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当我们与新朋友结交之后,却不一定能进一步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跨越了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尊卑之间等种种交往障碍时,却不一定能把关系推到更高一级的层面;当我们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却不一定能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相与为一的美妙境界。所有的这些关系都还囿于“一般”。纵观交际现实,这种“一般”的情景十分普遍。有人安于现状,但更多的人希望能超越“一般”,把自己的交往再推前一步。增加交往强度所谓交往强度是指交往的密度和深度。交往的密度是说交往要频繁、密切,不可失之疏淡。交往的密度是交际关系状况的反映,也…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人们的文化背景对其交际方式,以及交际范围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层次相同或接近的人之间共同点多,彼此更易交往和沟通。也许正因为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很自然地形成了以文化层次为纽带的相对稳定的交际圈子。然而,这些圈子既使人们得到了友谊的满足,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交际的广度。所以,从广交朋友的角度来看,冲破这种文化背景的界限,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交往,不论对于发展自己,还是兴旺事业,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来说,主动与文化层次高的人交往,无疑更是大有裨益的。从实际情…  相似文献   

3.
人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要经历这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由会答众生所刻画出的无数条人生轨迹相互交叉,便形成了这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换、行为交往、语言交流、情感交融等都是人生的艺术和学问。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入情练达即文章”,其中的洞明世事和练达人情便是交际学的核心内容。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之间的交往规模、范围和频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益发展、扩大和加快,而且这种交往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许多新的东西需要人们去适应、掌握和运作。因此,现代交际学是每个现代人都需要的学…  相似文献   

4.
如水之交     
这里所说的“交”是交往,而不仅仅是交际。交际与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但在程度上存在着差别,进而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交际上广泛的、随机的、快速的,不免失之于没,因而属于钱交。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可以在一次聚会中认识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人。不断地相识,又不断地忘却,只有少数人才留在记忆中。这种交际与其说是在结识人,不如说是在搜集人事档案,以备在需要时查询。交际之“际”是边际、边缘,只交到“际”,缺乏深度,是交际的特点。在普遍交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与少数志趣相投者继续联系,有可能越过交际之“际”,实…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21世纪迈向世界的通行证。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自己的体面,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单位的形象。为了适应这种现代交往的需要,学习礼仪知识、了解礼仪常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希望本刊的“礼仪”栏目能成为您生活工作中的交际指南,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继续关注此栏目,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6.
求助交际“多媒体”尹发跃现代社会结构是多元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多元的,现代人的交际方式当然也是多元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交往不必要也不可能每次都是面对面的,电话、书信、鲜花,或双方熟悉的第三者引见都是可以经常使用的交际渠道。同一寝室的男生涛老是把耳机...  相似文献   

7.
现代交际特别注重交往的艺术,交往的技巧,似乎现代人只要修好有关交往的艺术和技巧就能纵横驰骋于所有的交际场合,而且无往而不胜,或者一定能出奇制胜。因此,街头书摊随时触目可见《交际的艺术》、《现代交际大全》等等。偶尔,在书摊上,我也捧起一本《交际指南》类...  相似文献   

8.
人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进行的。有些交际场合,一经人的着意选择与设计,便形成了特定的情境。其中的一景、一物、一支歌、一幅画等,便都渗透着交际者的意图,具有鲜明的情境意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的交际活动,为交际的主体服务。情境在交际中虽然表达的是一种“弦外音”、“画外意”,但其表义功能还是十分鲜明的,并且具有多方面的用途,无论是政治、军事方面,还是商贸或日常生活方面,用得好,常能收到交际的奇效.1、初次与对方交往,对对方的思想、秉性、交往目的不甚明了,利用交际情境,制造友好的氛围,开辟一条…  相似文献   

9.
交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的目的,不同的实现方式,往往会导致天壤之别的结果,为了使交际交往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交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铭记以下几点: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入乡随俗、摆正位置、以对方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校园里,男孩和女孩交往时,微笑往往是女孩特有的较力,也常常是得到男孩欣赏的重要原因。可是,大多数男孩在欣赏女孩的微笑时,往往忽略了自己,其实,微笑更是男孩的一种令女孩不容拒绝的征服力,男孩的微笑同样能得到女孩的青睐。我是一名普通的师范大学生,并没有很出色的交际才能,可是在和女孩的交往中,我学会了使用微笑这种意蕴深含的交际工具,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刚进大学,系里为组织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要我负责节目的组织、策划,更重要的是必须到外语系去拉几个有特色的舞蹈,因为外语系的女孩在全校是出了名…  相似文献   

