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安徽省八个城市(农村)2426名未成年人价值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3],本文从人品、同情心、基本道德习惯、感恩、诚信、助人为乐、孝心、文明意识、拾金不昧、正义感等十个方面,比较了当代男、女未成年人道德观现状,发现两者存在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了相关方面的细节并探究了其中的原因,祈望对引导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在差异性中寻找同一性,世界观是人们通过对世界普遍规律认识以达到思想上的普遍性。和谐社会是在保持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不同个体通过世界观修养以寻求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为人们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可能性。在世界观的修养中,要注意区分不同态度的世界观:有忽视个性差异,片面强调同一性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有专制主义色彩;有忽视同一性,片面强调差异性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通常自傲于自身的优越性而排斥他人,却反过来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世界观;也有在承认个性差异基础上寻求同一性的世界观,马克思就是这种世界观,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和2013年两次对安徽省数千名未成年人(14周岁至17周岁)的道德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尊老爱幼、公共卫生、感恩意识、诚信观念、助人为乐、遵从孝道、正义感、拾金不昧等八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当代男、女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状况和态势,发现两者的发展变化存在同一性与差异性,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总体上看,男、女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变化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男女相比较而言,女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出现相对较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不同文化交往得以实现的基础,语言之间的交往和互译构成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认为,传统的语言之间同一性假设是存在限制的,也就是说,不同语言所指的同一性首先应该承认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同时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规定的。文化差异的形成往往是经过特定的语言系统来确认的。对在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差异,以及透过这样的差异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和关系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道德心理预期,除了具有一般心理预期的特性,构成完整而开放的系统之外,还具有鲜明时代性、渐进阶段性、直观片面性、即时易变性、矛盾差异性、特定指向性等特征。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探索未成年人道德心理需要,从而激发和强化其道德动机,制定和调整未成年人道德行为心理预期的引导与管理,调整教育预期,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正义——一种新的正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正义代表了一种新的正义价值和向度,是一种新型的正义观。其实质是基于人之差异性与同一性相统一的社会正义,它从权利和义务相互对称的角度,强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结成的是有差异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万象在同一性结构中变幻,变幻将万象归于同一性结构中,因变幻而产生差异,又因差异而谋求同一性,差异性和同一性是二元对立的统一体。据此,在心理学领域,将“解构”归于“结构”之中,谋求具有差异的心理学话语的同一性结构是可能的,而这种同一性结构形成的思维引力是一组抽象关系,这使原有心理学概念的结构被延异,与解构主义不同的是,心理学概念的结构是由多个具有差异的结构和一个同一的结构同时在场。  相似文献   

8.
探析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除司法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作为今后司法改革的内容之一,已经被提上日程。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举措,致力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的实践探索。纵观实践探索状况,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概念表述不一、适用范围宽严不等、适用方式选择差异等问题。针对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以刑法的最新修订动向为导向,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轻罪记录消灭为核心概念、法律后果不可撤销为基本观点,构建我国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是符合司法本土化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间距与理解     
传统解释学把间距看作理解中应当加以克服的障碍,哲学解释学则认为间距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间距意味着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性,但差异是同一中的差异,间距本质上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片面夸大差异性而否定同一性,就会导致理解中的相对主义;把同一性绝对化则是一种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性化发展要求、规范化发展要求、阶段性发展要求、主体性发展要求。人性化发展要求关键在于确认其道德生成和发展的个性与差异性;规范性发展要求关键在于确认其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阶段性发展要求关键在于确认其道德发展的相对性;主体性发展要求关键在于一定程度上确认其道德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规定较为薄弱,有失于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充分保障。监护不当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用刑法加以规制。在借鉴国外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刑事法律进行完善势在必行。刑法应扩大虐待罪的主体范围,将"家庭成员"修改为"具有监护责任者";将监护人之滥用监护、失职监护及基于监护权的性侵行为认定为犯罪;同时在刑法中增加资格刑的规定,以剥夺不适格监护人行使监护权的资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未成年人抽烟喝酒呈现出场合的公开性、程度的严重性和趋势的上升性等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要控制和劝说未成年人戒掉烟酒,需要我们加大吸烟喝酒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政府要出台"无法界定顾客年龄时购买烟酒需出示身份证"的配套规定,家庭和学校应严格管理,媒体要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鉴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针对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体现了提前干预的特点。但在我国的实践中,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则是处于缺失状态,而未成年人的行为触犯法律或构成犯罪时,对其处罚又比较严厉。针对此现象,在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初期应加大教育、挽救的力度,而在未成年人有违法或犯罪行为时则应适用轻缓的惩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在进行制度设计时 ,采取了将未成年人视为非完全行为能力法律主体的立法技术 ,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健在并具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 ,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其他人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是 ,在诸如在校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故及其赔偿等问题上 ,这种制度的缺陷便完全暴露了出来。因此 ,将监护制度延伸到与未成年人具有特定法律关系的学校便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想法———建立学校的临时监护制度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早已有之,但二战以来,其呈现出犯罪急剧上升、恶性案件持续增多、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等惊人势头,以致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被称为"三大社会公害"之一.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也呈现出与世界各国相同的态势,因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只有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特点等问题,确立综合治理的刑事政策,才能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循证实践理念,通过系统检索CNKI、VIP等中文数据库截至2016年10月的文献,纳入已发表的31篇研究文献,运用归纳描述的定性研究方法,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导致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的原因.将导致未成年女性遭受性侵的原因分为社会、学校、家庭 、施害者、被害者五个方面来探讨,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适当照顾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包括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通过对中国脱离适当照顾的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来促进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实现, 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 中国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在实现过程中呈现出成人统治和国家缺位两种倾向。要克服这两种倾向, 就必须合理处理好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中的国家责任, 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到城市务工人员不断增长,相对应的农村中的留守未成年人也在不断增多。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不断增多。例如,留守未成年人的抚养问题、教育问题、监护问题、犯罪问题,等等,并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立足于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现状,配之以对我国法律相关规定的分析,适度考量国外相关方面的立法,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同时有利于保护留守未成年人权利的监护制度,以丰富我国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必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新疆流浪儿童在流浪中大部分依靠非法手段谋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且受不法分子控制,表现出封闭性和攻击性的双重人格特征,决定了在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要把教育和救助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化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再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