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良的种子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2.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3.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卉卉(化名)睡熟了,王女士无意中看到了女儿写的第一篇日记,当看到用汉语拼音拼出的日记,内容竟然是:“我的愿望是妈妈不要打骂我,还希望妈妈不要烦我……”王女士当即就愣住了:没想到女儿人生的第一篇日记,竟然要求母亲不要打骂她,而且稚嫩的言语中居然对深爱她的母亲充满了怨恨!  相似文献   

4.
王阿姨是我们村里卖豆腐的。村里的人都夸她的豆腐又大又厚又有味道。买她的豆腐,既合算又放心。所以,她的豆腐成了左屯右村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以前,我觉得卖豆腐的王阿姨不过是一个生意人, 不太在意她,可是最近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郑立 《社区》2005,(9):18-19
家政女工王维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按照家政公司的安排,一大早准时赶到雇主家去做小时工,而雇主却已经另请了别人,连门也不让进。王维亚要求和她见面谈一谈,而雇主却在电话中推说没必要。以往,这种情况往往是家政服务员吃“哑巴亏”,可王维亚不甘心:自己应约而来,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打发了。她决心亲自向雇主讨个“说法”。于是,她向小区保安说明情况,一个人来到了雇主家。雇主承认是她向公司请了小时工,但她觉得事实上没有享受到王维亚提供的服务,所以并不同意支付费用。王维亚心平气和地对她说:“我们公司和员工都按您的要求去做了,那…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花园     
母亲在59岁的时候进了城,住进了父亲在退休5年后才买的集资房里,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可是这种在许多人眼里方便舒心的生活方式,却久久不能得到母亲的认同。进了城的母亲总也忘不了村里的老宅和她亲手栽种的花和树。她经常说:“坐便不得劲还费水,地板砖不停地擦还脏,煤气灶熬米汤不香还费钱,阳台晾衣服干得慢还挡住光线,防盗门一关亲情友情就全关在门外了。而最最主要的,是城里不好养花,无法种树,怎么也比不了我那村里的大院子。”每逢此时,我总是笑着说:“妈,没花可以养花,没树可以种树嘛!”于是,母亲便开心地点头。母亲爱种花,爱栽树。她…  相似文献   

7.
母亲今年61岁,按现代人的眼光,这并不算老,但母亲总是说她老了,记性越来越不行了,脑子也越来越不听使唤了。今天回到家里,母亲说她昨天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害得她昨晚一夜没睡好觉。我连忙问,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才慢慢把事情的经过讲给我听。昨天下午,村里来了个卖红枣的,母亲听到吆喝声就随便拿了一张面额50元的钱出了家门,来到卖红枣的地方。周围已排了不少人。母亲问了问价钱,是10块钱3斤。卖红枣的很忙,一个挨一个地给称着,有的人现给了钱,有的说送回枣后再拿钱来。母亲因记性不好,出去买东西一般都是拿现…  相似文献   

8.
胡晓 《社区》2010,(24):6-8
细节尽孝最暖心 母亲生日前夕,小月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设计独特的日历册。小月搜集了一些自己的照片或与父母的合影,还有小时候的一些有趣的照片,到专业影楼里经过加工扫描,做成1月到12月日历卡的背景,空白处还写上了对母亲祝福的话。不出她所料,这份颇费心思的礼物使母亲深受感动,称这是自己收到的最有纪念意义的生日礼物,连家里的叔叔阿姨也赞她“有心”、“孝顺”。  相似文献   

9.
何洪泽 《21世纪》2010,(4):42-44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玲,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一一护送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如今,她的人生也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0.
“抠”字,仓颉造字赋予它颇具形象的结构:左半部为“手”,右半部为“区”,即用手抠;而手受“心”驱动,亦可称之用“心”抠。“区区”表示微小,少。也就是说用心用手“抠”出的所需,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有了“抠”的意识,不仅自己“抠”,大家都来“抠”,且坚持“抠”下去,该不会是“区区”之量,“区区”小事了吧。据报载,山东即墨市10年来欠发教师工资1007万元,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4000万元,加上集资款共计5000多万元,涉及上万户家庭,由此而引发集体上访等现象。调整后的市委、市政府班子上任后,以“抠”费用为突破口,实行“六个卡住”,即卡住…  相似文献   

11.
玫瑰往事     
陈永林 《社区》2004,(18):63-63
孙秘书拿着一张报纸对王总经理说:“王总,您看这条消息。”王总一看,原来一个大学生的母亲患尿毒症,女大学生许诺谁治好她母亲的病,她就嫁给谁。报上还登了女大学生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很漂亮,眼睛很大很有神。孙秘书说:“王总,您看——”王总说:“行,你去办吧。女大学生的母亲  相似文献   

