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炳良 《求是学刊》2002,29(6):113-119
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 ,清代乾嘉时期形成的历史考证学独树一帜。历史考证学派史家以求真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研究历史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治史的理性意识比前代史家大大深化与增强。考察乾嘉史家理性意识的内涵 ,不仅能够拓宽传统史学研究的层面 ,对于研究中国史学史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有助于澄清过去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观念 ,正确认识与评价乾嘉历史考证学的得失与功过  相似文献   

2.
钱大昕与元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大昕与元史学陈其泰乾嘉考证学派大师钱大昕在诸多学术领域均有高深造诣,而尤以考史著名,生平对元史用功最勤,成就最大。他对明初官修《元史》草率成书、纰漏百出提出严肃批评,并广引各种史料,运用严密精良的考证方法,对《元史》的大量舛误加以考辨、纠正,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罗炳良 《求是学刊》2001,28(5):93-99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赵翼考证历史 ,超越孤立烦琐的事实考证 ,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考察中国历代封建皇朝治乱盛衰的根源 ,探讨了封建国家的盛衰兴亡、管理职能和对外关系等问题 ,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国家观 ,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历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过程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和总结了中外历代史家有关历史心理学的论述之后,认为历史心理学的定义应作如下表述:历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历史上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活动,时于创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作用与影响的一门边缘学科。作者就这一定义和内涵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四史中,元代史家修撰的《宋史》向来以繁冗猥滥见讥。明清两代史家鉴于《宋史》存在的问题,纷纷改撰或重修,产生出一批宋史著作。在这些史家中,乾嘉时期的邵晋涵是一位对宋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而又鲜为人知的学者。橥邵晋涵在宋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史学史...  相似文献   

