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妇女的择偶问题是关系婚姻、家庭与生育的大事,弄清她们的择偶情况,对于提倡晚婚晚育,实行计划生育有好处.1989年我们曾在湖北省襄阳、荆门、枝城、石首、潜江五县市农村进行过调查,现将其整理出来以供参考.一、农村妇女择偶活动的年龄择偶活动年龄的早迟会影响妇女初婚初育的年龄,早恋就会早婚,晚恋就会晚婚.对于农村妇女择偶活动的年龄.拟分已婚育龄妇女、有男朋友未婚育龄妇女及没有男朋友育龄妇女三个层次进行介绍,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农村妇女进入市场姜守威,李险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妇女走向市场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引导农村妇女进入市场,消除阻力,以使她们的自身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结合对吉林省四平市的...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容是使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者之间保持协调的关系。导体地说就是: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和发展能力。权力和机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和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其实质就是将人与资源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态。妇女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否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妇女还承担着哺育后代的特殊责任,因而也直接关系到后代人的利益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妇女占了其中半数以上。没有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就谈不上是可持续的。但除…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农村妇女生育状况分析吕鹏俊龚幼龙冯忠蕙(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系200032)(西安医科大学卫生系710000)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育观念及生育模式也在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拟剖析西北地区农村妇女目前的生育状况及特...  相似文献   

5.
农村妇女就业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妇女就业的现状分析彭希哲,黄娟1979年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突飞猛进。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积极的经济增长因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国家教委/联合国人口基金会P04项目的“妇女就业与生育率”课题的调查结果,深化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农民的状况如何,代表了也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基本状况。人口问题也不例外。农村妇女生育率的状况也就代表和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生育水平。为此,研究生育率不能不把农村妇女生育率放在首位;降低生育率,也必须把农村作为重点。 我们常说,我国人口出生率在五十年代中期和整个六十年代形成高峰,七十年代以来才逐渐下降。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也正是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的基本趋势。但是如果看一  相似文献   

7.
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生育水平不代表我国农村社会生育意愿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因为生育意愿的变化受到社会和家庭多种因素的影响。借助莱宾斯坦孩子"成本-效用"理论,通过农村妇女边际孩子的选择对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偏好、孩子的经济成本以及抵御家庭风险、扩大家庭规模的效用在影响妇女生育意愿中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了解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对建设先进生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村妇女发展50年管窥鹿立中国妇女地位变迁的评价是近年国内外有关政府部f]及学者颇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和横断面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以及男女性别比较,均是客观全面进行评价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利用山东1935年邹平县有关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9.
有关资料表明,1986年市镇的多胎生育数占全国多胎生育总数的12.8%,而县人口的多胎生育数占全国的87.2%。以这样的水平计算,1987年全国农村大约有450万新生婴儿属于高胎次。因此,分析农村多胎生育现状,对于具体了解和把握中国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达到控制人口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妇女的生育决策权与生育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蒙、青海、甘肃、宁夏4省区11个贫困县33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1)在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女性不仅在期望生育的数量上低于男性而且对生男生女更加无所谓,(2)绝大多数女性在家庭生育决策中并没有实质性发言权,她们关于生育子女数量、生育年龄和生育问隔的愿望,均受到严重忽视;(3)一旦女性在生育决策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便会有效地降低生育率,特别是对那些生育率很难控制的贫困农户而言,其作用尤为重要,(4)在影响女性生育权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和参与生产的程度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机会,无疑将成为提高贫困地区妇女生育决策地位、从而降低生育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生育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地区间差异。妇女总和生育水平农村远远高于城市。90年代人口控制面临的困难就在于城市妇女的生育水平已非常低,不可能再下降、而农村妇女的生育水平虽还有再降的潜力,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已到了事倍功半的程度,仅仅依赖计划生育政策想把农村生育率降到预期水平是不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生育率居高不下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为什么我国城、乡妇女生育水平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生育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城、乡间妇女生育差距的拉大开始于60年代中期,而我国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是70年代以后,这就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间生育水  相似文献   

