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桂华 《社会》2009,29(5):149-167
本文使用2006年全国社会综合调查的抽样数据,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模式、与子女的居住距离和儿女数量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老人的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并不明显影响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但会影响子女在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给予的支持。有同住子女的父母可以得到子女更频繁的关心和照顾,而空巢家庭的父母从子女处获得的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则较少;子女居住得离父母越近,则越经常给予父母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研究也发现,子女给予父母各方面照料的频繁程度不受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独生子女并不比非独生子女更频繁地照顾父母。  相似文献   

2.
研究老年人口与子女社会经济地位对同住安排的影响,能够在微观层次上探究代际支持的作用,寻找中国家庭制度变迁的脉络.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通过建立包含父辈特征、子女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特征的分析模型解释老年居住安排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存在与子女同住偏好样本的进一步分析中,父辈健康、 子女受教育水平对农村老年人口实际居住安排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对城镇老年人口实际居住安排却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有明显影响。通过对不同居住安排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可能性研究 ,作者发现 ,居住安排对子女在三方面提供赡养的可能性有显著影响 ,即料理家务等日常活动 ,在婚后继续给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体贴。其中 ,在同住的居住安排下 ,子女提供这三方面赡养的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住在父母附近的子女 ;可能性最小的是离父母较远的子女。(鄢盛明、陈皆明、杨善华 ,《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企业家精神机遇、创新与发展。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野中 ,对企业家的定义的侧重…  相似文献   

4.
许琪 《社会》2013,33(3):111-130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数据,着重分析了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需求是导致年轻夫妇与父母同住的重要原因,这种需求一方面表现在经济上,尤其是在住房上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表现在需要父母分担家务和帮助照料小孩。所以,除了父母的养老需求,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选择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在现代化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虽然城市家庭有核心化的趋势,但由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大家庭在未来依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王甫勤  时怡雯 《社会》2014,34(1):175-195
家庭背景通过子女教育实现优势地位的代际传递,以往国内研究认为,这种代际传递主要通过教育分流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机制得以实现。本文根据威斯康星教育获得模型的研究成果,引入大学教育期望作为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大学教育获得的中间机制。研究采用2010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少年时具有大学教育期望的人,最终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而个人大学教育期望的产生又主要同家庭背景和父母期望有关。具有优势地位的父母(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子女上大学的期望较高,并激发了子女上大学的期望。同时,具有优势地位的父母能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为子女创造更多的支持条件,这些都有助于子女维持和实现自己的教育期望。因而,整个代际传递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子女,其上大学的期望也越高,这种期望最终会转化为大学教育获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勤  吕繁  伍小兰 《浙江学刊》2006,(2):202-208
在艾滋病对家庭影响的研究中,老年人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成年子女一旦感染了艾滋病,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经济贫困、健康损害、精神压力、失去晚年保障等.艾滋病使家庭代际支持链断裂,代际支持方向逆转,隔代关系重构.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在艾滋病子女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向艾滋病子女提供照料,而且给予精神慰藉,还担负起抚养艾滋病孤儿的责任.然而他们在抗击艾滋病的战役中潜在的作用和贡献尚未得到社会的了解、重视和支持.家庭对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机遇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大对老年人家庭的投入,不仅将有利于老年一代,而且也将有利于他们所照料的一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陆续发生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恶性事件,这些家庭悲剧都牵扯到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问题。一般来说,父母的期望越高,越容易对子女不满,一旦孩子犯了过错,就越难以容忍,遂导致父母因责打过重失手伤害子女的悲惨事件。另外,父母的高期待对子女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会导致子女的人格扭曲、心理变态,遂导致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期待型的家庭易滋生出反社会型人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6年CGSS数据从老人的角度出发研究老人的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之间的关系,同时来验证谢桂华利用同样的数据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对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子女赡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上的影响基本与谢桂华的研究一致,但是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精神慰藉的影响不同。本文中居住模式和居住距离对于老人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精神慰藉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本文认为女儿在养老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过儿子,这也与谢桂华的研究有所不同。而在子女数量对于老人养老资源获取的影响上验证了谢桂华的研究,即子女数量对于老人养老资源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可见,从老人的角度出发所得出的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的结论与从子女角度出发的分析结论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憨老家庭是指老迈家属照顾智障者的家庭。本研究对憨老家庭物质条件、精神状态、家庭内部支持和家庭外部支持四个方面的生存状况做初步的了解。研究方法:选择三个憨老家庭进行半结构的个案访谈。结果:(1)憨老家庭有居住和经济收入等基本物质保障;(2)老年监护人和残障子女之间有很好的支持;(3)憨老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主要来源于国家对老年人的政策;(4)社会支持系统对憨老家庭的支持还有欠缺。  相似文献   

