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阶层分化所导致的利益的分化必然会形成不同阶层利益的差距和摩擦,危及社会的政治稳定。阶层分化视阈中的政治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对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应当是缩小社会底层规模,培育中间阶层。发展协商民主,对于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是贯穿其政治思想的一根主线,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政治保证.邓小平的政治稳定观体现了稳定性与活力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政治稳定观.  相似文献   

3.
稳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被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上,经济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从保证经济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导向思想和行为,凝聚人们的力量,激励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节人们的心理、情绪、关系和利益以及转化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稳定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中国的改革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滋长蔓延的政治腐败、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剧烈变化的社会分层、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是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政治稳定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塞缪尔-亨廷顿关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相关论述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乏有益的启示和参考。为维护和推进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我们应确保政党的执政权威,提升中共的执政能力;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实施渐进的改革战略;坚决遏制政治性腐败,消除威胁稳定的隐患;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有序地吸纳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稳定思想,凝聚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与中国社会发展风云变幻的规律性经验教训。邓小平稳定思想具有完整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农村稳定与世界局势稳定的重大的内容层面。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实现措施也是综合的、动态的、辩证的:强调大力发展经济,为稳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党的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我党在新形势下决心以党建成就取信干民的庄严承诺.党与人民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关系中最核心、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协调党与人民关系的重大举措,以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是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以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能否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核心内容是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根本标志是基本政策的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是手段,依法治国是保障,正确的舆论宣传是关键。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稳定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又处于政治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其政治热情对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应当科学解读社会稳定观,寻求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的着力点,让社会稳定观念深入人心,人人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政治稳定观包括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港澳台问题的和平解决和国内政治局势稳定三个层面的内容,其核心是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他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经济建设是维护稳定的根本措施以及农村稳定至关重要、稳定必须讲民主和法制等基本观点,并指出教育和惩治是解决政治稳定问题的两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会稳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把社会稳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有着深刻的把握,并全面运筹,提出正确处理不稳定因素的应对方略。文章在略论其社会稳定观的基础上,进而着重探讨其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利普塞特是20世纪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其政治发展理论聚焦于民主的社会基础,认为稳定民主的社会生态建立在多元的社会基础之上: 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物质基础,民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政治价值、认同、合法性基础等社会心理因素,则构成了稳定民主机制有效运作的政治文化基础.通过对民主社会的政治人场域的讨论,利普塞特进一步阐释并建构了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一体平衡的结构,揭示了政治发展和稳定民主机制有效运作的理想的社会结构基础.利普塞特有关稳定民主制的基础条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塞缪尔&#183;P&#183;亨廷顿在对发展中国家观察和估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政治稳定的一系列变量并指出了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他认为政治秩序、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关键性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主要有:现代化、政治参与和城乡差距。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政治稳定的危险因素。亨延顿的政治稳定理论中阐述的政党政治、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比例协调、改革促进政治发展、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是政治发展的基础条件等观点对于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理论启示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 ,特看重土地、家族和邻里关系 ,从而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传统社会心理。所以 ,人们迁徙重聚族、重怀故土 ,经商也重族谊和乡谊。这种安土重迁的传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却制约了资本积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稳定压倒一切”,政治稳定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政治稳定的思想 ,是邓小平的政治思想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试就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的内在特征、丰富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简述 ,以加深对政治稳定在我国现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始于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革,矛盾错综复杂.出现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新形势下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稳定问题,对于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做出分析和总结,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的形成是从 1 975年开始到 1 992年春。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包括国内的稳定、国际的稳定、改革开放的稳定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治基础四个部分 ,以及保持稳定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任何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都必须以社会政治稳定作为前提条件。因此 ,科学的选择实现政治稳定的路径意义非常重大。对处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的我国社会来说 ,实现政治稳定既是我党在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要追求的政治发展目标 ,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就决定了在我国 ,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之路在于发展经济 ;实现政治稳定的必由之路在于民主建设 ;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之路在于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稳定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政治稳定、政策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国际环境稳定的有机统一。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备前提 ,中国保持稳定 ,也是对全人类负责。为此 ,邓小平认为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经济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利益群体分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 ,利益分化和冲突加剧 ,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稳定压倒一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整合协调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 ,使彼此利益实现不相互损害 ,采取有效对策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