12.
农村妇女时间配置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时间,从单一的用于生育、养育的家务而转向将日益增多的部分用于经济参与,从而带来收入.当前这样的事正发生在中国大地,因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新的分析方法,也为把经济学中的时间配置理论用于妇女问题分析提供了时机和可能.一、承认妇女时间价值是运用时间配置理论的前提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讨论女性与男性的地位、状态、平等之类的命题.妇女问题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其根本背景就在于性别差异的存在.而性别差异的加剧的根源又在于女牲在人口再生产中的作用和时  相似文献   

13.
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观念和价值等具有很强的社区性,也就是说,在可比条件下,它们在社区间存在的差别远远大于社区内的差别。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在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和互动性;进一步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组织和公共资源等因素构成的社区全体成员的共同环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和社区的其他成员都是他(她)环境的一部分,我国广大农村妇女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历史传统、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她们受社区环…  相似文献   

14.
西南农村妇女东迁婚配态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舀的笠济毕制改革、农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闭式人口逐渐向开放式人口转变。在人口移动的大潮流中,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农村女性人口东迂婚配现象,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农村女性人口省际婚迁中的特殊现象 1.婚迂规挺日越庞大,流势逐渐增强。 省际婚姻迁移是指与居住外省的异性结婚而进行的迁移。这种迁移活动的主体以女性居多。解放以来,省际婚姻迁移一直存在,但数量和规模郁不大,没有形成迁移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际婚姻迁移,尤其是农村女性入口jL…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谓“农村妇女婚迁”,是指农村妇女因婚姻关系迁移外省外地落户而形成的人口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管理农村、市郊、城市之间的人口,实行了一整套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但农村人口之间因通婚而迁移,政策还是允许的。因此,婚迁现象历来有之。如灾区农村妇女为躲避自然灾害离乡婚配等。近几年,外省农村妇女来浙婚配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仅1985年以来,  相似文献   

16.
<正> 输卵管结扎,是深受农村有再生育能力妇女欢迎的既安全又有效的节育措施。从每一个村来说,年年都有10几名村妇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自愿采取这种一劳永逸的避孕措施。受术者通常在手术后1—5天,甚至在术后观察几小时就回家休息,这样,就使护理工作自动进入了家庭阶段。所以,如何科学地进行家庭护理,意义重大而深远。怎样才能做好农村妇女扎后的家庭护理?我想从衣、食、住、行、心(理),环(境)、卫(生)、护(理)等8个方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村妇女从业模式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确立了以家庭为主体的就业模式。这种总体就业模式的变化,使农村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妇女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农村妇女就业的机遇与困难同时存在,而且在省内各地区农村妇女发展状况不平衡。我们以1995年吉林省1,000样本的“吉林省农村妇女从业模式及发展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料为根据,给出吉林省农村妇女从业状况的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妇女从业结构的因素。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妇联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以建立妇女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引导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创业。截至目前,全镇共创建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15个。  相似文献   

19.
杨丹  丁恒  曾萤 《西北人口》2023,(5):110-126
农村妇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关注的重点群体,为农村妇女赋权赋能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实现家庭和社会和谐,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文章首先基于相对资源理论和文化规范理论剖析非农就业对农村妇女家庭决策赋权的作用机理,其次使用CGSS(2017)数据基于广义精确匹配(CEM)方法建立逆概率加权回归(IPWRA)模型,分析夫妻非农就业模式的差异对农村妇女家庭决策赋权程度的影响,最后采用中介效应模型(ME)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非农就业是影响农村妇女家庭决策赋权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机制取决于夫妻双方就业模式的差异,妻子非农就业主要依靠性别角色观念和收入效应赋予农村妇女“能力性”领导权,丈夫非农就业主要通过让妻子递补性地承担家庭决策赋予妻子“缺席性”领导权,而且不同的夫妻就业模式对子女教养、父母奉养、家庭用品支出分配以及购买高价家庭用品等事项决策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妇女病不但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生命质量,还对家庭和谐幸福及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是政府作为关注和保障民生、使广大妇女广泛而长久受惠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广东现行农村妇科病普查是否科学、合理,如何才能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妇科病的普查率,是政府十分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