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文志 《社区》2012,(2):45-46
"小巷总理"是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爱称。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小埠东社区党总支委员徐学伟却不这样认为:"其实,社区工作人员就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作为受到社区居民尊称的"小巷总理",徐学伟已经在小埠东社区工作了20多年,算得上一个社区老工作者了。为体验"小巷总理"每天的工作情况,初冬的一天,笔者与徐学伟一起来到小埠东社区所属的铁路小区。  相似文献   

2.
钟茂芳 《社区》2011,(19):45-46
2008年7月,我被任命为奉新县社区党工委书记。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社区工作就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事,甚至认为,做社区工作就是老同志的事,老大妈的事。这3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社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承担着为党和政府分担忧愁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钟茂芳 《社区》2011,(13):45-46
2008年7月,我被任命为奉新县社区党工委书记。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社区工作就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事,甚至认为,做社区工作就是老同志的事,老大妈的事。这3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社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承担着为党和政府分担忧愁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于进 《社区》2013,(13):41-41
三年前,我选择了社区这份工作。社区工作就像大家熟悉的那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政府所有部门的工作,最后都是要落实到社区,可以说工作琐碎而繁杂。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要做好它,还要让百姓理解,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三年了,我对我的选择依然无怨无悔,因为我心中始终有那么“一米阳光”,让我坚定了做好社区工作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正我认为,"实学"就是利己和利他的学习,既成就自己,也服务社会。学习是成就自己、解放自己、升华自己。小时候,学习是对世界发生好奇而产生的模仿和探究;年轻时,学习是实现理想而不断掌握知识技能;老年时,学习是健康快乐生活的一种方式。对于少儿、青年学生而言,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社区学校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也是发展兴趣、拓展特长、进行社会实践和学会创新的最佳平台,不再是为了分数而急功近利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6.
陈秉政  袁猛 《社区》2012,(21):20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居民对社区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而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支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却越来越成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功能的掣肘。为此,潍坊市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专门把今年确立为高新区的"社区建设年",  相似文献   

7.
宣金祥  刘兴民  董旭 《社区》2012,(2):44-45
汪启年,是安徽省天长市连续六届的市(县)人大代表,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老典型。掐指算来,他已在基层社区辛勤耕耘了四十个年头,每到一处,都将岗位工作干得红红火火。汪启年称自己只是个"芝麻官",可在社区居民们的心中,他的地位却举足轻重,他把党员干部的"口碑"树在了群众心中。"为你们排忧解难是我分内事"2003年8月,组织上把社区工作经验丰富的汪启年调到了位于城乡接合部、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新成立的二凤社区,担任支部书记。到任后,汪启年一  相似文献   

8.
周金柱  韩阳 《社区》2012,(11):50-51
百岁老人拄着拐杖找到老邻居"控诉":你快去找社区来看看我,儿子、儿媳对我不好!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六旬儿子、儿媳却满腹委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王兴是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中铁一局社区唯一的百岁老人,他和二儿子一起生活,已经有15年。社  相似文献   

9.
佟强 《社区》2003,(10):24-24
我是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社区两个月来,感慨颇多。我原来在地方人大工作,因两地分居调动到北京后正好赶上机会,就加入到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队伍中来了。社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岗位,我对居民而言也是陌生的新面孔。 首先是年龄上的差异。以前居委会成员大多数是老大妈,北京人称“小脚征缉队”,而我只有31岁,说实话,在平日老年人居多的社区里,我还真显得特年轻,我刚去时就有居民当面问我,“我们是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你们年轻人喜欢和老年人打交道吗?人老了,腿脚不灵便,反应也慢点,各方面和年轻人都有些差距”。当我坦诚地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居民马上开心地说:“那我们就放心了”。是呀,古人尚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何况我们这些现代社会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再说人由年轻到年老,这也是自然规律。今天的大妈,不就是20年、30年后的我吗?  相似文献   

10.
贾向蔚 《社区》2014,(31):43-43
转眼间我已在荣巷社区工作七年了,在叹息青春年华易逝的同时,我对社区工作这份隋愫,却如同一壶煮在温火上的清粥,越来越浓。我到社区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位老人,60多岁了,请我给她办理退休工人转接手续,那天负责退休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正好出去开会,我全身冒冷汗,手忙脚乱忙了半天,可是仍毫无头绪。于是我只好抱歉地对老人说,我还不熟悉,麻烦您明天再跑一趟吧。  相似文献   

