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恩来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必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以个人所有制为补充;应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应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企业的自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分配"观.这一分配理论的鲜明特点是将分配问题看作所有制解决之后的重要问题;分配理论包含了国家如何分配宏观经济资源的问题;不仅对分配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而且对贯彻分配原则的制度保障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刘少奇提出,分配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分配问题关系重大;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解决好劳动用工制度,保障按劳分配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执行这个原则,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们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分配上,既要避免高低悬殊,也要反对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这里,华主席不仅完整准确地阐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和原则,而且是对“四人帮”诬蔑按劳分配的反革命谬论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是否坚持按劳分配,是要不要在分配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人对按劳分配提出质疑,认为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主张取消按劳分配。他们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分配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大问题 ,所以 ,刘少奇对此十分重视。为了正确处理分配关系 ,他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应该坚持“统筹兼顾 ,全面安排”的方针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途径是 :根除平均主义思想 ,改革劳动制度 ,改革生产经营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中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一文,是专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该文明确肯定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通篇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提出一系列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这对我们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在经济工作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改革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克服平均主义,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一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3月28日同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同志谈话的一部分。当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面临着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的繁重任务;而按劳分配问题又是被搞得十分混乱的问题之一。“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对按劳分配的攻击和诬蔑,集中到一点,就是否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7.
该文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关于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重点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思想;从分配的所有制前提、分配原则、分配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分配思想的特点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认为应当在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他主张效率优先,注重公平。为提高经济效率,他主张公有制和私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张发展富农经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争取国外生产要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结合。为实现公平,他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重视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新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容出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2)按劳分配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把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动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3)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保证劳动者和投资者合理合法的物质利益;(4)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既要注意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通过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创新收入分配理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制度。但一切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决不是为按劳取酬而革命的。新党章总纲在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肯定“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新宪法第六条明文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怎样完整地理解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水文就个人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的一点粗浅体会,谈谈“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是一个统一体的看法。“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分配的本质。社会主义的物质分配要兼顾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面旗帜.由共同富裕原则和权利平等原则所构成的实质公正,由政治民主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和社会调控原则所构成的内容公正,加上民主法制化的制度公正,是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肯定性表述;与之配套的还有一系列否定性表述,诸如旨在共同富裕的"反对平均主义"、"不搞两极分化"、"防左反右"等,及旨在权利平等的"反对特权"、"反对特殊化"、"反对腐败"、"反对官本位"、"反对封建思想残余"等.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要认真实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决反对腐败和封建主义残余,是邓小平为我们指出的争取社会公正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系统地解读邓小平的分配思想。邓小平的分配思想经历了坚持按劳分配、先富带共富与克服平均主义到消除两极分化三个阶段。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分配过于悬殊;既要关注个人利益,又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既要重视发展生产,又要兼顾人民群众生活。分配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系统工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个人消费品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还严重地存在着,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影响了四化大业。造成这种顽疾久治不绝的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平均主义久存的物质基础.按劳分配作用不充分是平均主义泛滥的制度原因,均贫富思想是平均主义苟延残喘的温床,分配悬殊的反作用是平均主义加剧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中国特色。文章从七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特点,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制度化尤其是责任制管理;注重质量管理;注重改革,强调实行厂长负责制,注重以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注重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注重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激活社会主义经济;创新所有制模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推动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走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要求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前提条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要把按劳分配、劳动所得 ,同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一文中提出,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同时必须努力克服按酬付劳思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按酬付劳则是由于忽视思想教育在贯彻按劳分配中出现的一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狭隘思想。二者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又往往绞在一起,不易区分清楚。前几年经济学界讨论按劳分配时,有人说实行按劳分配就是要斤斤计较,不仅要  相似文献   

19.
我党三代领导人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毛泽东主张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把按劳分配与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邓小平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主张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江泽民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实现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他们的这些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20.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收益分配方式上,必然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现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支柱.搞好收益分配,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