12.
读者广场     
说泰国总理母亲摆小摊 泰国总理川·力派的母亲川·梅尽管已86岁高龄,但她至今仍在曼谷做小摊贩,做卖些虾仁、豆腐、豆饼、面饼之类的小生意。她向人说:“儿子当总理,有出息,与自己摆小摊做买卖并不矛盾。” 对泰国的国家制度,本人缺少研究,且对那里变态的“人妖”和泛滥的色情没有好感,但仅就这一件事而言,让人顿生许多感慨。这件事起码说明这位泰国总理的母亲是勤劳开明的,说明这位泰国总理不以为自己身居高位,母亲摆小摊会使他难堪“丢面子”,从中也能观  相似文献   

13.
陆凡 《金陵瞭望》2006,(3):44-45
相信有很多人看过一部反映孤独症患者生存状况的经典影片——《雨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生存着一群小“雨人”:他们有双眼,但只对旋转的轮子感式趣;有双耳,却对周围的声音,包括亲人的话充耳不闻;他们沉默不语,仿佛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对这种极难治愈的心理疾病,很多人选择的是“放弃”。 但在南京,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十余年不断的耐心,以她自己揣摩出的独特方式,成功地帮助孤独症的女儿走上工作岗位。相信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对许多心理疾病患者的父母都有启迪。  相似文献   

14.
邱晓冬 《社区》2005,(1):52-52
“抠”大妈本姓寇,年届70,头发花白,面目慈祥,身体很硬朗。也许是早年当过妇女主任的缘故,说话粗声大嗓,每天提着个很旧的大书包。见人至多打个招呼,说句“吃啦”、“干啥去”,就去忙她个人的事了。 人们叫她“抠”大妈是因为她太抠。每天太阳落山前,她就早早回家吃完饭,然后带上小孙子出去散步,回来不开电视、不开灯,摸索着脱衣服睡觉。大妈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给她买回来的电冰箱,一年到头不开,只当碗柜用。别人家每月电费一二百元,寇大妈家不过一两元钱。她用水很讲究,淘米的水要留下刷锅,然后澄出清水来再涮墩布,涮过墩布的水再用来浇花。…  相似文献   

15.
偕母亲逛街     
今天是双休日,见天气不错,便去外面租了一辆车,对母亲说:“娘,今天我们带你出去逛逛。”母亲穿戴好,却犹豫了:“唉,我一个老婆子逛啥?还是呆在家里看门吧。”我和妻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硬是把她拥上了车。母亲这辈子真不容易,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给我和哥哥成了家,供姐姐读完了大学,并伺候着丧妻多年的叔叔,直到他去世。母亲得知我们要雇保姆看孩子,又执意随我们进了城。她说,“找人看孩子要花钱,我是孩子的奶奶,照看孩子是我份内的事。”母亲来到城里三年有余,从没踏出家门半步,也从不去左邻右舍串门。每日为我们洗衣…  相似文献   

16.
珍藏的名字     
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村人,村里办过几次扫盲班,次次要她放下农活去学字,但母亲总是找出一张纸一支笔来,当着那些干部的面利利落落地写下几个字让他们看,  相似文献   

17.
骆统     
骆统小时候,有一年闹饥荒,乡里的和逃难的人没粮食吃,饿得浑身无力。骆统见了,吃得也一天比一天少。姐姐见他总是难过的样子,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看到大家连糟糠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只顾自己吃饱呢?”姐姐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吃苦呀!”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粮食交给骆统,又告诉了母亲。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后,母亲在婚介所给王跚跚找了一份办事员的工作,就是把一张张邮寄来的未婚青年的材料,转抄到大张的红纸上,然后张贴到门口的婚介宣传栏。没多久她便感到百无聊赖,于是每天就下意识地将自己认为情况合适、性格相符的人的材料贴在一起。没想到,还真促成了几对。  相似文献   

19.
肖复兴在母亲去世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他感激母亲对自己的爱,对自己没能在母亲生前理解她而深深内疚。然而,“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与伴侣》2006,(12):49-49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天乌镇建华村,有位102岁的寿星,叫张光健太婆,她是都江堰市62位百岁老人中最有“个性”的,非常注重树立自己的形象。她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酷爱清洁,喜欢打扮自己。人们无论在什么场合见到她,都是一身笔挺而整洁的衣服,端庄富态的仪容,满头银丝不乱,绣花尖鞋纤尘不染。她孝顺的儿子李进修、儿媳叶宗群介绍说母亲生活上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习惯,一些邻居说她有“怪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