉的主要源泉。在当前社会条件下 ,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供养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老年人所需要的孝顺 ,不仅仅是物质上自觉奉养老人 ,而且也是在精神上能关心和尊重老人。在一定程度上 ,精神慰藉比物质供养更能体现孝的内涵、真谛 ,更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需求。影响家庭养老精神慰藉的因素有许多 ,本文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朱冬梅 《创新》2008,2(1):33-36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过去由家庭承担的赡养功能逐渐由社会功能来取代。调查证明,老人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求助方式上、精神慰籍上、居住方式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代际支持关系。在进行现代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中,应当在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发展社会养老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傅再军  商茹  任宏  赵平 《社科纵横》2014,(12):91-96
笔者用自制的《云南省城市空巢老人对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会昆明和丽江、德宏、红河三个地州市的560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得出目前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和现有养老方式相比,选择家庭养老的人数下降,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人数上升。另外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与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儿女孝顺情况显著相关,与患老年慢性病多少、婚姻居住状况、收入来源、收入情况、居住地生活服务医疗条件、环境条件无显著相关;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保障、居住地的文体活动与昆明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显著相关,养育子女的情况、子女离父母的远近、收支结余、拥有住房情况与地州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显著相关。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家庭养老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抓好机构养老,为特殊老人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为家庭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的过度打好基础。要加大地州市养老体系的建设,缩小中心城市与地州市的差距,让全体老年人同等养老,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速度日益加快,老龄化趋势明显。其中,失独家庭的数量、规模、增速等均快速提高;较之其他老年群体,失独老人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丧失,养老问题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国失独家庭的经济供给、养老就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困境的分析,结合对相关制度、政策、体系等问题的研究,着重提出在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增加失独家庭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将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用于失独老人的养老救助以及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中的高端群体。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养老生活及需求对于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龄工作、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状况及需求,发现老干部对子女的物质支持较明显,急需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更倾向公办养老机构养老,并对老年再婚、老年旅游等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中的高端群体。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养老生活及需求对于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龄工作、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状况及需求,发现老干部对子女的物质支持较明显,急需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更倾向公办养老机构养老,并对老年再婚、老年旅游等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较少、忽视了家庭的关怀是空巢老人产生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建设农村五保老人养老院。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养老院的运营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建设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撑并重的专业养老机构成为重中之重。本文试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介入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中,从农村养老的主体——养老机构的角度出发来培养其优势视角的理念,引入增权和抗逆力的积极概念来增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子女移居国外的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子女移居国外而其老年父母留守国内居住的新移民家庭代际情感支持的影响因素。这些老年父母认为女儿、已婚且育有孩子、提供日常照料、收入越高、越孝顺的子女,与自己的关系越亲近。同时,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越好、非独自居住的老人,越趋向认为其与子女的情感更亲密。移居国外的子女与国内居住的子女在对父母情感支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老年父母与移居海外的成年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并没有由于空间距离拉大而疏远。  相似文献   

17.
关注独居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居老人,一般是指有子女,但与子女分开居住和生活的老俩口或自身独自生活的老人.随着家庭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独居老人的数量也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建设互助幸福院使老人安心。以项目为支撑,着力打造农村养老服务平台,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23处,新增养老床位数245张。按照"六有五室"标准,休息室配置了10套以上的床铺,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棋桌、麻将、扑克等娱乐设施,让老人找到了"家"的感觉。同时,积极探索居家养老"走出来"服务模式,共享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人性化的日托服务,为近万名留守老人筑起了安心养老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形式”。然而,这一模式运行所蕴含的公平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关系到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平安和稳定。因此,  相似文献   

20.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居住方式的分居化和少子老龄化等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扩大的重要原因。从养老的内容上,独生子女家庭既面临着经济保障风险,也面临着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非经济养老风险,而非经济风险更为突出。本文立足风险视角,分析了独生子女家庭特征与养老风险的关系,在指出其面临三大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