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论坛》2021,(4)
联合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当前,联合国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和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相关机构以及联合国的15个专门机构正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共建成果。其中,中国—加纳/赞比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是联合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总体来看,联合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国际支持、务实参与和第三方协调的重要作用,堪称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典范。面向未来,为了确保联合国共建与"一带一路"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中国需要着意处理二者之间在渐进推进、发展目标和主体层次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以2013-2018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一带一路”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核心研究机构分布、高被引期刊、作者和研究文献以及研究热点,系统梳理国内“一带一路”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国内学术界对“一带一路”问题高度关注,研究产出量增长迅速。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和意义内涵、“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源合作、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效应、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构建、战略对接及风险防范等主题。今后应注重从数量式增长到内涵式提升,提高国际影响力;重视微观研究,深入国别与区域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加强“一带一路”相关的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朋亲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4):137-144
“一带一路”倡议,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世纪工程”,需要中国及沿线甚至更广泛国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冷战后,国际政治深刻变化,国际组织外交日益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身份优势”,可助力推动“一带一路”的“五通”清单建设。因此,中国可在国际社会“设置议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角色等方面多做些努力,一路走、一路思,凝神聚力、群策群力,实现沿线国家“大合唱”,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15
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科学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但现有理论和学术研究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应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国内外学术探索、习近平主席和国外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外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文件,为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渊源。"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形成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研究主线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协同发展,主体研究框架包括"一带一路"建设背景、协同发展、互联互通、风险防范和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1):50-59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心-外围”的依附结构,“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在范式、理论、价值、传播等维度均存在对美西方等“中心”国家的“话语依附”。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在提供实践场域、供给理论养分、搭建交流桥梁、壮大传播平台等方面为磨砺和增强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变革国际合作话语体系的不平等格局、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事业仍任重道远。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应将国际合作话语权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完善理论建设、凸显价值追求、开展话语对接、优化话语传播等路径,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影响力,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对美西方国家的话语依附,共同为实现新型国际合作积极发声、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外界的质疑及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阻碍,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共建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突破这些阻碍提供新的路径。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虽然国际组织参与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联合国系统内全球性国际组织参与相对积极,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参与有限,且部分国际组织对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尚存在疑虑。主要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组织的目标与宗旨对接不明确,中国在部分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有待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也面临外部政治压力和内部问题等。突破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的困境,要深入、广泛地宣传“一带一路”核心价值观,消除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质疑;要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搭建新合作平台,不断寻求国际组织议程与“一带一路”目标的契合点;通过提升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将国际组织同“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新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基于2005-2014年统计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7-46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其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能否实现核心区建设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取决于其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借鉴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相关研究的成果,结合新疆的具体状况,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及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6)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国家之一,是中国推动国际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土耳其经济优势和投资竞争力突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土产能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土国际产能合作的成功案例日益增多,很多合作项目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代表性成果。中土产能合作方式日益多样,但依然面临多种风险,特别是金融性与经营性风险较为突出。中国应根据比较优势与经济效益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土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新型伙伴关系与渐进式实践提升产能合作实效,加强金融合作以破解融资难题、规避金融风险;创新产能合作方式,并注重风险防范及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文章从"一带一路"的视角,分析了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传播传统文化、延续历史传统、拓宽文化内涵、重塑健康理念和缓解全球老龄化压力,分享了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案例,提出了要以文化为媒、教育为基、医药为体、生活为伴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在全球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助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6-22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实践不断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入的产物,也是指导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更有力的经济理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表现为综合性和新兴性。综合性体现在其对部分社会学科和重点经济学科的综合,新兴性体现在其提供并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主线。"