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州境内长征遗址遗迹点多面广、内容丰富,资源类型自成系统,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是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稀缺资源,也是激发人们奋进拼搏的催化剂和营养剂,有着极大保护开发价值。因各种因素影响制约,凉山州境内长征遗址遗迹保护开发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在红色教育和文旅事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的新时代条件下,加强长征文化资源保全和开发,对于建设凉山精神文明高地,探索“文旅+扶贫”可持续振兴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百色市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市之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百色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得到初步建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百色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还相对单一且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探索更丰富、更多元化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如影视保护与开发模式、小型专题博物馆保护与开发模式、节庆文化保护与开发模式,让百色市已挖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焕发出更灿烂的光芒,深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挖掘与整理.  相似文献   

4.
百色起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开始;是我党早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领导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诞生于百色起义中的红七军曾进行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成功的战略转移.百色起义旅游资源具有极好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与其它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和跨区域联动优势.应利用好红色旅游这一载体,充分发挥出百色起义历史资源的道德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已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讴歌是其基本的美学品格,走过了真诚纯净的讴歌→矫揉虚伪的讴歌→反思批判的讴歌历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徐福文化的发生与传承的历史与民俗互动的机理,就中国徐福文化传承地区的分布及其研究和开发状况作了考察,指出了一些地方在对这一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所出现的本末倒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旅游,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在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中应重视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阐述了井冈山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在旅游深度开发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站在国家政治与文化发展的高度上思考和分析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并结合重庆红色文化保护现状,提出了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应以尊重历史为指导思想,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结合地域特色,统筹规划进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9.
革命歌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过程中的文艺产物,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音乐史上最为绚丽生动的革命话语表达。革命时期,革命歌曲是把握时代脉搏、鼓舞革命斗志、讲述英雄故事的文艺作品,是夺取革命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音乐工作者要继往开来,深入发掘革命歌曲的时代意蕴,弘扬时代主旋律,书写人民史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音乐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泛亚铁路东线建设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滇越铁路面临着部分路段即将改扩建以及新线建成之后如何经营管理原有铁路、如何保护开发原滇越铁路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从滇越铁路历史文化价值出发,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与分析,可以认识到:在推进泛亚铁路东线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滇越铁路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使其在云南加快对外开放、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旅游大省的实践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郫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域内各类文化资源富集,分布广泛.本文从文化名人、文化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对郫县文化资源的构成和分布状况作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郫县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三个不足之处:一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二是文化品牌特色不突出,三是文化资源开发不全面.本文建议,郫县的城市形象可定位为"古蜀王都,生态鹃城";郫县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应立足于古蜀文化和生态文化;郫县的城市发展应着眼于建设西部健康休闲城.最后,本文还对郫县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施措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川盐入黔,沿袭唐宋,明清以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盐运文化历史,反映了作为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川盐入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今赤水河流域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旅游开发中西部边疆民族文化变迁与保护的人类学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民族旅游又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化。笔者在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旅游开发中西部边疆民族文化变迁的各层次表现,并且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中存在的不良变迁和突出问题,提出了促使两者良性互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甘孜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者对服饰文化的品位和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也就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甘孜州藏民族服饰的深入了解分析,着重就藏民族服饰文化开发现状、发展前景、资源优势、现存问题、开发模式和资源保护进行了研究.希望借开发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突出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色,打造品牌优势,促进甘孜州整体民族旅游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达州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数字化研究成果比较少,数字化是达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必然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利用方面提供多样化的载体、传播途径和体验方式,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达州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开发的多样化亟待创新、需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学术研究亦需要极大的提升.探索建立达州红色文化数字博物馆、逐步实现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红色文化数字旅游开发、红色文化文艺创作和影视作品开发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时交互、高效链接,从而形成现有保护、传承和开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红色建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进行的革命、建设的感性记录,是红色文化的具象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筑空间语言。伴随党百年历史的时代变迁,红色建筑的内涵也发生着转变,经历了从传统建筑、革命建筑到典型建筑的嬗变,并在交融互通中实现了升华。从大历史观和全球史观视角看,红色建筑具有革命性与纪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时代特征,在历史发展的时空中既关照了历史传统又展示了时代精神。中国的红色建筑作为百年党史的物质承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红色建筑话语体系有利于展示党的百年成就与经验,有利于增加文化认同,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们应在历史与未来的视域中深化红色建筑的学理研究;在民族与世界的辩证统一中传承红色基因;科学地保护与研究红色建筑,注重用红色建筑文化培根铸魂。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数不胜数的各种灾害,留下了大量的灾害遗迹。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对灾害遗迹进行旅游开发已不再新鲜。文中从"灾害"的概念入手,对"灾害遗迹"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制定了灾害遗迹旅游开发时必须遵循典型性、科学性、社会性、参与性、创新性和安全性六大基本原则;并针对灾害遗迹旅游开发提出了突出主题、明确目的、避免"触雷"、高度参与、不断创新和确保安全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其中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和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写照,更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及其背后历史的研究和解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努力学会历史思维,自觉培养历史眼光的基本要求,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以前后台理论为支撑,深入分析了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前台与后台发展状况:过度开发与保护乏力,使草原生态文化甚至草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陷入窘境,因而协同前后台发展十分必要;继而探索二者协同于帷幕区的可能性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协同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