11.
夏珂 《社区》2012,(11):35
初来社区时我觉得很无聊,每天都好像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积极性,感觉这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我是来"打酱油"的、混时间的。特别是刚来工作时接待了一些居民,听了他们反映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下水道堵了、路灯坏了、楼  相似文献   

12.
阎言 《社区》2013,(5):29
2011年刚进入社区工作时,我的督导丁小红主任便语重心长地跟我讲:做社区工作要"弯得下腰"。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但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我终于对这句话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弯得下腰"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只有弯得下腰才能摆正心态,才能与居民打成一片。现在的社区工作者一般都年轻、高学历,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金贵",但社区工作要和老、弱、病、  相似文献   

13.
卞文志 《社区》2012,(3):45-46
“小巷总理”是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爱称。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小埠东社区党总支委员徐学伟却不这样认为:“其实,社区工作人员就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作为受到社区居民尊称的“小巷总理”,徐学伟已经在小埠东社区工作了20多年,算得上一个社区老工作者了。为体验“小巷总理”每天的工作情况,初冬的一天,笔者与徐学伟一起来到小埠东社区所属的铁路小区。  相似文献   

14.
郭甲虎 《社区》2012,(23):37
社区工作其实是个"杂活",什么都要干,大的来说,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等;小的来说,社区的党务、计生、综治、民政等,一人兼数职是正常现象。那么"杂"的工作如何才能理顺,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呢?我以为要靠"四心"工作法。  相似文献   

15.
杨维立 《社区》2010,(1):5-5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提起那些家长里短的社区纠纷,很多社区工作者都大叫头痛。但珠海市高栏港派出所社区中队中队长梁志华从事调解工作4年,对调解社区纠纷却信心爆棚:“我不敢说以后如何,但截至目前,我还没遇到搞不掂的社区纠纷。”而他派出所的同事也表示,“不少群众有纠纷来派出所要求民警帮助调解时,都点名找梁志华出面。”  相似文献   

16.
梁丹丹 《社区》2011,(19):48-48
2009年4月,初到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东庄社区居委会的我,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和大家一样,我对社区居委会的认知也大部分停留在“小脚侦缉队”“街道老大妈”上。直到我干上了这份工作,才开始明白什么叫“进了社区的人儿,就是社区的人儿,办好社区的事儿,铸就社区的魂儿”。  相似文献   

17.
梁东平 《社区》2011,(9):47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社工,2009年7月,我来到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被分配到牡丹西里社区工作。可能在大家看来,一个小社区,无论它的辖区有几千平方米,还是它居住着几千上万人,都没有办法和"大"联系起来,这也正是我还没有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之前的想法。但是在参加工作一年半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首先,社区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是"大"的。人们常说,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只有把每一个细胞维护好了,社会这个有机体才能够生机勃发,所以,社区相对于整个  相似文献   

18.
陶火青 《社区》2014,(34):40-40
我是一名居委会工作者,从今年的3月入职到现在仅仅半年多而已,作为一个社区“新人”,目前可能只会“浅人浅出”地看待一些问题,但是,我对于社区工作却充满了热情,而且相信这份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社区工作的烦琐不比机关企业,除了每月固定的条线工作,最多的其实是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配合上级单位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组织各种居民活动等。这些事情能否妥善处理、顺利完成都像是一道道试题考验着我们,而且这些还都是主观题,没有客观的答案,好坏都在老百姓的心里。  相似文献   

19.
翟勇 《社区》2013,(3):25
我是2008年2月调到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的。刚到社区工作不久,我走访辖区16个小区,发现转一圈要半天时间,我一边走一边想,社区这么大,居民这么多,如何跟这些居民交上朋友,唠上嗑,为他们服好务呢?正在琢磨之时,我突发奇想,能不能利用微博和大家联系起来?说干就干,我当即开通了"牵手树木岭"这个微博,从此,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相似文献   

20.
臧龙海 《社区》2013,(4):17
2012年12月18日上午,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会议室里,来自社区的20多位侨属聚集一堂,横幅上写着"辽阳市白塔区跃进街道邮电新村社区侨属一家亲成立大会"。会议不大,却引起了全市的强烈反响,因为这个小小的会议关注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社区里许多老年人因为儿女到国外去发展打拼、求学深造或者定居生活而成了空巢老夫妻、空巢独居老人。这些老人们因为年龄渐大身体趋弱,谁来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