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芳 《学术探索》2002,(2):106-109
本文描述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新时期女性作家对情爱性爱描写的文学现象 ,并通过分析指出女性作家情爱性爱描写的嬗变 ,即从通过对情爱性爱的描写表现对女性精神的求证 ,追求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对女性存在本身的意义价值尊严的思考。到对女性作家对情爱性爱非常具有个性化的自我感受的表述和追求 ,情爱性爱本身的描述。表现集体精神之外的一种纯个体、个性、个人的满足 ,对感性 ,对女性生命力本身的认可。社会生活的不同 ,女性作家对情爱性爱的认识、表述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付邦明 《中州学刊》2007,(3):233-235
在中西情爱诗中,诗人对男女之间纯洁美好、忠贞不渝、欢乐幸福爱情的描写和歌颂,是基于人类自然的、共同的人性本质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西爱情诗的共通点。但是,由于中西方社会不同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其情爱诗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艺术特征,昭示出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诗歌风貌。中西方情爱诗反映出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蕴及文学旨归。  相似文献   

3.
每年三月十五的贵州苗族“姊妹节”,又称“东方情人节”,是指贵州省台江县,施县以及剑河县部分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每年春季由妇女们主持的吃姊妹饭的节日,姊妹节是苗族人民的民俗文化奇观。曾经一度成为后来的中原民族的一种情爱生活方式。尽管中原地区的情爱生活方式被后来的“男尊女卑”和“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阉杀了,但在苗族民众中,这个传统的情爱生活方式却一直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书信是体现他作为思想巨匠生命本真存在的一大文本群,其中蕴含有情爱、幸福、励志、批判以及交往、探索等方面丰富的生活话语,这些书信中的生活话语凸显鲜活流溢的生活情爱,映现冷峻理性的生活智慧,编织人际关系的生活网络,开辟思想实验的生活场域,追求自由解放的生活超越,具有生活文本话语的特质,它启示当代人,面对生活世界,应把持情爱之真,敞亮生存之智,优化交往之网,因顺生活之道,保有幸福之心,因而是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它所凝结的优秀话语元素渗透于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将有益于引领当代人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言情主题包括三个方面:情爱的空中楼阁,情爱的社会话语,情爱的畸形世俗化.民初的哀情小说所描绘的情爱的空中楼阁,构成了眼泪的世界.情爱的社会话语,既能反映作为社会人的本质和观念,更能折射复杂的社会景观.情爱的畸形世俗化,当情爱的表达违背社会话语的常态时必然是一种畸形,畸形的男女情爱很难按照世俗社会的存在法则正常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情爱主题一直是普拉东诺夫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该作家的情爱主题包括两种写作倾向:一方面作家从情爱审美“自身的合法化”的角度书写情爱,使得其作品的情爱具有自然本体性倾向;另一方面,他同其他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因其笔下的情爱主题的依附性和他律性,使得情爱描写成为道德探索和表达创作主旨的手段和过程,情爱主题服务于大的诗学语境,因此情爱主题又具有社会理念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盛唐文学的自觉,是词体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盛唐诗坛对于诗歌中情爱题材的回避,为词体形式出现在情爱题材上提出了需要。盛唐对于初唐宫廷诗和宫廷应制方式的批判,客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宫廷文学形式出现的要求。王维与李白虽然同为盛唐文学自觉的旗帜,但王维更为代表正统的士大夫集团,而李白天宝初年的宫廷供奉生活,则成为了李白写作宫廷应制词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在"十七年"文学中,情爱叙事并非如一般所想象的那样完全被压制。在意识形态的规范下,作家们对情爱的表达时常通过一些迂回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对被看成禁忌的恋人间的身体接触的描写更是如此。"情爱身体"间接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通过一些意外的情境将恋人间的身体接触合法化、借助身体语言、设置恋人外的第三者开"性"玩笑的方式、把两性之间的性吸引进行距离化和审美化的处理、描写非政治的民间人物的情爱等。这些方式使小说保持了一种叙事上的紧张感,并改写了"十七年"文学革命叙事中的情爱书写单一、透明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鄂西土家族跳丧习俗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丧是流传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种丧葬仪典。它传承了土家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表达了土家人乐观的生命意识;展现了土家人炽热的情爱生活。  相似文献   

10.
