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宋太宗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政权以后,就着手重建封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具体工作主要是:一,消灭后蜀、南唐、北汉等地方政权,收复幽云,统一全国;二,抑武右文,扭转方镇权重、君弱臣强的积弊,防止赵宋政权成为继后周以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以上工作,宋太祖开其端,宋太宗踵其后。宋太祖在这方面的作为,不乏专文论述。宋太宗做得如何呢?本文试就以下三点,谈谈个人看法。改革官制和行政制度,独揽权力李筠、李重进反宋败死以后,赵普答宋太祖问,认为五代时期,干戈不息,帝王八易其姓,原因在于方镇权重,君弱臣强。宋太宗也  相似文献   

2.
宋初经学的守旧与开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初的政治统一与重建统治思想的客观要求公元960年,赵匡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陈桥兵变,后周被推翻。一个崭新的统一的朝代随之而起,是为宋。赵匡胤建宋,政治局面重归统一。但是,必须指出,这个统一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大局限性。宋太祖、宋太宗两兄弟虽然...  相似文献   

3.
论宋太祖、宋太宗的德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震 《天府新论》2002,(4):83-87
宋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经济方面 ,宋代的商品经济已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 ,宋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大变革时代。而这种变化 ,与北宋初期宋太祖、宋太宗的德政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奠定了这一重要变化的基础。因此 ,研究宋太祖、宋太宗的德政既具有历史意义 ,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太宗曾尊称神宗考李裕民宋代有两个皇帝除了庙号外,还有特殊的尊称,其一是宋太祖尊称艺祖或烈祖,此为治宋史者所习知。其二是宋太宗尊称神宗,它恰与赵顼的庙号相同,自元丰八年(1085)九月八日,赵顼获得神宗庙号以后,太宗这一尊称不再沿用,以致治宋史者多不...  相似文献   

5.
“宋太祖死时没有留下传位于太宗的遗诏”,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久成“定论”。这一“定论”的论据是:“官书正史中未记载过太祖传位遗诏”,“宋太宗即位时未宣布任何遗诏以杜众口之疑”。本文依据《宋会要辑稿》中首次发现的太祖传位遗诏和宋太宗宣布遗诏后即位的记载,说明上述“定论”在史料论断上存在着根本的失误,而在此基础上的所谓“定论”,也就很难成立了。同时,以往以这一“定论”为依据而得出的有关宋初政局的若干学术结论,也不能不重新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北宋首都东京顺天门外路北的金明池,与路南的琼林苑夹道相对,是当时东京著名的游览胜地。对此,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张择端有《金明池争标图》神品留世,还有当时众多的文人墨客写下不少诗词,把金明池当日盛况,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些都是研究宋代东京习俗及我国古代城市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略加介绍和分析。 一、金明池的开凿与水战表演 金明池建于何时?说法不一,但考之正史,它确实建于宋太宗即位之初。宋太祖于开宝九年 (976年)十月去世,其弟赵光义即位,是宋太宗,并于这年十二月改元为太平兴国。据宋人王应麟《玉海》卷147记载:  相似文献   

7.
论唐宋科举士风之三变及其对诗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广 《学术论坛》2006,(2):145-149
在唐宋科举士风演进的大链条中,最根本的变化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唐宣宗即位(847)后,第二次发生在唐亡(907)后,第三次是在宋太宗即位(976)后。唐宣宗开创了进士独尊的局面,也开始了唐代科场最黑暗的时期,广大寒士普遍蹭蹬举场数十年仍然如痴如狂,使得唐末六十年成为唐诗大普及的极端时期;五代(含宋太祖时期)文人远离科举,养成“吟癖”;科举制度在宋太宗以后展现强大的生命力,文人形成意气风发、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科举士风,由此促进了重理性、好议论诗风的形成。三次巨变,最终完成了螺旋式的回归,宋代文人的精神境界也实现了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宋太宗(赵昱)在许多方面反映出来的政治思想,与一般封建帝王相比,有不少相异之处。他的许多政治见解,不仅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而且来源于对历史经验的学习与借鉴。他继承宋太祖赵匡胤的遗志,统一中原,并把一个长期由武人控制和官吏贪浊的混乱社会,逐步改变为由文人控制的政权和基本稳定的局面,并影响到后来若干年的封建统治。其政治见解和政治主张为何?使我们不能不究其所以。  相似文献   

9.
宋太宗述论     
宋太宗是在一个不稳定的条件下接续太祖的事业,成为北宋继往开来的第二代统治者的。而在他本人各方面的条件都远不如太祖的情况下,要完成把北宋推向繁荣的重任,他就必须努力做一个明智的皇帝,给朝野上下树立治世之主的良好形象。宋太宗的努力确实没有落空,北宋之治的到来尽管在后世颇有争论,太宗的为人尽管仍然受到后世的非难,但我们客观地评价宋太宗的一生作为,就不能不承认,北宋成为继唐代之后的第二个在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的社会,应该有太宗的功绩。考察一下太宗在为政方面的表现,其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为正确…  相似文献   

10.
宋代士人的参政议政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收服了除北方的辽国与西北的夏国之外的其他各路诸侯,建立了大宋王朝。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统一、安定和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满足感没能维持多久,各种危机就已显露出来———对西夏、契丹作战不利;冗官、冗兵难以缩减,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民间一再发生反抗运动,使政府疲于应付等,这些都激起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氛围中,士人之间普遍地形成了忧患意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相似文献   

