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士道作为日本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在过往的研究中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未有人对其做历史的区分.考察日本武士道的历史发展和内涵演变,可以清晰地认知日本古典武士道和明治维新以后的武士道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明治以后军国主义提倡的近代武士道,成为奴化日本人民的精神制剂和帝国对外扩张的残忍工具,个体的贵族的武士道变成了全民的大众的武士道.区分古典武士道和近代武士道,并加以研究,可以为分析日本的相关活动找出界定的标准,对于深刻认识武士道在日本当今社会各类组织的运用和衍生,认识日本文化以及日本民族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毅  李逊 《理论界》2010,(12):147-148
武士是日本历史上特有的社会阶层,他的出现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武士所遵循的武士道也成为影响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武士和武士道皆已不复存在,但是武士道精神仍然存在并且在社会各方面发挥着影响力,成为日本迅速发展的动力之一。日本企业大多都是在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武士道精神虽然凝聚了自己本土的神道教意蕴和外来佛教思想,但也汲取了中国儒家的许多思想.武士道的勇、仁、礼、忠、名誉等德目,无不渗透着中国的儒家思想,正像日本伦理学权威新渡户稻造所说:"至于严格的道德方面的教义,儒家孔子的教导是武士道最为丰富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军事史上,近代日本军队以野蛮强悍著称,这其中封建武士道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把封建武士道改造为近代军人意识构成了近代日本军事史上的重要内容.《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的制定与颁布,使传统武士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为近代军人意识,最终成为支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5.
8、9世纪,适应武士群体战争实践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武士道在12世纪末随着镰仓幕府的建立而成为制度的道德规范,17世纪经山鹿素行等武士道理论家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又成为信仰的道德规范。19世纪后半期,由于明治政府的强制推行,武士的道德规范发展为日本全民的道德规范。在日本武士政权1000多年的历史中,武士道逐渐与日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沉淀为日本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对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述日本神道与武士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敬神崇祖为内容的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也是日本民族的主要感情生活方式;以忠诚勇武为内容的武士道是日本封建武士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战争道德,经七百年武士统治的积累,已积淀为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神道以其特有的信仰和祭祀形式,为武士道提供了宗教基础。  相似文献   

7.
武士道是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最初是以武士的行动为基点,逐步发展成武士群体的一种行为习惯,并随着武士成为统治阶级,这种行为习惯进一步内化为观念和精神.今天,即使武士道的行为基础和精神基础都已不存在了,但它作为日本所独有的文化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日本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日本军国主义渊源的探究,揭示日本民族军国主义意识由来已久,是由久远的武士道精神演变而来,要根除它实为不易,所以我们要警惕。  相似文献   

9.
张丽华 《云梦学刊》2008,29(5):36-42
解读梁启超的<中国之武士道>,考察该书缡撰的思想与时代背景,可以发现梁启超在传统思想、日本文化以及现实关怀之间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思想动态.在武士道与国家主义的结合上,梁启超与日本知识分子共享了相同的时代背景,然而,其内在的推演原则却是极其不同的,不同原则背后蕴含着中日传统之间的根本差异;而在对理想"武士"的塑造中,来自日本武士道的视野,成为梁启超选择和关照春秋战国之武人的重要标准,然而这个标准主要并非学理上的移植,乃源于它与梁启超所处的实力世界的契合.在梁启超思想的形成中,交织着观念变迁与实力世界的影响,两者的关系难解难分.  相似文献   

