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海清 《当代老年》2008,(12):11-11
将“精神赡养”纳入地方法规,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强调儿女常回家看看的重要性,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除了物质上保障老年人正常生活外,精神赡养也万万不可缺少,老人希望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儿女应该尽可能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为什么在许多家庭里变成了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呢?究其原因,是“家风不好,家教不严”。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在世纪之交步入老龄社会,并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同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并列为老年人赡养的三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更加突出,需要构建多层次支持体系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赡养,使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都能“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3.
袁风华 《当代老年》2008,(12):10-11
从今年10月1日起,《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作为赡养人的一项义务写入地方法规。消息一出,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章法 《老年世界》2006,(20):14-16
一曲《常回家看看》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家、对亲人的爱,更是唱到了无数老人的心坎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儿女却很难回趟“家”,很少与老人一块吃顿饭,拉拉家常。一些老人无奈之下走进法院打起“精神赡养”官司,不要儿女钱物,只要儿女常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青年对这一现象的态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80后城市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在精神赡养对象的责任认同上遵循着血缘关系为先兼顾姻亲关系的原则,履责动机具有鲜明的反哺性质,理想目标的定位日趋现代化,但在履责时间起点的认识上分歧显著。情感慰藉方式因居住方式的不同而有别,精神赡养行为表现为礼节性尊重较容易,但在事关子女切身利益或核心价值观念时尊亲较难。在社会融入支持方面,文化反哺已成常态,积极支持老人参加社会活动,支持老人展示生命潜能也是融入支持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法院正在受理越来越多的“精神赡养”纠纷。北京市延庆县法院2011年受理的51起赡养纠纷案件中,超过609,5的当事人提出子女“每月回家一次”的诉讼请求。而在北京市的其他基层法院,近年来受理的“精神赡养”诉讼案件也在逐年攀升。(2012年12月18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7.
8.
9.
莫特 《老年世界》2010,(21):14-15
儿子与父亲发生矛盾,儿子埋怨父亲不慈,父亲却说儿子不孝。当父亲在这场家庭纠葛中恼怒烦怨旧疾复发住院治疗后,一场围绕精神赡养的离奇官司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思想的文学巨匠之一,他所创作的以《家》与《憩园》为代表的“家”小说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家》以高家为线索,向读者介绍了高觉慧、高觉新和梅芬等受到以高老太爷为首的旧家庭折磨的年轻人,和他们为逃脱深渊似的家庭而展开的反抗与斗争。《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巴金在抗战时期重归故里的经历,他以“黎先生”作为第三者的视角讲述了以杨家和姚家为代表的新旧家庭在生活状况与价值观念上的异同,展示了一座大公馆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传达出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复杂情感和对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国老龄产业研究迅速发展.十分鼓舞人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老龄产业孕育而生,如何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成为新世纪老龄领域的重要话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探讨。中国老龄协会、北京大学人口所与光明日报合作于1997年首届召开全国老….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精神养老是对敬老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体现了敬老文化的内在本质要求.精神养老既包括老人从家庭、社区、社会等层面所获取的尊重、交流与沟通等方面的精神支持与服务,还包括老人自身对精神愉悦、社会参与、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层面的诉求,是文化模式、养老模式、行为方式和关系模式的综合统一体,是敬老文化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1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被国务院正式颁布下发了。《规划》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我国发展新时期的老龄事业提供了根本性的行动纲领,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解决老龄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张凌燕 《职业》2011,(19):26-26
尽管不同企业的文化精髓提炼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共进。和谐,在本质上就是营造一种家文化。家,意味着人心里最有归属感的地方,沐浴人性最美好的地方。从家庭关系的经营可以推导出企业"家文化"的经营。一是一切从称呼开始。长辈有尊称,爱人有昵称,平辈和晚辈有小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