论"三言""二拍"的情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特 《江淮论坛》2005,(3):145-149
"三言"二拍"非常关注男女两性关系问题,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情爱观一方面严厉批判各种性错乱和性放纵行为;另一方面对男女之间正常、健康的情爱持肯定态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既是小说作家对时代风气所作出的反应,也寄寓着他们对两性关系问题的严肃思考男女之情是天然的,应该得到承认,但又不是纯粹的个人性行为,必须受道德理性的规约.此外,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人的情欲还应该有所节制.对于两性关系问题,冯梦龙、凌漾初在欲、情、理三者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他们的情爱观代表了晚明文人进步的情爱理想.本文通过作品--时代--作家这一线索对"三言"、"二拍"的情爱观作一比较细致、深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高翠元 《兰州学刊》2005,(6):270-272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区分出了不同层次种类的情,其中朝向大自然的热情最为显明。其小说呈现了人类遭遇现代后的搏斗的体验,反映了日常生活的残酷性和非人性,意在维护情爱的理想,为感情张目;志在揭示平凡生活中的摩擦,不厌其烦地制造习常和平中的悲剧,展现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13.
周志雄 《学术探索》2005,(5):124-128
小说情爱叙事的电影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小说的一种传播形式,电影中的情爱叙事与小说原著的差异是简单的,但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爱情对专制的控诉到爱情的存在主题,从“移植”、“强化”、“改写”等几种不同的改编方式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九部电影对小说情爱叙事的改编,见证了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历史变革和多元化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对情爱主题的抒写,凸显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变化过程。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情爱母题是以“爱的解放”的姿态出现的,主要是为了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中国当代女作家的情爱母题则主要是以女性在爱情与事业、事业与家庭的两难抉择中的困惑与迷惘为中心,潜入女性的内心世界,张扬女性的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周志雄 《学术论坛》2005,(11):160-163
小说中的情爱叙事常常表现出超时代的隐喻意味,这种隐喻意味不仅呈现了情爱叙事本身的永恒性,也使小说具有哲学或宗教思想的深度,从而表现了“人类的永恒困境”。这种深度情爱叙事提供了文学对人生发现的可能性,它面临的困境是思想与形象如何粘合、小说如何有所发现,而不是简单地演绎一个哲学或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16.
在婚姻情爱的众多禽鸟象征中,凤凰颇具特色.凤凰在婚姻情爱中的表现形式,其一为象征情侣或配偶,如: "凤凰配"、 "双凤配"、"鸾凤配"、"龙凤配"等;其二为情感的寄托物.凤凰的"性"变决定了其在婚姻情爱的象征中的角色演变.以凤凰比拟婚恋,不仅体现了情爱的和美、热烈、深厚,而且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才子佳人的理想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七年革命战争小说中,国家民族解放的战争伦理叙事和个体人性解放的情爱伦理叙事有主有次地共同服务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性想象与新社会情爱想象的欲望阐释,蕴含着现代民族国家生成过程中个人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及传统儒家文化思潮的抵牾与磨合,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书写了现代中国革命"新人"主体、现代民族国家意义共同体的历史生成和话语修辞,形成了革命伴侣式、男性战斗英雄与民间女子式与阶级/民族超越式、悖伦淫乱式等四种具有主导性的战争/情爱叙事模式。这几种主导型战争/情爱叙事模式表达了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的战争情境下个体所应有的情爱选择、进行方式、最终结局,以及这些因素会对战争局势产生的影响方式及程度。但它们不仅只是政党政治意识形态对社会体系的全面渗透与组织规训的话语证明,还涵盖着更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核和复杂的话语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黄南珊 《江汉论坛》2004,(10):125-128
弗朗西丝卡作为《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是当代西方情爱文学中富于奇情异彩的独特形象,其所体现的梦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执著与超越的张力关系,构成其浪漫情爱世界的三个叙事节点;其婚外情缘的冥冥注定、自由天性的焕然激扬、理智舍弃的相反相成,昭示了情爱本体与情爱主体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佛经《法苑珠林》对沈从文《月下小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结构上,沈从文借鉴了两者的框架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嵌套结构;在内容和主题上,沈从文吸取了《十日谈》的情爱与智慧内容和主题,从《法苑珠林》摘录了与情爱、智慧和牺牲相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中的情爱错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具体地阐述大众文化的由来及其特性入手 ,去系统地分析大众传媒、通俗文学以及时尚等因素对于现代情爱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大众文化的两重性 ,论证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仍然需要个体主观上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及其精神需求层次。本文批评了大众文化中情爱价值取向的平庸和肤浅 ,并且着重指出当代情爱的物化和性爱的技术化倾向与无主题、无思想的大众文化赝品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