11.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都为自己不善于交际而苦恼。由于性格内向,他们大多落落寡合,不引人注意。他们虽然也有和别人亲近的意向,但性格上的固步自封、畏首畏尾,使他们缺乏主动性、进取性,因而,性格内向的人大都不善于交际,也不会交际。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被内向性格所束缚,想与别人交往,又怕被冷落。于是,便只好在“躲进小楼成一统”中自怨自艾、闷闷不乐。其实,性格内向的人更希望和别人交际。那么,性格内向的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呢?总的说来,性格内向的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交际有时不免是需要媒介的,这媒介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交际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与深入。本文拟就交际媒介中的“小孩子效应”作一点探讨,以期对人们的交际提供一点帮助与参考。在实际交际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小孩子的媒介作用,以达到令人满意的交际效果呢?-.让小孩子成为交谈的话题。亲子之情人皆有之,谈论子女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感兴趣的话题。商业谈判之余,谈谈孩子不失为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工作之余,问问对方孩子的情况,诸如生活、学习之类的情况,不失为一种关心;同…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交际也是一样,如果不了解交际对手的情况,就主观地采取行动,不但不会取胜,而且还会出现得罪人的结局。经验证明,了解对手是交际的起码要求。了解对手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习惯,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避违。这些东西在交际中都会对交际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却在那里夸夸其谈,就好象盲人瞎马,难免踏进“雷区”,触犯了对方,闹得不欢而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当他们与人交往时,并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就主观地从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人们的交际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交际方式有了更多更新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喜欢时尚且收入不菲的年轻一族来说,“交际”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有目的的交流活动了,在他们眼里,“交际”已成了一种以休闲玩乐为主流的行为方式。在这样一种理念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了许多功利感,变得更自然更亲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而且每个人也都觉得轻松自在。他们在让彼此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交际空间,为自己积累下了一笔人力资源的财富。且让我们走入他们中间,一起感受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中的交际语是语言词汇系统中庞大的一族,其中交际套语在东西方国家的商务交往与合作中使用最频繁。交际套语负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体现文化差异,若使用不当便会引起文化冲突,阻碍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研究英汉交际套语礼俗规约、特性,注重话题选择及其适应,将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恰当、得体地使用称呼语是良好交际必不可少的保证。正确地使用称呼语,是跨文化交际中一项重要的交际礼节。俄汉两个民族文化特点不同,在称呼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恰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关系到日常交往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把握好交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作为社会活动之一的人际交往当然也不例外。尽管说人际交往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从总体看来,人际交往是动态的。所以,为了使我们的交谈得体、交际适度,在交际圈内有个好人缘,就不能不对人际交往的“动...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接触中有多种情绪,叫做氛围。这种氛围是由当事人的心绪撞击、交际的内容与交际中的特定时境三方面和谐统一而形成的,是人际交往中人的思想情意与周围环境的有机交融的产物。人们在一定的氛围中交际,特定的氛围又给人以感染、激励或抑制。创造和谐美好的氛围为开展公关活动所必需。我以为,和谐美好的氛围在我们的生活、交往中  相似文献   

19.
走出﹃消极回报﹄的心理误区詹平相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等,这些回报都是以积极的回报心理为基础的。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也有一些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误入消极回报的心理误区,使得交际双方关系骤然紧张,甚至激...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内容和方式的角度来区分,人际交往活动可分为两种形式:公务交往与私人交往.公交与私交是两种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交往方式。公务交往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公务往来,当事人是作为单位(或国家)利益代表的面目出现的,往往事关大局和重大利益;私人交往主要是个人间的交际,主要涉及家庭、个人的问题和事物。但是,这两种交往方式又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勤响,有时甚至融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比如,两个不同单位但又是朋友的人谈公事,一般较易成功;而两个陌生人之间,或两个存在同闹的人之间发生公务交往,就可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