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伊斯兰教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必须正确处理大开发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从而动员和团结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进程 ,组织和推动伊斯兰教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作者根据工作实践 ,提出一些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伊斯兰教现实问题 ,并认为应切实加以研究探讨 ,如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关注中国穆斯林与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关系 ;加紧培养造就新世纪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 ,其中包括伊斯兰教高层人士或领袖人物 ,也包括一批高素质、爱国爱教的年轻阿洪或毛拉 ;在广大穆斯林中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制教育 ;研究和掌握利用网络技术传递伊斯兰教信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对我国穆斯林民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敏贤良 《回族研究》2001,22(1):65-69
本文通过研究伊斯兰大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兴起的客观原因和伊斯兰复兴运动本身在教育穆斯林纯洁信仰、行善止恶、净化社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打着宗教旗号从事政治目的个人行为没有关系、和恐怖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极少数犯罪分子所从事的恐怖活动也是伊斯兰教所禁止和反对的,且与广大穆斯林群众无关。对人们认识伊斯兰复兴运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回族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密不可分。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与礼仪规范,深深影响着广大回族穆斯林的观念和行为。回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又赋予了伊斯兰教新的时代特色。本文试就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回族经济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伊斯兰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伊斯兰教基本上得到了健康、顺利的发展,各地穆斯林群体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伊斯兰教的优良精神传统在各族穆斯林群众中不断深化,并且,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穆斯林群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高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观念新思想的不断涌现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穆斯林群众中出现一些涉及伊斯兰教教义释疑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凤凰寺,是我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在国际上,特别在东南亚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中享有盛誉。凤凰寺作为杭州唯一的清真寺,是杭州4000多名本地穆斯林与大量外来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杭州市伊斯兰教的中心。而凤凰寺寺院经济作为杭州市伊斯兰经济的重要载体,其有序运营不仅关系到伊斯兰教在杭州的承载与传播、在杭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大多都有“善经商”的特点,这与伊斯兰教注重商业经济、提倡经营商业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伊斯兰商业道德有密切联系。长期以来,穆斯林商人严格遵循伊斯兰商业道德。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伊斯兰商业道德法中某些具体规定已无法适应现实需要,使广大穆斯林的商业活动陷入困境。因此,研究伊斯兰商业道德是目前穆斯林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资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华涛 《回族研究》2001,(1):60-64
中国学者在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文化的命运时,是如何对待本国非汉族群体的文化的;在探讨全球化与本土资源的关系时,是如何看待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如何看待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这些问题还没有被很好地讨论。实际上,研究者在这场本土文化资源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中很少提及中国伊斯兰文化,当然也没有明确提出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穆斯林社会或穆斯林社区发展中,甚至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性角色问题。缺乏对中国伊斯兰文化资源角色的确认,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三点特别需要注意:第一点,多年来“极左”思潮对我们的影响,第二点,中国大汉族对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认识,第三,西方对当代世界伊斯兰问题的基调,即“帝国主义话语”对中国的影响。在跨入21世纪时,我们首先要确立伊斯兰文化的资源性角色,其次要从开发伊斯兰文化资源这一重大目标出发,研究它的创新问题。这不仅是中国伊斯兰研究者,而且也是所有关心本土文化资源与现代化关系的人应该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5,(2):146-162
本文叙述了南京伊斯兰教的地位,介绍了伊斯兰教元之前传入南京的一些可能,罗列了明前期南京穆斯林频繁迁移的种种情形,研究了明伊斯兰教政策首先在南京实施以及这种实施对南京伊斯兰教的影响,对南京的清真寺及有关场所作了分类,对净觉寺幸存文物作了列举。并着重从伊斯兰教在中国全面中国化的角度,研究了郑和下西洋与南京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活动的关系,使研究更具历史感。最后简单论述了南京伊斯兰教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生态文化与回族环保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生态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经过精心研究和认真挖掘,就会发现其许多精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之际,应充分发扬和宣传伊斯兰生态文化,唤起广大回族群众的环保意识,从而为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积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中国伊斯兰汉文著述的兴起和代表学者  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一直在穆斯林中祖辈相传,从不向非穆斯林的汉族宣教,也不参与中国历代儒、释、道为代表的三教论辩。因此,形成占中国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对伊斯兰教义、礼仪很不了解,他们更多地把伊斯兰教看作是一种民风民俗。如何用汉文著述向广大的汉族人民宣讲伊斯兰教,使他们能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伊斯兰教,消除误解,有利于回族等族穆斯林的生存发展,这个问题突出地摆在了中国伊斯兰教的面前。还有一点,自唐、宋,特别是元代,大批中亚、波斯、阿拉伯穆斯林迁徙到中国内地。一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