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范畴包括"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效应、"一带一路"的区域发展效应、"一带一路"的协同发展效应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已经从中国的倡议,快速演进成为影响世界经济与合作的强大“合唱”,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法律服务需求与供给定位是亟需研究的现实课题,“一带一路”中外企业合作共同需要法律服务保障,法律保障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性关键要素,同时,中国更需要高度重视参与和引领新规则的创设,以之固化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人才的匮乏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才需求类型、地域分布、素质特征为出发点,基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如下六个要素:1.培养理念。人才培养需要树立"全球观"理念和"全人类"的格局感,契合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2.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培养主体。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再仅是高校,而是转变成中外政府、高校、智库、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成的联合体。4.培养内容。建立在现状调查之上的培养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主,同时融合"一带一路"所需的专业知识,落实"汉语+"的政策方针。5.培养方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国情要求人才培养要以国别化的方式进行。6.培养评价。在满足国际人才培养五个标准的前提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多方参与建设而成,从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还需借助大数据挖掘、数据库建设、AI技术等手段,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和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5-19
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核,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表现。协同发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将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效应、区域发展效应、互联互通效应等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范畴有机串联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5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与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发现。通过探讨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内涵与特征、确立依据和体现,认为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产生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以互利共赢和平等民主为核心内涵,具有突破传统和动态演进的特征,既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逻辑,且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为实现新型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际论坛》2017,(3)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由于边疆地区城市数量不足、规模偏小,大型企业匮乏,缺乏开展国际次区域合作的支撑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国际次区域合作中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同时国际次区域合作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部委,对地方开展跨国合作形成消极影响。为推进国际次区域合作,首先需要加强边疆地区的城镇化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衔接,完善城市体系,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其次需要加强国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通过国内区域合作支持国际次区域合作,同时设置专门机构统筹指导国际次区域合作;最后,边疆地区需要扶持和培育大型跨国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以适应国际次区域合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我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发展倡议,旨在鼓励全球价值链的延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自2013年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学术成果。文章对比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内国际研究在发文量、合作网络、研究内容、研究趋势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此,分别从CNKI数据库和WoS核心合集获取2013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国内及国际\"一带一路\"研究论文数据。为保证高质量的可视化结果,排除了会议摘要、报纸及书评等不相关的文献,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数据的15 916篇CNKI研究文献和1 265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研究发现,在作者合作网络中,国内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较弱,主要围绕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展开研究;国际研究的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稍强,主要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运输网络、中国国内外发展局势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机构合作网络中,国内和国际的研究机构都具有较多的合作关系。其中,国内发文量居前四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际发文量居前四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家合作网络中,中国、俄罗斯、韩国和加拿大最早关注\"一带一路\"研究;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等;与其他国家合作次数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在研究范围方面,2015年该主题的关键词开始涉及各个研究领域,如 \"贸易便利化\"区域经济\"地缘政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关键词还涉及\"全球治理\"文化产业\"能源消耗\"等;相对来说国内研究范围更为广泛,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文化传播\"等方面。在研究趋势方面,国内突变性关键词主要与区域经济研究相关,目前国内较关注的研究内容为农产品贸易和人才培养;国际研究的突变性关键词主要与世界经济以及全球治理相关。 相似文献
17.
柴茂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2-78
为了实现“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合作共赢的长期而宏伟的贸易目标,谈判者在问题的处理和语言的使用上都应该灵活使用“礼貌原则”,包括“称呼准则”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赞扬准则”“谦虚准则”和“贬己尊人准则”营造和谐的谈判氛围;“文雅准则”及“求同准则”化解分岐和矛盾;“求同存异准则”照顾对方的面子;“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寻找自己和对方的利益补偿;“一致准则”及“同情准则”建立和谐同一的利益共同体,最终成为奉行“德、言、行准则”的君子赢家. 相似文献
18.
国际商事法庭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内专门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的常设审判机构,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是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对标,它的制度和经验对于现代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和发展颇有可取之处。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引入"外籍法官"打造国际化争端解决队伍,引入退休法官打造专业化争端解决队伍,引入对接机制打造整体化争端解决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商事争端解决模式。因此,可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目标,借鉴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经验,提升我国国际商事法庭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突破专家委员会职能制度,完善审判配套管理的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围绕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实施策略、实施成效、成功经验与启示,结合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的典型案例分析,梳理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面临文化差异与融合难题、教育资源不均衡、国际化人才短缺、资金和制度支持不足等挑战,同时还存在政策支持与引导、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机遇。研究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需要科学制定在地国际化策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科研水平,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相似文献
20.
江媚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3):69-72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彰显了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当代价值,而且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改革政策。它不仅使得中国文化的输出显得日益迫切,同时也给中国文化的输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现实来看,当前中国文化输出还存在诸多限制,因此,为了提升中国文化输出的能力,从跨境电商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