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色列是于20世纪中期经人为的作用,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50余年来,以巴冲突一直贯串其中,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因为宗教、美国的犹太社团以及战略意义,使得美国大力支持以色列,美国对巴以之间的长期冲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犹太定居点在冲突中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一年来的以巴冲突中,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不时遭到巴勒斯坦枪手的报复性袭击,使双方冲突的局面更加混乱。这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被占巴领土内建造的犹太定居点的关注。 据以色列的一个“现在就要和平”组织的调查发现,自2001年2月以来,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新增犹太定居点34处。人们不禁要问,在以巴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之际,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为何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了呢?目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鲁思·弗雷姆森就此披露了幕后新闻。  相似文献   

3.
刘合波 《国际论坛》2011,(1):34-39,80
尼克松政府初期,负责中东事务的国务卿罗杰斯继承了约翰逊时期对等平衡的中东政策,但这并未促进阿以之间的和平进程。约旦危机中约旦和以色列的表现,使美国意识到以色列在实现美国意图中的战略价值,这促使美国改变了对阿以冲突的对等平衡政策,转而采取加强以色列军事优势的威慑平衡政策,从而实现了美国对中东政策的第一次嬗变。约旦危机对美苏、阿以双方的攻防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4.
周孝正 《社区》2009,(20):39-39
对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自己的结论;第二,我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告诉我,以色列是个好国家。有一次我在校内网看同学们发的图片。有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张图片的标题叫“英雄”,图片上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青年。站在长长一列以色列坦克面前.硬是把这列坦克给拦住了。  相似文献   

5.
巴以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通过介绍二战后初期美英苏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政策及影响,得出结论,即以色列国的建立是美英苏大国争夺的结果,阿犹两民族间的冲突被大国的战略利益所利用,大国应该对巴以冲突负相当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略论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陈永祥,周琦美援是战后美国推行其对外政策、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以色列的巨额外援来源中,美国一直是最大也是最慷慨的施主。据统计,1948—1987年,美国对以色列提供的援助总额为380多亿美元,占以色列全部外援总额50...  相似文献   

7.
宁中和 《金陵瞭望》2006,(16):21-23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解决以黎冲突问题的1701号决议得到以黎政府的认可,格林尼治时间8月14日5时以黎冲突发生,激烈交火近5周后,以黎双方实硎亭火。以黎冲突过程中,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至始至终的强硬态度迅速获得黎巴嫩普通民众的支持。有关方面的民意调查表明,随着以色列对黎巴嫩打击烈度不断加大,黎巴嫩普通民众在冲突中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真主党在黎巴嫩普通民众中的支持度迅速蹿升,许多原先对真主党立场持观望态度的人转而开始支持真主党。因此,有政治评论家认为真主党正在成为这场以黎冲突中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8.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起,在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四次中东战争。战争并未带来人民所期盼的和平与安稳,反而是更多的流离失所和贫穷。1993年,巴以双方正式开启了和谈之路,签订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奥斯陆协议》。然而,它并不意味着冲突的结束,而是走向新冲突的开始。论文从这个节点着手,分析了1993年至今的巴以冲突现状及其原因,并结合当今以色列开展的“护刃行动”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幕尼黑黑九月事件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巴以矛盾长期激化的结果.也是巴以冲突的特殊表现.黑九月事件引起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猛烈而残酷的报复行动,以及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更加激烈的恐怖行为,使巴以冲突更加激化.黑九月事件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行动无助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促使双方最终走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对以援助总量和援助结构均发生明显转变,美以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是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战略的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从以色列军队去年12月对巴勒斯坦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以来,巴以冲突骤然升级,以色列“软禁”和“围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达四个月之久。经多方努力,阿拉法特终于重获自由。国际社会期盼巴以能尽早停止冲突,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从“软禁”到“围困”为报复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去年12月1日和2日制造的针对以色列目标的严重爆炸和枪击事件,以色列出动飞机坦克,对巴勒斯坦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并且把目标首次指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总统官邸和总统座机。阿拉法特从此失去行动自由。在军事打…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美国和以色列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虽然给美国带来一些收益,但是也带来一些危及国家利益的麻烦。以色列是美国的冷战助手和反恐助手,曾被认为是美国和以色列建立长期密切双边关系的基本因素,但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视角进行分析,这样的理由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事实上,在美国的以色列政策形成过程中,美国犹太游说集团以及与之联系密切的以色列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纵观现行美以关系,它不仅让美国国家利益受损,也不利于以色列的长远发展。以色列的国家安全观和华盛顿的以色列政策都需要改变,两国需要尽快塑造正常的国家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约菲的《一个没有以色列的世界》一文引起《外交政策》读者和传媒的广泛关注。在本专辑中,来自美国、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思想家剖析以色列这个犹太人国家的引起争议的行为,并辩论以色列究竟是中东苦难的根源,还是方便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4.
犹太人在一千多年前失去了国家,在居住国受尽了歧视、欺辱,他们很希望能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后来美国诞生了,犹太人有了一个不被居住国歧视的国家。再后来,又在美国帮助下建立了以色列,犹太人才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该文论述了犹太民族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美国犹太人通过影响美国政府,使美国政府支持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东地区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地,与美国式西方民主相冲突,同时该地区也是美国全球能源、军事战略利益重心区,是其全球利益角逐的软肋,所以,美国通过特殊军援积极扶持其在中东地区的铁杆盟友———以色列的同时客观上来刺激中东阿拉伯国家与其开展军火贸易,从而在军火三角销售中展开维护其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自然资源贫乏,国家安全环境险恶。在这块地处阿拉伯世界敌视和包围的土地上,以色列边战争,边建设,不仅赢得数次战争的胜利,迫使敌手承认了自己的生存权利,而且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中东地区发达的强国。以色列崛起的原因,既是美国和世界犹太人大力支持与援助的结果,也是以色列人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敢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结果。其中,以色列政府重视教育,着眼于民族的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全力以赴地着手经济建设,因地制宜地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础之一,论述美以这种“特殊关系”形成的基础:美国对以色列的认同感,以色列在美国中东战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国犹太人的力量。虽然冷战以后以色列的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其它两个基础仍然存在,这种“特殊关系”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8.
犹太教以其极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为西方历史上掀起的一次次反犹、排犹运动的主要依据,给犹太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色列成立后,很大程度上由于犹太教理念的因素,使巴以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将另外一个无辜民族——巴勒斯坦人长期置身于苦难的深渊。与此同时,以色列也不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和平。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大部分人眼中,以色列尚未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神秘国度。你或许对哭墙下虔诚祝祷的身影产生过幻想,对媒体报道里的宗教冲突产生过不解,又或许对世界最低点死海的浮力产生过好奇。以色列有一种魅力,令每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成为它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47年初英国准备撤离希腊和土耳其时,杜鲁门就乘机使美国承担了“保护”这一地区免受“共产主义侵略”的义务,从而把中东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此后,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成为其全部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建国以来,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战争,使中东成为战后世界动乱频仍的一个地区。本文拟对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