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翁朝廷献假“字”,李世民密谋真墨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尤重王羲之的墨宝。他在未登基之前就曾立下誓言:日后若手中有权,一定要把王羲之的耀宝全部弄到手。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正足百废待兴的紧要关头,却不忘寻找王羲之的真迹,开出重金收购《兰亭序》。  相似文献   

2.
李世民被授“天策上将”和“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及此两职位的重要性,折射出高祖废长立贤的意向;李建成平定山东、杨文干举兵和世民“洛阳金宝树私”案被揭露,导致高祖打消废嫡易储之念。遣张亮之洛标志李世民决意武力夺嫡,此事导致父子兄弟关系急剧恶化,宫廷流血事变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公元625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发动者是当时仍为秦王的李世民,这场大规模的流血性政变,使初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清除了竞争皇位的劲敌,成功地奠定了其继承大统的基础,继而才有鼎盛繁荣的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既能抢在李元吉进一步瓜分其兵权之前,先下手为强,完好保存保留...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创“贞观之治”,其政务决策体制在“议政、参政、司政、揽政”四个基本环节上颇具特色。一、君臣共同议政,总结历代政务得失,统一治国方针的认识。政务决策,首先是治国方针的决策,这是政治的基础,也是政务决策体制的首要环节。如何统一君臣思想认识,确定基本的方针政策,这对草创唐朝基业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李世民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治国的启动链,从而开拓了有贞观特色的政务决策通途。隋末战乱的斗争实践,引导执政伊始的李世民反复思索着“明君治国”、“暗君误国”的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大家早有所闻,至于他的书法造诣,也许知道不多。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李世民(公元599- 649年)是极力提倡书法并且身体力行的一位。他  相似文献   

6.
“贞观之治”与治吏反腐魏春艳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强盛的朝代,也是在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影响巨大的一个朝代。它的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认真地总结并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在“安人宁国”方针的指导下,采用“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罗春香 《社区》2011,(20):8-8
类似“学历门”,中国古代的履历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亲自下过命令,要给选拔官员过程中暴露的造假者判处死刑。虽然连皇帝都痛恨履历造假,但由于条件制约,造假者仍前赴后继。  相似文献   

8.
难兄难弟     
剑枫寒 《可乐》2010,(5):7-7
“我对不起赢政,对不起刘邦,对不起李世民,对不起赵匡胤……”我站在操场上,对着教学楼大喊。 天知道历史老师为什么会想出这个点子,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站在操场上对着教学楼喊历史名人的名字30遍。  相似文献   

9.
李唐祖籍考     
李唐祖籍考董建福,王楷“问祖归宗”为弘扬中华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涉猎了历史上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唐代李氏人物的资料后,以为其中的一些杰出者,如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等,对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部起到了卓著作用,为华夏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的一...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在位23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有雄才大略的一位明君英主。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依靠整个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管理国家,这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尚书》里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礼记·大学》说,“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孟子也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说法,即“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不是说明古代中国统治者十分重视民生呢?纵观历史事实,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把“民”抬得那么高,  相似文献   

12.
昭陵墓址的选择赵强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其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墓,位于关中平原西北部的几山上。九山距古长安城约170华里,它“东连仲山,西当怪水” ̄①,山势挺拔险峻,号称中国的“富上山”。然而它的闻名并不是因为它自身的威严伟岸,而是由于一代名君唐太宗不...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10,(16):56-57
雕刻着中国唐、宋、元、明、清五代帝王御笔之福。唐太宗李世民国富家兴之“福”;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福”;元世祖忽必烈从政稳固之“福”;明成祖朱棣包容海内外之“福”;康熙天下第一“福”。  相似文献   

14.
略述唐太宗戒奢尚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述唐太宗戒奢尚俭刘兰生,张学军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所统治的“贞观”时期,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最有名的“治世”.他耳闻目睹了杨隋短命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亲自参加了推翻暴隋的斗争,深知创业艰辛,更知守成...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与李建成在兵力和政治地位的对比中居于劣势,以及李世民800勇士入大安宫被建成等人察觉,为了杀兄逼父两事万无一失并避免全面内战,李世民采取了宫内伏兵计。收买监门卫中郎将常何和北门守将敬君弘、以及李世民身居“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一职使伏兵计得以成功。世民及其部属早在武德七年已有伏兵宫内袭杀李建成的初步设想。史载高祖以“天象预言”警示世民实为以建成、元吉状告世民蓄养800勇士图谋不轨之上表警告世民。使伏兵计得以成功的关键人物常何实为监门卫中郎将,北门守将敬君弘亦为世民同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数以百计的帝王群中,唐太宗李世民号称“百代英主,千古一帝”,可算是出类拔萃之辈。他治国安邦的历史功业,开创“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一直在人们的笔下  相似文献   

17.
评《贞观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有大量的论文及专著问世。学术界新近又增加了一部新著:《贞观盛世·唐太宗·李...  相似文献   

18.
《隋书》曲笔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初官修前代正史,以撰写胜国兴亡事迹的《隋书》最受重视。唐太宗李世民屡屡亲自过问,还为之组织了最为强大的史官班底。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任总监,秘书监魏征直接领修,名史家颜师古、封德彝、孔颖达、许敬宗、令狐德棻先后参修。李世民是古代最开明的君主之一,魏征则以直谏名垂史册。李、魏君臣一再标榜史官必须“直笔其事”,“善恶必书,无所忌惮”。在这种背景下,《隋书》理应如清代学者周中孚、赵翼等人赞扬的那样,“据事直书”、“毫无忌讳”。但是,在认真考察了《隋书》的  相似文献   

19.
太宗皇后长孙氏,长安人,是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她少小的时候就喜爱读书,并深识礼法。十三岁时就入宫为太宗之嫔。武德元年(公元618)封为秦王妃。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她被封为皇太子妃。不久,李世民即皇帝位,她被立为皇后。  相似文献   

20.
李世民作为开国之君,戎马倥偬一生,民情、军情谙熟,加之雄才大略,使李世民成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用兵方略在于固本求远,以争天下;其战术思想是见利速进,自背反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