10.
憨老家庭是指老迈家属照顾智障者的家庭。本研究对憨老家庭物质条件、精神状态、家庭内部支持和家庭外部支持四个方面的生存状况做初步的了解。研究方法:选择三个憨老家庭进行半结构的个案访谈。结果:(1)憨老家庭有居住和经济收入等基本物质保障;(2)老年监护人和残障子女之间有很好的支持;(3)憨老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主要来源于国家对老年人的政策;(4)社会支持系统对憨老家庭的支持还有欠缺。  相似文献   

11.
许琪 《社会》2015,35(4):199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家庭内部比较,从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对儿子和女儿的赡养行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当代中国家庭中,儿子在赡养父母时的总效应依然显著大于女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可能与父母同住。一旦控制子女与父母的居住方式,儿子的直接效应就仅在经济支持方面大于女儿。在生活照料方面,女儿的直接效应已经显著超过儿子。从城乡对比来看,这种“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性别分工模式主要出现在农村。在城市,女儿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的直接效应都超过儿子。所以,中国传统的以儿子为核心的赡养方式虽然没有彻底瓦解,但已发生明显变化,快速的人口转变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间隔生育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化和家庭功能的异化,具体表现为:生育家庭内部头胎子女与父母之间代际关系和头胎子女与小二胎之间关系的紧张;以及大龄父母小二胎抚育压力、 小二胎教育断层和代际支持不足等.为使长间隔生育家庭维持正常的家庭功能和良好的家庭关系,避免长间隔生育的风险转化为"社会问题",基层卫生健康部门应对长间隔生育家庭给予高度关注,从育前引导、 育中服务和育后政策支持等角度妥善解决长间隔生育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7,(3):108-112
父母期望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心理投资,影响着子女的发展。本文借助文献查阅、半结构化问卷的方式,以农村父母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上大学和找工作是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和怎样发展的期望;(2)具有优秀品质和良好品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子女将来成为什么样人的期望;(3)为实现期望,农村父母尽最大努力给予子女学习、经济和情感等多方面的支持;(4)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子女的年龄等因素对父母期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余超  阳雪 《社会工作》2011,(8):70-72
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新空巢家庭为例,在研究中年空巢夫妻情感支持状况的数量和质量层面的基础上,认为子女的离开对中年空巢夫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子女离开后,中年空巢夫妻的适应状况良好,情感支持内容丰富,同时情感支持提供者与情感支持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率与情感支持的作用密切相关,并提出精神自养应成为中年空巢家庭"养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资本是影响个人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获得的重要因素。基于2008年上海市社会结构调查数据,从广义文化资本出发,分别测量父母和子女文化资本对地位获得的作用。研究发现:父母和子女文化资本存量越高,子女受教育年限越长;子女文化资本对地位获得具有显著影响;在控制性别、父亲职业等变量后,文化资本越多,越有可能进入更高阶层;教育、家庭文化氛围和文化投资对地位获得具有持续且稳定的作用;文化资本是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余超  阳雪 《社会工作》2011,(16):70-72
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新空巢家庭为例,在研究中年空巢夫妻情感支持状况的数量和质量层面的基础上,认为子女的离开对中年空巢夫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子女离开后,中年空巢夫妻的适应状况良好,情感支持内容丰富,同时情感支持提供者与情感支持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率与情感支持的作用密切相关,并提出精神自养应成为中年空巢家庭“养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许琪 《社会》2017,37(2):216-240
以往关于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析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而很少讨论父母对成年子女的帮助,以及这种帮助对传统赡养关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在2012年的试调查数据后发现,现在中国父母正在从经济和小孩照料等方面向他们的成年子女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而且父母的帮助(特别是小孩照料)对是否能够得到子女赡养和赡养的水平均有显著影响。分城乡的比较研究发现,父母的帮助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在城市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家庭养老赖以维持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美英两国社区养老服务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 美国于1944年成为老年型国家,目前有近3亿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2000年占总人口的12%。到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0%。美国老年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很少,子女在成家立业后便会和父母分开居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  相似文献   

19.
朱冬梅 《创新》2008,2(1):33-36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过去由家庭承担的赡养功能逐渐由社会功能来取代。调查证明,老人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求助方式上、精神慰籍上、居住方式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代际支持关系。在进行现代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中,应当在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发展社会养老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行法律规范对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监护问题的规定较为简陋和含混,特别是缺乏对离婚后父母双方尤其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如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规定。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是修正和完善相关规范的良好契机。各国对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监护模式主要有三种立法例,中国应当选择对子女的共同监护模式,同时"设置出口,出口审查"。民法典应当明确规定父母离婚后对子女共同监护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权利义务,除支付抚养费、探望子女外,还应当包括对子女基本事项的知情权以及同与子女共同生活方协商决定涉及子女的重大事务。在构建对子女共同监护权利义务的规则时,将子女与父母轮流居住的情况纳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