6.
中观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史学认知视角,对史家的体验视域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对史家的体验视域有一种明确的界定。即,史家的体验视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从史学史上看,那些最有价值、写得最为出色的历史著作,往往都与史家体验有着极为密切和亲和的关系。区别在于,有的历史著作只是部分地包含有这种史家的自我体验,有的历史著作则是整体地包含有这种史家的自我体验。历史学家的体验视域一般以历史学家的个体存在的一生时间为界限,而这一界限恰恰构成了中观史学的天然框架。中观史学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是历史学家基于自己的体验视域所进行的一种历史思考。这种历史思考的特殊优越性就在于它最有可能使历史学家产生出深刻生动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7.
毛奇龄与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居渊 《浙江学刊》2002,(3):125-130
毛奇龄是清初学界一位既极具社会影响而又是颇有争议的学者。自清人全祖望作《萧山毛检讨别传》 ,对他道德文章的抨击可谓不遗余力。乾嘉学者一般都研读其书 ,或暗袭其说 ,而对他的评价却持审慎的态度。乾嘉之际阮元、焦循、凌廷堪等人通过对毛氏学术的重新定位 ,并推尊其为清学的首创者 ,从而导致了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 ,反映了乾嘉之际经典诠释亟须更新的一种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8.
《史记》与中国史学的实录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在汉代被誉为"实录"之后,历代史家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史记》实录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实录"的内涵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使实录成为史家史料运用、历史评价和文字表述等各方面最基本的标准,也使史家思想和学风中融入了实录精神。许多优秀的历史撰述成果由此诞生,从而使实录精神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推动中国史学不断向着寻求真理、走向真理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袁枚与当时西北诗人吴镇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二人诗文往来,关系融洽.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人在张晋和许珌诗作是否入选《随园诗话》、如何对待生死两个问题上意见不一面发生论争.这场论争影响了二人的融洽关系,还涉及到乾嘉时期诗学多元化格局和乾嘉文人的信仰危机.乾隆六十年(1795),吴承禧代父作祝寿诗祝袁枚八十大寿,二人关系得以缓和.随后,吴镇两次拜访袁枚于随园,二人尽释前嫌.厘清袁枚和吴镇之间的交往事实,特别是辨清二人论争情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乾嘉文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朋 《求是学刊》2004,31(1):117-120
本文运用历史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讨论与研究美国文官"政治中立"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认识政府的政治与行政功能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而且有助于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梳理这一问题的历史线索及其未来走势,进而对我国的政府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侯云灏 《求是学刊》2001,28(6):95-102
新历史考证学是 2 0世纪历史学学科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基础 ,尤其对研究上古史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但是它并不是历史认识的全部 ,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从历史考证上升到对历史的解释。文章对新历史考证学的不同特色、基本主张及其学术成就、历史地位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2.
《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史学的一座高峰,以往的研究尚未能充分发掘此书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的总结及有关社会、人生的重要史学思想。《表微》的创作缘于陈垣在抗日战争期间对开展“有意义之史学”的提倡,以及对胡三省史学的同情、理解与表彰。陈垣在《表微》史法诸篇,通过阐释胡氏注文,结合自身治史经验,运用近代科学精神和规范,从史书体例、历史考证、史学评论等方面总结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史学方法。《表微》的史事诸篇,阐发了陈垣对社会政治、民族与宗教、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深邃史识;并通过陈古证今,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救国思想,充分体现了史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帝王尊崇保母 ,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清朝诸帝尊崇保母 ,虽是因袭明朝 ,也带有满族传统的印记。本文依据档案、碑传、家谱和实地考察 ,对清朝册封保母的缘起、内容、特点和终结 ,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李传印  陈得媛 《求是学刊》2002,29(1):116-120
《明史》历称精善 ,这与其编撰过程中一直受到康熙帝的关心、指导有很大关系。康熙帝认识到历史中有着丰富的治国经验 ,有裨治道 ,十分重视《明史》编修工作。他根据要把《明史》修成一部资料详赡 ,评论公允的信史要求 ,提出了史官不重文章而重良心说 ,强化史官的史德要求 ,明确《明史》编修学术规范。同时康熙帝重视史籍的收集 ,运用行政手段 ,帮助收集《明史》所需史料。对《明史》编修的指导 ,也体现了康熙帝对史学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5.
The past of Soviet historical scholarship harbors more than one page that is little or totally unknown. Among such "blank spots," exciting the animated interest of historiographers, are the events surrounding publication of the famous Short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the USSR [Kratkii kurs istorii SSSR], edited by A.V. Shestakov. The reasons for holding a competition, its organization, course of ev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ole played by the party leadership at the time in implementing it—these are all questions that have yet to become a subject of special examina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represents an attempt to fill in, at least in general outline, the gaps that exist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幽燕古国——孤竹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之幽燕 ,泛指今天的京、津、冀北地区 ,自元明清以来为京畿要地。孤竹国兴于殷商 ,亡于春秋 ,跨越历史千余年。其地发生的“夷齐让国”、“老马识途”、“蚁穴掘水”等典故流传至今。本文的前两个部分以史料为主 ,介绍孤竹国建立与衰亡的过程及其疆域变迁、孤竹故城地理考证。后两个部分以《东周列国志》以及迁安、滦县、卢龙等县志为依据 ,讲述孤竹国发生的历史故事 ,并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7.
李衍柱 《阅江学刊》2010,(4):135-142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最大的革新是精神理念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明史观与创作理念的颠覆性和挑战性;二,文史哲交融的大文学观,将议论、历史考评文字作为小说构成要素;三,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形成和确立了"历史发展是文明形态的演进"的审美判断,形象地呈现了民族文明形态演进的轨迹。作者对议论思辨、考证文字的运用,成为《大秦帝国》这一充满生命气息的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有些繁多的考证文字和图示,容易冲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给予读者的审美意味;最后的"祭秦论"部分,在与整部作品的情感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性、人物事件的连贯性与加深、提高、升华作品的历史哲学意味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因而,只能作为一篇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存在于世。  相似文献   

18.
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理论发展的集大成时期。乾嘉时期的史学理论家和考史学家在叙事之美的探讨上,自觉区分了文学叙事与史书叙事,提出了"情事如绘"的叙事境界说。他们主张史书叙事的熔裁与锤炼。在阐发叙事之美的内涵时,乾嘉史学家充分肯定了"情"在叙事审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他们也强调"情贵于正",要谨慎处理客观历史事实和史家主体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Abstract:
The Qia-Jia period of Qing dynasty is a period when brilliant achievement is made in narrative theory of history books.The historiography theoreticians and textual historians distinguish between literary narrative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then propose "narrative as painting"——the theory of the state of lively narrative.They argue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genres and polishing of narrative as well as tact,grace and rhythmical prose with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adopted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y.Historians affirm that "feeling" in the aesthetics of narrative is very important.They also emphasize "feeling requiring justice"and prudent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feel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historians.  相似文献   

19.
Some researchers have been convinced that welfare developments in East Asia, especially Japan and Korea, can be fitted into the existing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model, while others have insisted that existing welfare regime theories are not able to explain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 This article assumes that we need to go beyond both of these traditional explanations. In the welfare state research fields, welfare regime approaches tend to focus on specific contextual conditions and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As a result, they tend to overemphasize history at the expense of theory.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mbine deductive causal modeling with an institutional–historical context by identifying the contingent rent political game model and deducing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 from this model. This model opens out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in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 following the processe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Details of this are given in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