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可以看到许多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痕迹,并对其的经济思想做一简要评价,从中了解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他的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印度近代改革家、思想家达耶南陀·萨拉斯瓦蒂的新经典主义和他对印度宗教与社会改革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隋书·倭国传》所载叙述7世纪初倭国情况的记事中,有倭国使者说明倭王王权及倭王执务情况的生动描述。针对其中有关“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的记载,学界通说认为使者说明的内容是倭王的兄长为“天”,倭王的弟弟为“日”,倭王在夜间执务,日出前和“日”交换;这种执务方式是基于倭国未开化思想而出现的。但此记事可以理解为:倭王即“天”、弟为“日”这一说法是学习中国天文知识和阴阳思想的倭人自己构思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总是将韦伯的经济社会学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1904-1905)联系在一起,但本文所要指出的是,韦伯的经济社会学并非如此,它是韦伯在其人生的最后阶段即1919-1920年所新发展出的观点。本文将列举和简述韦伯(晚期)的经济社会学观点,并着重论述其关于“经济社会行动”和资本主义的三种不同类型(理性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的观点。同时。本文也将指出,对韦伯本人而言,经济社会学是他常称之为“社会经济学”的这样一种更一般的经济科学的一部分。最后,本文将以出现于韦伯著作中经济社会学范例和新经济社会学范例之间的比较结束。  相似文献   

5.
6.
是哪些特殊的性质构成了酷儿的生活方式?福柯所说的那些新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子的?福柯在他回答同性恋媒体的访谈中,透露了一些他内心的想法。他心目中的第一个挑战是“使我们自己对快乐无限地易感”,从而发明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能够为增加快乐提供某些策略途径,能够使我们摆脱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公式——那种除了纯粹的性接触,没有其他选择的公式。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将身份与爱情合为一体。福柯对选择的缺乏提出了抗议。  相似文献   

7.
8.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及其随之而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是日本侵华史上一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一直是着眼于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当权者的所作所为,关  相似文献   

9.
孙德喜 《唐都学刊》2000,16(2):104-107
庄之蝶与夜郎等都是乡下来的“都市人”。他们离开故土闯入都味着与农业文明割断脐带,而社会大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社会严重失序他们倍感困惑和焦虑,他们的文化心理决定着他们向传统文化退缩。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 11”事件发生后 ,随着美国确定阿富汗塔利班为军事打击的目标 ,其南亚政策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如何准确把握美国南亚政策今后的走向 ,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一、“9· 1 1”事件前美国的南亚政策近年来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对其南亚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在克林顿执政后期 ,这种调整已经显现出较大的力度。这就是彻底改变冷战时期“美巴轴心”的战略关系 ,以及冷战结束初期“印巴均衡”的平行政策 ,转而奉行“重印轻巴”的倾斜政策。1 布什上台伊始 ,美国南亚政策“扬印抑巴”的趋势更加明显 ,不仅出…  相似文献   

11.
12.
罗姆莫罕·罗易不仅是印度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而且是宗教和社会改革的倡导者.他坚定地反对宗教蒙昧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为印度的复兴和民族的觉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印度近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他的哲学、宗教与社会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治儒学史特别是儒学南传史的缘故,我对越南儒学和思想史甚为留意,也做了一些探讨研究。在此过程中,阅读过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戴可来教授、于向东教授的一些论著,深感他们在越南史包括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功底深厚,用力甚勤,成果丰硕。他们的许多观点,颇有见地,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15.
16.
<<阅微草堂笔记>>因果报应问题辩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泰平 《唐都学刊》2000,16(2):92-94
《阅微草堂笔记》一书含有不因果报应的内容,历来论者对此大多持否定态度。本文结合文言笔记小说的传统题材,通过对纪昀思想以及作品具体分析,认为:写因果报应,只是纪昀曲笔为文的一种手段,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暴露黑暗腐败的官场和世风日下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