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全面实现中国梦新阶段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积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从实现中国梦新的历史进程中,根据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来研究政治体制的创新问题。这一阶段研究政治体制创新必须阐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次,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第三,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深化政治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第四,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呈现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既相互衔接又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又有不同,形成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旨在突破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束缚,重点是"简政放权";第二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第三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是推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国30年行政管理改革,始终秉承一个目的、应对三个挑战,体现了一个方向和双重使命。一个方向是要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到服务的现代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双重使命表现为:行政管理改革既是一场管理革命,又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公民关系、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关系的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3.
政府契约治理的核心要素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契约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合约制思想与治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建设契约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价值。但既有研究未曾从契约的角度揭示政府契约治理的完整内涵、理论特点和基本内容。为此,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契约治理的理论特点,并首次提出了政府契约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和契约;四种政府契约治理结构:市场治理、三方治理、双方治理和统一治理;四种政府契约实现机制:自我实施机制、仲裁保障机制、法律强制机制和科层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的人民性决定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性。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是对政府治理实践的变革,也是对政府治理哲学的变革。政府谦抑性是对服务型政府主体提出的具体要求。政府谦抑性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政府谦抑性强调政府和官员必须具有一种谦逊的意识和心态,这是政府获得统治正当性的代价;二、政府谦抑性强调政府与社会合治的治理思维,这是政府自身管理困境和人的主体性的要求;三、政府谦抑性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时的适度作为,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使然;四、政府谦抑性强调政府应具有自律的克制能力,即强调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陈国营 《兰州学刊》2009,(11):114-118
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有诸多理论主张,如公共利益理论、民营化和市场化理论、非营利性组织理论、政策工具与合作治理理论。所有这些理论的根源都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公共服务供给链条的可分离性以及分离的措施。北京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国资委模式是体制内探寻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分离的代表性努力,湖北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事业单位转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公共空间的一种被迫让渡,宁波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则是主动引入第三部门。三者是探索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公共服务管办分离的典范,也是推进管办分离的三种路径,具有标杆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的最佳状态是“善治”,要求社会主体平等参与治理公共生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部门,是社会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实现社会治理之善,关键取决于政府自身建设.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建设背景下提出来的,以公共理性的视野考察其价值取向和改革目标,“良政”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都能在其中得到体现.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是正确处理“良政”与“善治”的关系,将行政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有机结合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第三部门研究视角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海梅 《学术界》2007,(3):264-270
伴随着20世纪末全球范围出现的第三部门蓬勃兴起的新现象,“第三部门”成了世界性的话语。与之相适应,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在最初的关于第三部门的定义、分类、作用和意义等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角。综合分析来看,其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基于第三部门合法性的研究;基于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的分析;基于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价值取向上的分析;基于微观的第三部门有效运作的分析以及基于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全国多个城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新形势: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群众的权利意识迅速崛起导致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降低;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凸显导致社会安全感下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来临导致其双刃剑效应的显现。各地围绕破解在这些新形势下开展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创新的难题,进行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五种新的趋势:第一,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体制的复合化,强调合作共治和复合治理;第二,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方式的多元化,强调分类治理;第三,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手段的艺术化,强调刚柔并济和情理法兼顾;第四,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机制的科学化,强调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治理;第五,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之策,就是实现从管理型政府模式向服务型政府模式的转变.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根据世情和国情,客观分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供求因素和制度创新的困境,科学预测未来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特征,以期对这一制度创新过程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总体判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演进的综述,阐明网络治理理论已成为世界性公共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和理论范式.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地方政府网络治理依政府角色不同而进行的网络分类并简要介绍了几个实践案例;进而从网络治理理念出发,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工作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具有难度的问题,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难题。一方面,乡镇政府要大胆改革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创新管理方式,建设成服务型基层政府;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下放行政权力,改革财政体制和对乡镇政府的绩效考核制度,使乡镇政府的权责对等、事权与财权对等、考核的内容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政府治理的目标。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对服务型政府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并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了展望。指出应加强公民行政参与和政府回应性,以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五年"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念、新任务和新举措,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着手,对目前如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社区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当前的社区公共管理体制是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在微观领域的延续,而流程再造的三个目标与四个原则是社区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相对缺失,公民社会发育缓慢,社会冲突激化,使得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公平正义的社会支持与利益,同时弱势群体的脆弱性使其成为公共安全的高发地带.因此,民生问题仍是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推进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就业服务制度等制度改革,创新政府社会治理方式,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诉求;二是通过培育公民社会,引导社会组织合法、积极、良性发展,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增强弱势群体经济参与和利益表达能力;三是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慈善等调节手段,促进分配公正,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四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安全管理服务、防灾、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以及公安队伍等建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6.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服务型政府必须首先依靠行政文化的创新。传统的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人治"观念与服务型政府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法治理念相冲突,严重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必须加强行政文化的创新,重塑行政主体观念,提升行政客体意识,完善行政制度文化,以消解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阻碍作用,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未来政府治理范式的特质与进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治理范式的生成与变迁是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政治时局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走向厘定了我国未来政府治理范式的特质,即“政府主导—官民协同”的多中心治理。构建具有这种特质的新的政府治理范式,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着力建立“强政府—大社会”结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三者的良性互动,践行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以及建设“管理—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作为市、县级和基层政府,必须把"紧扣会议精神,创新思维模式"、"更新施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和严格依法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廉洁、勤政、高效、创新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政府成本研究主要有政府内部管理视角、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和政府与社会关系视角等。前两个视角属于传统研究视角,把这两个视角融合起来研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题;第三个视角及其与第一个视角的融合则属于公民治理研究的另一个重大方向,即政府成本研究的新视角。公民治理研究视角需要构建公民治理序列模型,然后从其与政府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内部管理如何吸收公民治理的相关理念并作相应的技术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来探讨降低政府成本的问题。而正是这样的研究才使得治理理论有可能超越新公共管理而成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税费制度终结以及基础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速,村镇治理新机制开始生长出来,新机制要求新的治理平台产生.本文从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等几个村镇治理主体关系出发,考察村镇治理机制变革路径,并通过对四个村镇共治平台的实地调查与比较分析,认为村镇组织沿着制度滑行、制度模仿、制度拓展和制度创新等变迁路径塑造村镇共治新平台,不断回应村民的需求,在乡镇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力、村委会落实自治权力和村民实现政治、社会经济权利之间寻找到协作平台和权益实现的平衡点,官民共治是村镇有效治理的现实路径,而民主深度发展则是村镇治理机制变革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