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总是与促进就业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注意到,近年来各国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从前。以亚洲为例(亚洲是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菲律宾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1%,被誉为至少15年来的最高增长率,但是同年菲律宾的失业人口却增加了31.3万人。亚洲开发银行作过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每增长3%,可以增加1%的就业岗位。而到了90年代,同样增加1%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却必须达到7.8%。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全球经济以4.3%的速度稳固增长,可是世界失业率仍保持…  相似文献   

2.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与国际社会共同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2009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了各种讨论。本文通过论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并阐述了中国政府将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此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论述了保持8%增长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方面论述,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马克思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的论述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的软肋在哪里?就是目前我们还能据有的"优势"--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的理念,然而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直接完成,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力。因此,本文总结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于为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一、经济自主增长的形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场调节下的经济自主增长日益活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9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受需求不足的制约,经济自主增长明显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政府政策特别是国债投资推动。通过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重新增强,并推动国民经济进人了新一轮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图表描述、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构建VAR模型,对我国1978~2010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同向波动,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明显滞后一期的负面影响。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得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当期经济增长与上期通货膨胀呈负相关关系,当期通过膨胀与上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9.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口红利"及其成因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Bonus),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又称为"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Window of Opportunity),是指一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会形成一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的时期,经济由此获得额外的增长源泉被称为"人口红利".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人的生命周期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包括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而对一个国家来说,由于人口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引导,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率高低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劳动适龄人口和社会负担发生波动甚至较大波动,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琼 《经营管理者》2011,(2X):292-292
我国经过2004年的宏观调控,发展速度有所抑制但仍在不断走高。2007年,虽然政府各部门出台了多种调控措施,但仍没有减缓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契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部分企业的空缺岗位迟迟找不到农民工,农民工的供需缺口较大。导致“民工荒”的原因主要有:1.经济增长加快导致对农民工更大的需求。200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  相似文献   

12.
高储蓄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让中国经济陷入了高储蓄低消费的不平衡困境。本文针对我国高储蓄的发展模式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以及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冲击国内消费降低目前过高的储蓄率,从而改变目前这种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局面,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辽宁省各级计划和经济管理部门正在进行"十一五"计划的前期论证。我认为,如何反映经济自主增长的规律,应当成为我省制定"十一五"计划的客观依据。一、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内涵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培育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所谓经济自主增长是指在经济机体内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增长,是经济主体顺应市场经济趋势,依据自身的成长动力,实现持续增长的机制,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这种机制的实质是市场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新古典方法分析了1979-2012年我国31省市经济发展的趋同情况,并以变异指数为参考,将1979-2012年划分为1979-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2年三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经济整体上存在趋同,其中1979-1990年和2001-2012年存在绝对β趋同,但1991-2000年不存在绝对β趋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张洪琴 《经营管理者》2013,(16):160-160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东部低、中西部高"的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资源使中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明显,受益于区域经济战略的调整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巨大空间,中西部地区将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的长期性使东部地区进入低速经济增长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3669.7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最终需求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然后使用结构分解技术从最初投入与最终需求两大角度对经济增长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定量测度了各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变动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变动的关键因素是最终需求水平,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CO2气体的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一个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学术关注的焦点。笔者在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具体测度了两者的数学关系式;最后,得出了不同的能源种类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值,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库茨涅兹假说,运用1978年到2009年的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实证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为一大趋势,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也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产业结构的变迁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文章首先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其次,客观分析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在产业结构变迁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策略,希望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为我国经济增长不断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