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傅斯年先生曾多次阐述自己关于文学创作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文学的演变革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傅斯年既抵制全盘照搬的复古主义,也反对割断传统.傅斯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能够较为客观、辨证的看待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自觉尊重文学的发展演变,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  相似文献   

2.
译介学专门研究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研究"创造性叛逆"等问题.应用译介学理论研究文学翻译,会使视野更为开阔,也会加深对文学翻译的理解和认识.根据译介学理论,由中国翻译家用汉语译出的、以汉文形式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创造和丰富汉民族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与汉民族本身的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译介学从理论上肯定了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肯定了译者的再创造价值,也肯定了翻译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当前对网络文学的定义 ,从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网络文学出现的当下可能性。一是网络媒介的出现引起文学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 ,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群落 ,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受众。二是作为写作的网络文学 ,实际上是对当前出现的知识霸权和文学生产麦当劳化的反拨 ,使文学向着自由无功利和审美愉悦性传统回归。三是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题材 ,与传统文学无本质上的区别 ,是网络出现后形成的一种特定群体生活状态的反映 ,从而在题材选取 ,主题表现及表现技巧上具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文学网站、网络文学频道及个人文学主页应运而生。它为网络写手、网民中的文学读者、网络文学评论家提供了与传统文学迥异的在线写作、在线阅读、在线评论这种新的文学活动方式和文学活动空间。网络文学蔚然兴起。它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是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 ,实现了从口头文学创作到书面文学创作再到网络文学创作的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体制外作家的叙事空间和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作家创作成就的取得,与其中很多作家的体制外创作身份是分不开的.体制外创作使新生代作家直面市场,文学的自主性和叙事空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是市场机制和既存的文学体制,也是新生代作家自由书写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文学自觉起于何时这个具有理论、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通过文献解析与古代文学创作文本考察的方法,认为文学的自觉是文学发生学方面的话语,从先秦文学的创作实际状态来看,当时的文学创作就和魏晋以后的文学创作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先秦的文艺理论儒家审美思想占据主导,对当时的创作作了一些扭曲性的诠释,对文艺提出政治功利性要求,这种文化取向在宗法社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对社会文化进行资源整合为人类福祉服务,是社会一种理性的选择,也是统治阶级对文学的期许.但是,社会对文学的期许,或政治家们对文化的理想,与文人们创作心态没有必然的联系,魏晋文学实际也没有完全脱离"寓训勉于诗赋"的政治功利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澳门民门文学是长期以来澳门下层市民大众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文学,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作家文学、西方文化及内地与香港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统性和匿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茅盾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遭遇 ,与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着的新潮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既有着相似之处 ,也有着许多不同。茅盾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接受方式和经验教训 ,同新时期新潮文学对于现代主义的运用和借鉴具有论题的可比性。这一论题此前是被学术界所忽略了的 ,因此 ,比较两者在接受方式和社会背景、哲学观念、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文气”论     
本文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范畴,作了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对“文气”的出现以及其所具有的历史内涵予以全面论述,指出“文气”的哲学基础乃古代万物之源的“气”,“文气”是“气”之“生命性”在文学观念中的体现。文章并从文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的角度,对“文气”所具有的历史形态进行了分析,既着重于创作与本文两个层面,也顾及文艺美学的角度,对“文气”的文学意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辽金元时期,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政权的相继建立,促进了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为汉文创作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同时,北方民族自身所具有的文学传统也为其汉文创作奠定了根基。良好的文化基础使得北方民族文学系统在特定历史时期建构起民间/作家、口传/书面、民族文字/汉文创作这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学模式,它们之间有承继、有交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儒家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积累知识的必要的文化土壤.儒家"自强不息"、"变化日新"的精神与当代科技创新不矛盾,并且将在科技创新中表现得更加充分.科技创新将推动儒家文化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2.
哲学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先导与灵魂,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严肃性非同一般。哲学创新固然需要人们智慧而大胆地突破,但决不允许人们无依无凭地杜撰。哲学创新必须以生存智慧的追问、具体科学的基础、文化传统的渊源、外来思想的借鉴、社会实践的需要为根据,坚持实事求是、立足科学、批判继承、取长补短与经世致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佛山涌现了众多作家,发表出版了大量的作品,但在数量繁荣的背后是影响力的沉寂。佛山的文学创作现状与佛山的社会地位不相适应,文学创作成了佛山建设"文化名城"的"短板"。佛山文学要崛起,需要一批文学的守望者,需要更多反映本土文化的优秀作品;作家们应该通过"触电"、"触网",去扩大佛山作家作品的影响力,赢得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 ,创作方法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此是伪概念 ,此观点不符合实际。事实上 ,在创作、批评、鉴赏实践中 ,创作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切入作品的特定角度 ,有助于区分和梳理繁杂的文学现象 ,而且它作为范型 ,对作家的创作具有领引、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文学处于一个“喧哗的状态”,文学现象层出不穷 ,文坛上如同起了“沙尘暴”,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况下 ,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是相当不明智的。于是 ,我在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上截取了一个“丘陵地带”——作家的写作姿态 ,作为我观察和论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特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与现代处境,使海外华文现代诗在意义上,表现为以典雅传统内容为主的多元混成。不仅包容中华传统文化题材思想,还融入西方文化思想和本土的文化观念,使其内容在生存画面、人文心态、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底蕴等方面呈现为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二难困境以及为突破困境而作出的有前驱意义的世界视野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7.
文化对文学的决定性作用几乎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它与文学的关系,并非可以进行对等理解。文学性不是讲现实“功利”而是讲心灵依托之“功用”的,它的启迪性来自于作家对文化普遍要求的尊重性反思,而不是顺从性认同。文学对文化的“动”不是“对抗文化”,而是“尊重又不限于文化”;不是“轻视什么和排斥什么”;更不是“文学超越文化”。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全球化的几点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全球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并存的现象。文化全球化不是文化的同质化和“西化” ,它展示的是多元文化交流、沟通和融合的丰富多彩的景象。在文化全球化的态势下 ,民族本土文化的发展在于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毛泽东的文艺观的内涵主要包括文艺的价值观、创作观和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观的价值不仅在于繁荣文艺事业,坚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奋民族精神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革故鼎新的发展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使得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种政治文化并存、公民政治心理多元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统合作用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 ,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