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博学传统是历史学科基本特点的体现,是历史通识的要求;从知识论上说,是一个时代知识多样性对史学家的要求。历史学的博学传统是在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特点直接影响史学博学传统的形成与变化,而博学传统促进了史学的开拓与发展。到了近代史学博学特点与史学近代化相联系,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历史学的博学传统带上时代的特色。注意博学传统,创新史学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上铭刻大型石雕起于什么时期?有学者以为起于东汉。对秦始皇帝陵上有没有大型石雕,多数学者很少论及,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因为这是关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涉及到秦始皇帝陵布局的重要问题,所以拟陈管见,以就教于博学诸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士人的归隐现象屡代不绝,他们以自己的精神境界构筑了心灵的家园,以对政权的背离另辟世外桃园.清康熙朝博学鸿儒大部分以辞官归乡、读书著述为最后归宿,其"难进易退"应属于一种归隐.博学鸿儒归乡后宦情淡泊,怡然自得,在经史之学与友朋的唱和中探寻儒者之道,传承民族文化.鸿儒在文化上对明遗民志向的继承,使其归隐较之陶渊明要内心平和,而招录为官的经历,又使其较之明遗民的许多激烈方式要平淡和持久,且对乾嘉时期的"学者社会"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家治史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层出不穷、灿若群星的历史学家,他们视治虫为名山事业,世代相承、执著追求,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良的史学传统。对古代史家的优良传统,古今学者多有论述。笔者对此也略有探讨,现将自己的粗浅体会整理成文,呈给学人,以为共勉,并求教正。中国古代史学有数千年发展史,积淀下来的史学传统丰富而复杂。在诸多传统中属于优良的部分究竟有哪些?笔者管见,以为就古代史家治史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精神而言,其优良传统主要有“推义之求”、“换而不舍”、“博学强识”、“著述成家”、“据事直书”…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夏拓跋氏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元十一世纪初叶到十三世纪初叶,西夏立国在祖国境内西北部的一大片土地上,幅员约方二万余里,抗衡于宋辽金元之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面貌,曾经起过一些影响;对于宋代来说,其地位与辽金比较,为了全面的正确的瞭解当时历史形势,值得同样的予以重视。近四五十年来,有些学者,特别是几位苏联学者,对于西夏语文,作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但西夏居民,主要是建国的拓跋氏,究竟是什么族系,还歧说并存,未能辨明。下面准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以就正于博学通人。  相似文献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率先在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理工科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其仍需继续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麻省理工大学通识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很值得借鉴.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既考虑到了通识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充满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这尤其体现在它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与安排上.此外,麻省理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体系对中国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对学习中国革命史感到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很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引导他们建立起对于历史的某些通识。这些“通识即常识”可以引发,启迪对于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学历史,一般来说不在于求得多么丰富广博的史实,更多地是要求从历史的经验中取得认识现实和未来的观点与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讲授历史,应与专业学者有所不同。过去一般都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历史事件,如旧民主主义时期一般是以十大事件来组成,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罗振玉不仅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而且在保存传承古代文物、编撰图书等方面亦罕有其匹。他倾一己之力广泛搜集各类资料,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著录,为近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珍贵资料的保存与传布,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体现了"传古备佚"的编撰旨趣、"兴学致用"的编撰原则、"类次编排"的编撰方法和"精益求精"的编撰风格。  相似文献   

9.
先秦文献中所载"山川群神"问题,与学者对于原始宗教学的理解相关,亦与古代神话学问题相关,同时也是在已知最早的文字出现之前触及上古史的一个可能的支点。近现代学者对"山川群神"问题的研究,为探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学、神话学以及政治社会性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在西方逻辑学东渐的背景下,诸多学者开启了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胡适不仅从事了诸多中国古代逻辑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而且对于自身研究具有明确的价值期待和方法论意识。其研究不仅是为了在中国古文献中寻找试验论理学的类似学说,以有效吸收试验论理学说,而且也是为中国再造新文明做准备。为达成该目的,胡适提出了一套包括述学、明变、求因和评判在内的研究程序,其述学中的贯通方法颇重西学的比较参证作用。胡适的这一工作为后来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其广义的逻辑观念和研究程序对于今天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方法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蜀学当中,龚道耕博学渊源,通鉴别裁,不仅仅是近代四川高校的知名教授,亦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学术大家、蜀学的重镇人物,人称"著述行天下,弟子遍蜀中"。本文拟立足于道耕先生今存的《诗经》学文献,略述其《诗》学思想及成就,希望以小见大,以点窥面,具体展现出这位近代蜀学大家不拘家法、汉宋兼采、今古并治、独具通识的经学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上,《世说新语》所开创的文艺批评方法,彰显出来的思想性,对于先秦两汉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唐宋时代的诗话批评形态的形成。但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世说新语》的这一价值、作用与地位,学者似乎认识并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无逻辑论的主张并非始自今日,但近年来这一主张却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当今秉持中国古代无逻辑论者,既有承继以往学术界类似观点的一面,又有基于对近代以来的比较逻辑研究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结论的特点。梁启超是对中国名辩、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首次进行系统比较的学者,他第一次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古代有逻辑"。在新的学术背景下,重新翻检梁启超的相关研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有逻辑"这一命题的原始含义,化解当今中国古代无逻辑论者对20世纪众多学者关于三大逻辑比较研究之成果所提出的挑战,均具有借鉴价值。同时,这种新的回顾,对于如何推进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如何使中国名辩、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的比较呈现新的气象,亦无疑会指出一种路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究竟长不长?——重读周谷城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的史学论文有感孙汝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长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若干年前,许多学者曾对“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记得在那次讨论中,对于中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当属于广义的世情小说范畴 ,其发展流变大体经历了孕育形成期、成熟与高峰期、转变与丰收期三个阶段。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对现代讽刺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研讨其发展流变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黄道周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明一代学者的学术实际看,明代本有博雅之传统,故单纯以空疏不学讥之,则非持平之论。地处海滨的闽南也深受这种博学传统影响,入明以来的漳州士人中,博识洽闻者亦不乏其人。黄道周学贯古今,学问淹通广博,其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既与明代博雅的学术传统有关,亦是其转益多师、师友讲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地分析了中国古代逻辑学者对谬误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谬误的方法的论述,古代逻辑学者的这些探索对于我们自觉地防止和纠正在日常思维中可能发生的谬误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哈佛大学长期以来要求学生在专业以外选修一系列课程,其最近的2009版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为全世界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本文考察了2009通识教育体系中占相当重要比例的哲学通识课程,分析其主要特点,认为哈佛大学的哲学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与方法基础。这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哲学通识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哲学通识教育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地分析了中国古代逻辑学者对谬误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谬误的 方法的论述,古代逻辑学者的这些探索对于我们自觉地防止和纠正在日常思维中可能发生的谬误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二生肖和三十六禽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配禽体系,二者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往学者对于它们的起源与具体情况曾存在不少争论。7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出土了不少简牍资料,为探讨十二生肖及三十六禽的有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对于这两者的起源、与域外相关论述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