10.
近松门借助文学反映武士道精神既是对文学传统的承接与延续,也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日本民众的侵华迷梦和幻想,演示了武士道外化为侵略形态时的一种更为隐蔽的侵略形式——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在日本经历了国家化及与政治相互扶持的长期历程,因此与其政治和军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联系。日本佛教存在着某种功利化倾向,不太强调是非善恶的区别和“因果报应”以及“轮回”与“涅”等观念。僧侣和武士曾经相互影响,佛教禅宗在武士和政客的训练过程中发生过重大作用,对于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武士道发生的重要精神根源。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诱导"与日本民众"军国主义心理"之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将民众思想纳入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轨道,一方面对民众进行“物质利诱”,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对其灌输“脱亚入欧”、“主权线利益线生命线”、“受害(补偿)”、“天皇神国(武士道)”等思想。日本民众因这种长期的“政府诱导”而形成的“军国主义心理”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奠定了“民众基础”。正是在这种“军国主义心理”的驱使下,日本民众甘心情愿地充当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彻底清除日本民众“军国主义心理”对于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第三部作品<长日留痕>题材与前两部大相径庭,然而主人公史蒂文斯身上表现出的"管家性格",与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仍保持一致,在这个形象背后是作者对民族与历史更为客观和立体化的审视,体现出了"国际化小说"的倾向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前,中日两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性格不同,中国的统治者是文人,以“文”人仕立朝,以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道德基础;日本的统治者是武士,以“武”扬名人仕,以武士道作为封建统治的道德基础。因此,“轻武”与“尚武”成为中日两国在传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俊波 《船山学刊》2010,(1):216-218
儒学的本质是以“仁”为宗旨的思想,根本精神就是仁。凡是违反儒学的本质思想,违背以“仁”为价值导向,以人与人自身和谐发展的,一切反人性的道德畸形、人性变态和社会腐化等等都是儒学的异化。日本武士道正是这神异化的形态之一,并袁现出三神形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张群留日期间目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富兵强,也看到宣扬“武士道”精神背后日本的侵华野心及行动。于是他多次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分析日本侵华政策。“九一八”事变后,张群以解决民族危机为中心,根据对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提出对日外交方略,对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实施对日外交方针影响深刻。一、批判日本侵华政策(一)揭露日本分化中国的阴谋。1918年,皖系军阀段祺瑞借口参加对德作战,以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向日商借巨款(即西原借款),以扩充皖系军事实力,适逢张群访日,张意识到这是北洋军阀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大出卖。…  相似文献   

17.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国内发生了一场由如何看待军人战场自决等问题而引发的"义务与名誉"之论争。早稻田大学教授浮田和民认为军人战场自决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主张军人应为义务而战,而不是为所谓的名誉而战。陆军少将佐藤正则认为日军的士气正是来自于为名誉而战,因此主张军人应为名誉而战,而不是为义务而战。随后,井上哲次郎等人也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论争扩大开来。这场论争不仅涉及文明开化后的日本如何看待武士道的问题,更触及到日本传统伦理思想与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冲突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日本社会对于"被俘"的基本态度和观念。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军国主义以“在乡军人会”等群众性组织为其社会基础,又与天皇制度、神道、“武士道”精神等紧密结合,在近代日本社会,形成一般极其凶恶的势力。日本军国主义以无休止地对外扩张为其特点。扩张需要征服,征服离不开暴力。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与疯狂,是一切战争暴行之源。日本军国主义企图通过恐怖手段,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大规模屠杀,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中国人民停止抵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覆灭。但是,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分子与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南京大屠杀,以及对中国和东南亚侵略的问题上,进行翻案活动。我们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9.
山鹿素行批驳朱子学的性本论思想,但是并不抹杀"理"这一范畴,而否定的是理之超越性、形而上学的测面,并提倡径直主张向事物本身逼近。他以天地亦理气之相合,而妙用生生无穷,是天地已有气质来,其间人亦理气相合,其妙用名为性,则不可混天地之性。然而素行思想之重要特点,对人的诸情欲是宽容的对待其思想,对后世思想界影响巨大,尤其是由此而产生了日本独特文化特色之一———近世"武士道"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东亚哲学部分包含了宗教哲学、马克思主义、武士道以及当前颇受关注的环境哲学与公共哲学等问题,教育部分主要集中于民办教育与日语教学,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在这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