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债转股曾经被看为是解决国企问题的一剂良药.各资产管理公司一年多的运作实践表明债转股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债转股运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就债转股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是政府为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和改善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 ,让资产管理公司来承接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将股权成功转让。债转股政策出台前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所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 ,阐明债转股在市场经济时期的必要性及当前债转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突出问题。同时 ,创造性地提出发行企业重组基金证券方式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化解金融风险以及重新强调市场力量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因此 ,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的企业债转股股权在有限的持有期内以合理的方式实现退出是恢复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基于此 ,针对当前的股权退出通道存在的问题和国际上的一些做法 ,提出债转股股权退出本质上是一个规范国有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行为的机制设计观点 ,并构造组合退出这样一个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4.
为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在国有资产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债转股工作.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处置问题关系着债转股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的长远发展.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国企债转股的前五年设置成优先股,以后转为普通股,既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利于双方今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实施债转股不仅有利于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 ,而且对促进国企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国有企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方面论述了债转股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国企改革攻坚阶段推出的债转股政策,三年来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就目前看,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资产管理公司(AMC)能否成功地实现不良资产的盘活、变现及自身的顺利退出,这也是债转股工作的最大难点。文章着重探讨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退出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庞大的国企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体。然而,近年来国企的发展越来越困难。早在1998年初我国已提出了国企三年解困的目标,但由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过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需要一个过程等因素,导致国企改革步履维艰。国有企业利息负担过重,不仅阻碍了国企摆脱困境,也使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增高。针对这一情况,有关方面1999年出台了国有企业的债转股政策。 所谓债转股是指由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高不良资产比率和国有企业高负债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两大突出问题。实施债转股 ,对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有积极的影响 ,但必然引发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和债转股企业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一项金融创新,1999年,中国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和收购。2000年8月,四家公司从对应的商业银行共收购和承接了13932亿元不良资产。由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证券化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当前债转股的风险,从企业道德风险、银行信用风险、财政支出风险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资本市场、综合治理宏观经济环境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其公司治理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同时也将关系到我国宏观金融的整体安全。应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出发,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银行业竞争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手动收集的中国各省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上市企业财务数据,考察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银行业竞争显著地增加了企业投资水平,但是并未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进一步地,银行业竞争虽然通过减少融资约束和加强债务治理来缓解国有企业投资不足行为,但是融资作用的发挥也可能会加剧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因而银行业竞争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将取决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相对程度。同时,银行业竞争通过加强债务治理作用抑制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来减弱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进而共同促进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革进程中,在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银行监管效率。本文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出发,论述了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有其内在的缺陷,对当前社会上的“公司治理神话”提出了质疑。并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背景,进一步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局限性,突出了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银行体系是政府最严重的或有隐性负债的来源。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历来是作为政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其全部的风险和重组的义务。但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财政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危机中发生的成本一再扩大。为了控制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中的财政成本,必须要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加强各方监督的激励机制,包括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建立透明的“风险分享”机制、完善金融机构重组和注资的法律规范、强化公众和法律对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此外,还要规范财政注资的措施,使其显性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17.
金融互换的基本原理是比较优势与利益共享,它具有功能较多、灵活性较大、风险较小等优点。它在企业负债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实现已有负债的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降低当前发行债务的融资成本、锁定未来某项预期负债的发行成本。鉴于金融互换有利于我国企业拓宽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和规避负债的利率与汇率风险,目前在我国积极开展金融互换业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债转股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项重要政策 ,实施已有三年多了。但如何使债转股到股转现 ,即AMC如何退出股权 ,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AMC退出股权的多种渠道障碍 ,提出了加强我国AMC退出机制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