11.
王禹偁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许国丹诚皎日悬”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宋济州钷野(今山东巨野)人,是我国北宋初期一位被人称道的正直官吏和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学家。历代评论者对他比较推崇,但解放后,对于王禹偁的研究却十分冷落,这是很不公正的。王禹偁生当六岁之时(公元960),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组织兵变,夺取政权,建立了赵宋王朝。此后将近二十年间,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驰骋疆场,南征北战,消灭和吞并了地方上的一些  相似文献   

12.
重评宋太宗诏修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类书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文化发达的一个象征。而宋代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倡导,宋代官府和私家编修类书的风气大盛。以取材宏富著名于后世的宋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玉海》,前三部就是官修的。而其前两部却又都是在太平兴国年间由宋太宗下诏,组织人员修成的。平心而论,这不能不说是诏修此书的宋太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个贡献。但是,从南宋以来,直至今日,人们评说“宋太宗诏修类书”,却多含讥贬之意,认为不过是宋太宗于立国之初,唯恐前朝遗臣作乱,而仿效当年唐太宗的做法,以羁縻前朝遗臣的别有用意之举。倘若我们依据史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宋太宗诏修类书”的前前后后,结合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以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考察,就会觉得那因袭相传近千年的传统说法是有失公允颇无根据的。本文想就这方面作一点尝试,并以此就教于史学界的前辈和同行。  相似文献   

13.
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张其凡宋太宗朝的科举,最为引人注目者,乃是其取士之多。这一点,治宋史者多已注意及之。但是,关于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则尚未见到。本文拟对此一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尚祈指正。一、宋太宗朝科举取士的几点分析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976~997...  相似文献   

14.
宋太祖时期,经过对南方割据政权的多次征伐或招抚,川贵、湖广少数民族边区先后重新纳入北宋王朝的统治之下。统一南方后,宋太祖根据边区政治经济、民族情状和社会要求之变化等,及时损益制度,加强边区法制建设,诸多边区法令法规的先后制定和颁行,使宋在川贵、湖广民族边区的统治初步有了法制依据,并在制度上形成法律与民族政策互动统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与邹平张念书北宋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一1052),一生出将入相,功业文章,彪炳青史;人品道德,壮志情操,传颂千古。作为文学家,干载之下,即便是对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不甚了解的宰宰学子,一提起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  相似文献   

16.
驸马升行,是指公主下嫁时将驸马辈分升高一格,"以祖为父,以父为兄".实行驸马升行这一"国家旧制"的目的,一般认为是为了让公主"避舅姑之尊".这一针对太祖和太宗的驸马之间存在辈分差别而出台的特殊规定,主要贯彻于真宗时期.宋太祖和宋太宗是亲兄弟,他们的公主辈分是完全一致的,却由于年龄差距嫁给了两辈人,于是宋真宗借驸马升行的方式来维持公主们伦理地位的平等,同时也保持了皇室和驸马家辈分的平衡,显示了皇家的权威.不过这样做的后果是在人伦方面造成了混乱,违反了礼节,招致后代君臣的批评,治平四年二月宋神宗以诏令的形式将其废止.  相似文献   

17.
试论财产征用的公共利益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法的学说之中,财产权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个人对其所有的财产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绝对自由,人们建立国家和置身于政府管理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便是保护他们的财产。然后,私有财产应当从属于一个更高的社会目标,即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个人应当作出必要的让步和牺牲,因此,公共利益的认定也就成为财产权保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更真实的宋朝开国史,与宋代文献记载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其中北宋中叶以来士人描述的"崇文"气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宋太祖虽然采取了许多有利于文教及文治的措施,但其目的主要是扭转以往长期失衡的文武关系,以稳定秩序,却并未造就具有时代特征的"崇文"倾向.宋太宗朝后期才开始落实的"崇文抑武"治国方略,到北宋中叶遂形成突出的"崇文"气象.由此直至南宋,主流的士人群体在追忆本朝开国史时,有意识地描述并改造了当时的政治状态,赋予一种"崇文"的气象.其实,这一现象乃是当时价值评判下选择历史记忆的结果,并得到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赵润金 《船山学刊》2012,(3):141-149
从《全宋诗》来看,宋太宗是宋代升平诗歌当之无愧的鼻祖。宋太宗倡导升平诗歌的原因是崇文抑武。君臣赏花钓鱼赋诗形成了升平诗歌传统。宋太宗的升平诗歌具有特色,不是一般的诗歌而是乐章。宋太宗开创升平诗歌之后,在宋代皇族和大臣中得到积极的响应,形成了宋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宋太宗开创的升平诗歌正是百姓要要安居乐业的愿望在文学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 近读王夫之的《宋论》,其中卷一是评论宋太祖赵匡胤。总的来说,王夫之对宋太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兵不血刃而三方夷,刑不姑试而悍将服,无旧学之甘盘而文教兴,染掠杀之余风而宽仁布”“一人之泽,施及百年,弗待后嗣之棚踵以为百年也,故曰:光武以后,太祖其迥出矣”。在王夫之看来,宋太祖就是汉光武帝之后的又一个“英明之主”。当然,王夫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