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量词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本文主要拿普通话量词同厦门话量词做比较,讨论厦门话量词的地域性特点。一厦门话量词的地域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厦门话有自己特有的方言量词。厦门话量词,据我们初步收集,约三百八十个,其中,属于厦门话特有的也就是普通话里没有的量词有一百四十八个,约占厦门话量词的三分之一强。现列示如下(括弧里的词指该量词通常配搭的名词或  相似文献   

2.
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存在着差异。比如方言中的“纸头”既指大的、整张的纸,又指小块,边角碎纸。类似的词还有“布头”。因此,我们,学习普通话不仅要在语音上下功夫,而且在词语上也应注意方言辨正,注意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词语,这样才不致于中阻信息,在交际中发生失误。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的一项语言文字工作任务,尤其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更要求我们大力推广普通话。师范院校是推普重地,然而我们在语音规范上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应该进一步做到词汇和语法上的规范。方言词语是指方言特有的与普通话构词法不同,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霞洞甘村黎话方言点、霞洞下春坡村哎话方言点调查的2 479条词语中,闽客方言相同词有819条词语,约占总词条的33.04%。其中498条词语与普通话也相同,占总词条的20.09%。霞洞闽客方言、普通话三者相同词语中比例较高的是性状形容类、植物类和饮食类,比例最低的是代词。霞洞闽客方言说法相同但与普通话相异的词语共321条,约占总词条的12.95%。霞洞闽客方言不同的词语计1 660条,约占总词条的66.96%,其差异体现在音节、语素、词缀、词序、亲属称谓词、动物性别词、代词、副词等多方面。从霞洞闽客方言词汇接触分析的过程来看,霞洞闽客方言有互相影响的迹象,但两者也都受到周边白话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有可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了电白羊角粤语、霞洞闽语、沙琅客家话等三个方言点,对电白粤闽客方言词汇进行比较和接触分析。在调查的2479条词语中,电白粤闽客方言相同词有624条,约占总词条的25.17%,其中415条词语与普通话相同,占总词条的16.74%。电白粤闽客方言说法相同但与普通话相异的词语共209条,约占总词条的8.43%。电白粤闽客方言不同的词语共1855条,约占总词条的74.83%,其差异体现在音节、语素、词缀、词序、亲属称谓词、动物性别词、代词、副词等多方面。电白粤闽客方言词汇接触情况较为复杂,接触的方式主要有整词借用、词素接触及两种说法并存等三种类型,其接触演变的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电白粤闽客方言说法相同但与普通话相异词语的增多上。  相似文献   

5.
<正> 一同音字、方言字和训读字流行在粤东地区,使用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潮汕话,早已被公认是形成较早的属于闽南方言的次方言。它不但保留了较多的古音特点(如无轻唇音,无舌上音,有入声等等),而且还保留了很多古语词。这使得它同普通话在语音上、词汇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因而,不少潮汕人搞起方言文学创作或方言研究,要记录潮汕方言词时,便惊呼潮汕话“有音无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词汇中包含大量方言词,它们大部分没有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有些词在当代北京话中也已消失,但却在我国其他一些方言中被保留了下来,它们在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能为<红楼梦>词汇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当代山东淄博话中就包含许多曾见于<红楼梦>的方言词,我们从中选取了前人较少关注的9个方言词(词组)进行考察分析,以此说明在<红楼梦>词汇研究中参考当代方言词是有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汉语新词中的方言词义渗透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的汉语 (普通话 )新词来源广泛 ,有外来词、古语词和方言词。其中 ,来自于港台以及上海、北京等强势方言区的方言词为普通话的词义系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填补了普通话词汇的某些表意空缺 ,改变了词的附加意义 ,譬如 :色彩、形象等等。新词中方言词意义的渗透是语言 (方言 )接触的深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8.
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差别的表现之一是同形而异义 ,采取望文生义的态度对待这样的方言词就会造成误解。本文以四川广安等地方言的“在行”一词为例说明此意 ,并对全面认识“在行”词义的历史面貌提供线索 ,指出《汉语大词典》在收录该词义项上的遗漏  相似文献   

9.
子长话是晋语陕北方言的一种地方话,其词汇系统与普通话颇多一致,但也有独特地方,如晋语子长话中有三种特殊词语:分音词、合音记号、逆序词。本文重点描写了长话这三种特殊的词语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构成语句的基本材料。方言词汇由于受地域、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在其音、形和义诸方面呈现着极其复杂的情形。用由形及义的方法,对舟山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可明确舟山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及其与普通话词汇存在的异同情况,为舟山人学习普通话词汇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河南过渡语中的方言词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过渡语中存在着方言词语问题 ,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对过渡语中出现的方言词语进行分类 ,有助于进行普通话的教学 ,即 :一是要重视方言词语问题 ;二是把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研究结合起来 ;三是在不同阶段 ,侧重点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顺昌方言词汇丰富多彩,词形词义、词的结构等方面富有地方特色,多音节化演变速度较为保守,有许多单音节词,保留不少古汉语词汇。通过探讨这些方言特点,比较与普通话的差异,促进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谈广东诸方言倒序词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这里的“广东诸方言”,指广东省境内的粤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文中所举的例子,实际上是取自广州话、梅县话和汕头话。“倒序词”指的是方言中词素顺序与普通话不同而词义相同的词。所谓“倒  相似文献   

15.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仙游话有别于福州话和厦门话的三类特色词概况:一、反映仙游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词语;二、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形同义异"的特色词;三、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义同形异"的特色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认为古闽越语词语的遗留是未能考本字和来源特色词存在的可能原因,宋代以来自成一体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数特色词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建瓯方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目前研究汉语方言的人,大部把福建的汉语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两种。闽南话以厦门音为代表,闽北话以福州音为代表。我们认为这种分法是值得研究的:第一,福建的汉语方言、单以厦门福州两地的土腔,是否就可以概括得了;第二,所谓闽北话,是否指的福州话。依我们的看法,福建的汉语方言应该不只是闽南闽北两种而已。而足以代表闽北话的,也应该是建瓯话而不是福州话。关于福建到底有几种汉语方言这一问题,我们暂时不想讨论它;这里打算  相似文献   

18.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焉耆汉语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大同小异。本文从所收集的4000多条焉耆汉语方言词汇中选择了约500条方言色彩较浓的词汇。按其来源分作“方言词”和“借词”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长江大学芜崧教授的<湖北江陵方言>于2008年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全书40万字.这样的篇幅在汉语方言研究著作中是少见的.书中解释方言词语2100条、惯用语285条、方言成语176条、俗语108条、谚语言69条.另外,还解析了<楚辞>中的江陵方言词39个,扬雄<方言>中的江陵方言词90个,章太炎<新方言>中的江陵方言词45个,其他古籍中的语词143个.书中对江陵方言词法、句法,特别是惯用句式的描写,多达上百种,信息量大,读来令人畅快,有耳目一新之感.笔者认为该书有如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